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度为6m的饱和粘土层,其下为不透水层,上为透水砂层。已知粘土的竖向固结系数Cv=4.5*10-3cm2/s,r=16.

题目
问答题
厚度为6m的饱和粘土层,其下为不透水层,上为透水砂层。已知粘土的竖向固结系数Cv=4.5*10-3cm2/s,r=16.8kN/m3,地表瞬时加一无限均布荷载p=120kpa,计算:(1)若粘土层在自重下已完成固结,然后施加p,求粘土层达到50%固结度所需要的时间(2)若粘土层在自重下未完成固结,然后施加p,求粘土层达到50%固结度所需要的时间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饱和粘土层的厚度为10 m,地面作用大面积荷载p0 =150 kPa。已知该粘土的压缩模量为Es=5Mpa,竖向固结系数Cv=12 m2/a,求粘土层在双面排水条件下加荷1年时的沉降量。


参考答案:由于地面作用大面积均布荷载,所以粘土层中附加应力为均匀分布,

第2题:

某饱和软粘土层,厚10m,在外荷载作用下产生的附加应力沿土层深度分布简化为梯形,下为不透水层。已知初始孔隙比e1=0.85,压缩系数a=2.5×10-4m²/kN,渗透系数k=2.5,求土层沉降15.0cm所需的时间t。透水面σ1=200kPa,不透水面σ2=100kPa,当J=2时:


参考答案:

第3题:

渗水井下部为排水结构,井深必须穿过不透水层而深达()。

A、岩层

B、土层

C、不透水层

D、透水层


参考答案:D

第4题:

某地基软黏土层厚10m,其下为砂层,土的固结系数为s,采用塑料排水板固结排水,排水板宽b= 100mm,厚度δ=4mm,塑料排水板正方形排列,间距深度打至砂层顶,在大面积瞬时预压荷载120kPa作用下,按《建筑 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 计算,预压60d时地基达到的固结度最接近下列哪个值?(为简化计算,不计竖向固结度,不考虑涂抹和井阻影响)
(A)65% (B) 73% (C) 83% (D) 91%


答案:C
解析:

第5题:

某饱和黏土层厚5m,其上为砂层,底部为不透水岩层,在荷载作用下黏土层中的附加应力稳步呈倒梯形,

已知荷载作用半年后土层中的孔隙水压力呈三角形分布(阴影部分),则此时黏土层平均固结度为(  )。

A.10%
B.15%
C.33%
D.67%

答案:D
解析:
地基的固结度是指地基的固结程度,它是地基在一定压力下,经某段时间产生的变形量St与地基最终变形量S的比值。土层平均固结度是指土层孔隙水应力平均消散程度,其表达式为:Ut=有效应力面积/起始超孔隙水压力面积=1-t时刻超空隙水压力面积/起始超空隙水压力面积。题目中,t时刻,即半年后超空隙水压力面积=500,起始超孔隙水压力面积=1500,所以Ut=1-1/3=0.6777=67%。

第6题:

某饱和黏土层厚度为10m,竖向固结系数Cv=12m2/a,排水条件为双面排水,则在大面积均匀荷载作用下,一年后地基的平均固结度为()

A、39.7%

B、75.2%

C、50%

D、80%


参考答案:B

第7题:

某双面排水、厚度5m的饱和黏土地基,当竖向固结系数Cv=15m2/年,固结度Uz为90%时,时间因数Tv=0.85,达到此固结度所需时间t为(  )年。

A.0.35
B.0.7
C.1.4
D.2.8

答案:A
解析:

第8题:

某饱和粘土层的厚度为10 m,地面作用大面积荷载p0=150 kPa。已知该粘土的压缩模量为Es=5MPa,竖向固结系数Cv=12 m2/a,求粘土层在双面排水条件下加荷1年时的沉降量。已知当应力图形为矩形时,单面排水条件下的平均固结度Ut与时间因数Tv之间的关系为


答:

第9题:

某地基软黏土层厚18m,其下为砂层,土的水平向固结系数为Ch=3.0×10-3cm2/s。现采用预压法加固,砂井作为竖向排水通道,打穿至砂层。砂井直径为dw= 0.30m,井距2.8m,等边三角形布置。预压荷载为120kPa,在大面积预压荷载作用下,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计算,预压150天时地基达到的固结度(为简化计算,不计竖向固结度)最接近( )。

A0.95
B0.90
C0.85
D0.80

答案:B
解析:
砂井有效排水直径
de=1.05s=1.05×2.8=2.94m
井径比

第10题:

如图5-6所示,某场地中淤泥质黏土厚15m,下为不透水土层,该淤泥质黏土层固结系数Ch=CV=2.0×10-3cm2/s,拟采用大面积堆载预压法加固,采用袋装砂井排水,井径为dw=70mm,砂井按等边三角形布置,井距l= 1.4m,井深度15m,预压荷载p=60kPa;一次匀速施加,时间为12天,开始加载后100天,平均固结度接近下列()。

A. 0.80 B. 0.85 C. 0.90 D. 0. 95


答案:D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第5. 2. 4条、第5. 2. 5条和第 5. 2. 7 条,有效排水直径de=1. 05l= 1. 05×1.4 = 1.47m;井径比n= de/dw = 1.47/0.07 = 21;砂井穿透受压土层α,β值分别为: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