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氏体不锈钢发生晶间腐蚀的温度范围是450~850℃,防止晶间腐蚀的方法一是减少奥氏体不锈钢中的含()量,二是在奥氏体不

题目
填空题
奥氏体不锈钢发生晶间腐蚀的温度范围是450~850℃,防止晶间腐蚀的方法一是减少奥氏体不锈钢中的含()量,二是在奥氏体不锈钢中加入()和()元素。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18-8型镍铬钢是典型的奥氏体不锈钢。奥氏体不锈钢在( )易产生晶间腐蚀。

A.150℃~3000℃

B.300℃~450℃

C.450℃~850℃

D.850℃~1160℃


答:C

第2题:

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时,热影响区中处于450-850℃之间温度的区段最易产生晶间腐蚀。


正确答案:正确

第3题:

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时,易形成晶间腐蚀的温度区是( )。

A.250℃~450℃

B.450℃~850℃

C.850℃~1100℃


正确答案:B

第4题:

在奥氏体不锈钢焊接中,碳显著晶间腐蚀的敏感性()。

  • A、减少
  • B、增大
  • C、不影响
  • D、不增大

正确答案:B

第5题:

加热温度区间在()℃,是奥氏体型不锈钢晶间腐蚀的敏感温度区。

  • A、150~450
  • B、450~850
  • C、850~950
  • D、950~1050

正确答案:B

第6题:

奥氏体不锈钢产生晶间腐蚀最危险的温度一般是()℃。


正确答案:650

第7题:

奥氏体不锈钢的晶间腐蚀倾向是由于()而引起,所以奥氏体不锈钢必须经过()、()热处理。


正确答案: Cr23C6析出,固溶、稳定化

第8题:

奥氏体不锈钢中含碳量越高,晶间腐蚀倾向越大。()


参考答案:正确

第9题:

奥氏体不锈钢的含碳量为0.02~0.03%时,则全部碳溶解在奥氏体中,即使加热至450~850℃时,也不会形成贫铬区,故不会产生晶间腐蚀。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与一般的铬镍奥氏体不锈钢相比,使用超低碳铬镍奥氏体不锈钢能有效防止焊接接头产生晶间腐蚀。


正确答案: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