什么是色谱法?它的分类又如何?

题目
问答题
什么是色谱法?它的分类又如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什么是通货紧缩,它如何分类?


正确答案: (1)通货紧缩,通常意义上是指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下跌。巴塞尔国际清算银行提出的标准是一国消费的价格连续两年下降可被视为通货紧缩。
(2)对于通货紧缩通常可以按照其持续时间、严重程度和形成的原因等进行如下分类:
①按持续时间长短可分为长期性通货紧缩、中长期通货紧缩与短期性通货紧缩。
②按通货紧缩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通货紧缩、中度通货紧缩和严重通货紧缩。
③按通货紧缩与经济增长状况可分为增长型通货紧缩与衰退型通货紧缩。
④按通货紧缩的成因进行分类,可分为政策紧缩型、产业周期型、需求拉下型、成本压低型、体制转轨型、外部冲击型和混合型。

第2题:

试述什么是园林塑山?它的特点、分类、过程是什么?


正确答案: 园林塑山即指采用石灰、砖、水泥等非石材料经人工塑的假山。
园林塑山的特点:
1、便:指塑山手所用的砖、水泥等材料来源广泛、取用方便。
2、活:指塑山在造型上不受石材大小和形态的限制,可完全按照设计意图进行造型。
3、快:指塑山的施工期短,见效快。
4、真:指塑山无论在色彩还是质感上都能取得逼真的效果。
园林塑山的分类:
1、砖骨架塑山
2、钢骨架塑山
塑山的过程:
1、基架设置
2、铺设钢丝网
3、挂水泥砂浆以成石脉与皱纹
4、上色

第3题:

按固定相使用形式分类可分为()、平面色谱法。平面色谱法又包括纸色谱法和薄层色谱法。

A、柱色谱法

B、离子交换色谱

C、主体色谱法

D、液相色谱法


参考答案:A

第4题:

色谱法可以分为哪些类型,其所遵循的分类原则是什么?


正确答案: 按流动相和固定相的分子聚集状态: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超临界流体色谱法
按操作形式:柱色谱法、平面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
按色谱过程的分离机制:分配色谱法、吸附色谱法、离子交换色谱法、分子排阻色谱法

第5题:

什么是碳钢?按含碳量如何分类?按用途如何分类?


正确答案: 碳钢是含碳为0.02%~2.11%的铁碳合金。
按含碳量可分为:低碳钢--含碳量小于0.25%;中碳钢--含碳量0.25%~0.6%;高碳钢--含碳量大于0.6%。
按用途可分为:碳素结构钢--用于制造机械零件和工程结构的碳钢,含碳小于0.7%;碳素工具钢--用于制造各种加工工具及量具,含碳量一般在0.7%以上。

第6题:

什么是是总线?它如何分类?


正确答案: 总线是连接多个装置或功能部件的一组公共信号线。总线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按数据传送格式分类,按时序控制方式分类,按所处的位置和功能分类,按传送信息类型分类。
按数据传送格式,总线可分为串行总线与并行总线。按时序控制方式,总线可分为同步总线(含同步扩展总线)与异步总线。按所处的位置和功能,可分为CPU内部总线、系统总线、局部总线和外部外部总线。按传送数据类型,可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

第7题:

液相色谱法的原理是什么?毒物的中毒血浓度是如何定义的?


正确答案: 液相色谱法是以液体为流动相的色谱法。
能引中毒反应时毒物在血中的最低浓度。

第8题:

自动重合闸如何分类?电网运行对它的要求是什么?


正确答案: 自动重合闸按动作类型可分为机械式和电气式;按断路器掉闸方式可分为三相重合闸、单相重合闸、非同期重合闸。一般输电线路均采用一次重合闸,且110kV及以下的输电线路多采用三相重合闸,220kV及以上输电线路多采用单相和综合重合闸。
电网运行对自动重合闸装置的基本要求是:
(1)运行人员手动掉闸、遥控装置掉闸、手动合闸而合在故障线路上,以及其他规定的不允许重合的保护动作掉闸时重合闸不应动作。
(2)断路器由继电保护动作掉闸或其他原因自动掉闸后,自动重合闸装置应动作,并使断路器重合。
(3)自动重合闸的动作次数应符合规定要求,一般采用一次重合闸,重合在永久性故障线路上时,应能与继电保护配合实现前加速和后加速,以加速切除故障点。
(4)自动重合闸动作后,应能自动复归,以准备好下一次故障跳闸的再重合。
(5)自动重合闸采用控制开关位置与断路器位置不对应原则来启动重合闸,当断路器处于不正常状态时,应将重合闸闭锁,不应实现重合。
(6)双侧电源线路上需要重合闸时,可在线路两侧分别投入无压检定和同期检定重合闸,如电网条件许可,也可以实现非同期重合闸。

第9题:

色谱法是如何分类的?


正确答案:色谱分析有两相,即流动相和固定相,按流动相的聚集状态不同,色谱法分为液相和气相色谱法两大类。液相色谱法是用液体为流动相的色谱法,气相色谱是用气体为流动相(又叫载气)的色谱法;在气相色谱分析中,固定相是粒状吸附剂,称为气固色谱法或吸附色谱法,若固定相是分布在惰性颗粒(担体)上的液体,称为气液色谱法或分配色谱法。

第10题:

什么是腐蚀?是如何分类的?


正确答案: 腐蚀是材料在环境的作用下引起的破坏或变质。金属和合金的腐蚀主要是由于化学或电化学作用引起的破坏,有时还同时伴有机械、物理或生物作用。例如应力腐蚀破裂就是应力和化学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腐蚀的形态,可分为均匀(全面)腐蚀和局部腐蚀两类,局部腐蚀还可分为若干类.根据腐蚀的作用原理,分为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两者的区别是当电化学腐蚀发生时,金属表面存在隔离的阴极与阳极,有微小的电流存在于两极之间,单纯的化学腐蚀则不形成微电池。
一般认为,高温气体腐蚀(如高温氧化)属于化学腐蚀,但近代概念指出在高温腐蚀中也存在隔离的阳极和阴极区,也有电子和离子的流动。据此,出现了另一种分类:干腐蚀和湿腐蚀。湿腐蚀是指金属在水溶液中的腐蚀,是典型的电化学腐蚀,干腐蚀则是指在干气体(通常是在高温)或非水溶液中的腐蚀。单纯的物理腐蚀,对于金属很少见,一般两种作用同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