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果胶形成的凝胶机理及影响因素。

题目
问答题
简述果胶形成的凝胶机理及影响因素。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果胶凝胶的条件?


正确答案: 果胶与糖酸配合成一定比例时形成凝胶。普通果胶溶液必须在糖含量50%以上时方可形成凝胶,而低甲氧基果胶溶液和果胶酸一样,具有与钙,镁等多价金属离子结合而形成胶冻状沉淀的特性。因而,低甲氧基果胶溶液,只要有钙离子存在,即使在糖含量低至1%或不加糖的情况下仍可形成凝胶。

第2题:

果胶形成凝胶的条件(),(),()。


正确答案:糖含量60-65%;pH2.0-3.5;果胶含量0.3%-0.7%

第3题:

商品果胶按酯化度分类及凝胶形成的条件和机理。


正确答案: (1)商品果胶是用酸从柑橘皮和苹果皮或苹果渣中提取得到的可溶性果胶。根据果胶分子羧基酯化度的不同,天然果胶一般分为两大类: 一类为高甲氧基果胶(HM),甲氧基含量>7%,酯化度(DE)>50%;一类为低甲氧基果胶(LM),甲氧基含量<7%,酯化度(DE)<50%。 
(2)果胶形成凝胶的条件:HM果胶形成凝胶的条件是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一般是糖)超过55%,一般是60~65%,pH2.0~3.5;LM果胶形成胶凝的条件是必须有多价阳离子(如Ca2+、Al3+)存在, pH2.5~6.5,固形物10%~20%。 
(3)果胶形成凝胶的机理:HM果胶溶液必须具有足够的糖和酸存在才能凝胶,当HM果胶溶液pH值足够低时,羧酸盐基团转化成羧酸基团,分子不再带电,分子间斥力下降,导致水合程度降低,分子间缔合形成凝胶;LM果胶必须在多价阳离子(如Ca2+、Al3+)存在下形成凝胶,其胶凝的机理是二价阳离子能加强果胶分子间的交联作用,不同分子链的均匀区间形成分子间接合区。

第4题:

请论述淀粉老化的影响因素,以及髙甲氧基果胶和低甲氧基果胶的凝胶条件和机理。


正确答案: (1)淀粉老化的影响因素①淀粉的种类。②淀粉的浓度。③无机盐的种类。④食品的pH值。⑤温度的高低。⑥冷冻的速度。⑦共存物的影响。
(2)髙甲氧基果胶的凝胶条件和机理①条件:必须具有足够的酸和糖存在。一般要求:pH2.8~3.5,糖含量>58%(58%~75%之间较好)。②机理:①酸的作用:使羧酸盐转化为羧酸基团,分子间斥力下降,水合程度降低,促使分子间局部形成凝胶。②糖的作用:与果胶分子争夺结合水,使果胶分子链的溶剂化程度降低,有利于分子缔合形成凝胶。
(3)低甲氧基果胶的凝胶条件和机理①条件:低甲氧基果胶对pH值的变化不太敏感,可在pH2.5~6.5时形成凝胶。②机理:通过Ca2+的架桥作用,使不同分子链的均一的半乳糖醛酸间形成分子间的连接区。

第5题:

低甲氧基果胶不能形成凝胶。


正确答案:错误

第6题:

高脂果胶体系的凝胶形成及强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正确答案: ①体系pH的影响。体系pH降低,果胶分子相互间排斥力减小;
②果胶质量及甲氧基化度的影响。果胶质量好,成胶能力好,甲氧基化度高,则脱水化程度越大;体系中果胶含量越高,相互间越容易形成结合区;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越高,争夺水分子越激烈;
③可溶性固形物种类,不同物质争夺水分子的激烈程度不同;
④温度持续时间及冷却速度。在实际使用时,除了要求体系满足凝胶形成的基本条件(pH2.0~3.8,可溶性固形物≥50%)外,上述的因素都应考虑在内。

第7题:

影响果胶凝胶强度的主要因素为分子量和酯化度。


正确答案:正确

第8题:

果胶有何主要的食品功能?试论述果胶形成凝胶的条件及影响果胶形成凝胶的影响因素。如何利用果胶制作无糖果冻?


正确答案: 果胶的主要食品特性:形成凝胶。
果胶形成凝胶的条件:
H.M果胶形成凝胶的条件:
A.加糖(如蔗糖)60-65%;或:可溶性固形物55%以上;
B.PH2.0-3.5;c)果胶含量0.3-0.7%,d)室温↔沸腾间的温度,50℃以下温度越低胶凝越快。也称糖—酸—果胶凝胶。
L.M果胶形成凝胶的条件:
二价阳离子(如Ca2+);糖、酸可加速形成,同时改善风味。
影响果胶形成凝胶的因素:
①果胶分子量,果胶分子量与之成正相关。
②酯化度:一般酯化度越高越易胶凝。
③PH:当PH过小可能导致果胶水解、分子减短,凝胶能力下降。
④温度:高温或加热时间长时,可使果胶凝胶能力下降。
利用果胶制作无糖果冻:通过酶法处理,纯化PE,果胶的甲酯化程度下降,形成低甲氧基果胶,从而产生许多-COOH,引入Ca2+,这样即使在低糖浓度时也可形成凝胶。

第9题:

简述影响蛋白凝胶形成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并举例论述蛋白质凝胶在食品加工中的作用。


正确答案: 蛋白质凝胶在食品加工中的作用:胶凝化作用是许多食品加工制备中所必需的工艺特性。
如蛋白果冻、烧煮鸡蛋产品、重组肉制品、豆腐、香肠等。由于立体的网格而含有大量的水,具有较高粘度和可塑性及弹性等特征。网孔可作水、风味剂的载体。

第10题:

分别阐述高甲氧基果胶(HM)和低甲氧基果胶(LM)的凝胶形成条件和机理。


正确答案: 高甲氧基果胶(HM):必须在具有足够的糖和酸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胶凝。当果胶溶液pH足够低时,羧酸盐基团转化成羧酸基团,因此分子不再带电,分子间斥力下降,水合程度降低,分子间缔合形成接合区和凝胶。
糖浓度越高,越有助于形成接合区。
低甲氧基果胶(LM):须在二价阳离子(Ca2+)存在的情况下形成凝胶。胶凝的机理是由不同分子链的均匀区间形成分子间接合区.较能能力随DE(羧基酯化百分数)的减少而增加,相对分子量越小,形成的凝胶越弱,温度,pH,离子强度及Ca2+的浓度都是影响凝胶形成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