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GPS水准精度的措施有哪些?

题目
问答题
提高GPS水准精度的措施有哪些?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对于精密工程测量,以下高程测量方法中,精度最高的是()。

A:几何水准测量
B:三角高程测量
C:GPS水准
D:目估法

答案:A
解析:
在高程测量方法中,几何水准测量是目前精度最高的方法。故选A。

第2题:

为求得GPS点的正常高,应根据需要适当进行高程联测。C、D、E级GPS点按()高程联测。

  • A、二等水准
  • B、三等水准或精度相当的方法
  • C、四等水准或精度相当的方法
  • D、等外水准

正确答案:C

第3题:

工程高程控制测量过程中,精度最高的是()

A:水准测量
B:三角高程测量
C:GPS水准
D:目估法

答案:A
解析:
工程高程控制测量过程中,精度最高的是水准测量。

第4题:

提高冲裁精度的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1)选择合理的间隙;
(2)保证凸凹模加工精度;
(3)选择弹性变形小的材料;
(4)保证机床的精度和模具制造精度;
(5)冲裁件尺寸要合理。

第5题:

在普通床上提高磨削精度有哪些方法措施?


正确答案: (1)提高磨床刚性。
(2)提高主轴精度。
(3)减少机床振动。
(4)提高工作台低速运动时的稳定性。
(5)降低砂轮速度。
(6)提高磨削液纯净度。

第6题:

1.任务概况


根据《××市基础测绘规划“十一五”规划》,××年××月,启动了××市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项目。利用GPS技术和水准测量技术,在已有加密重力资料、数字高程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对重力、地形数据及GPS水准数据的处理,精化该市似大地水准面。建立××市厘米级精度的似大地水准面,以取代城市三、四等水准测量,快速获取地面点高程,极大改善传统平面与高程作业相分离的模式,加快“数字城市”及其他工程建设,提高工作效率,极大提高经济效益。测区面积约500km2


2.主要工作内容


本项目外业工作内容主要包括:GPS C级点选埋6 0点,GPS C级点观测100点(新选埋6 0点、利用已有点位1 5点),GPS C级点三等水准联测(含水准路线检测)100km,外业成果整理、归档。


本项目数据处理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加密重力数据整理,重力数据分析、重力归算,DEM数据加工处理,格网平均重力异常计算,GPS点数据处理,水准数据处理,区域似大地水准面计算,数据处理成果整理、归档。


3.指标要求


GPS C级网相邻点基线水平分量中误差不超过±10mm;相邻点基线垂直分量中误差不超过±20mm。各控制点的相对精度不低于1*10-6,其点间平均距离不超过20km。三等水准测量每千米偶然中误差不超过±3mm,每千米的全中误差不超过±6mm。似大地水准面分辨率2.5″×2.5″,似大地水准面精度±0. 05m。


【问题】


1.简述我国似大地水准面的精度与分辨率。


2.简述高程异常控制点测量精度。


3.用框图表示似大地水准面的计算流程。







1.似大地水准面精度与分辨率:


(1)似大地水准面的精度由格网平均高程异常相对于本区域内各高程异常控制点的高程异常平均中误差表示。


(2)似大地水准面以一定分辨率的格网平均高程异常来表示,主要用于不同比例尺地形图的高程点测定。按用途不同,分为国家似大地水准面、省级似大地水准面和城市似大地水准面。


(3)我国似大地水准面按范围和精度,分为国家似大地水准面、省级似大地水准面和城市似大地水准面。各级似大地水准面的精度和分辨率应不低于相关规定。


2.高程异常控制点测量精度:


(1)用于精化国家似大地水准面的高程异常控制点,其坐标和高程精度应不低于B级GPS网点和国家二等水准网点的精度。


(2)用于精化省级似大地水准面的高程异常控制点,其坐标和高程精度应不低于C级GPS网点和国家三等水准网点的精度。


用于精化城市似大地水准面的高程异常控制点,其坐标和高程精度应不低于C级GPS网点和国家三等水准网点的精度。


3.似大地水准面计算流程如下图。





答案:
解析:

第7题:

影响配料精度和混合均匀度的因素有哪些?提高动态配料精度的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一.影响配料精度的因素
从产品研发到生产制造,有许多环节影响并制约着配料精度。
(1)配方设计与原料使用  在进行配方设计时要符合本厂的生产方式。
(2)工艺与设备选型  在配料系统中,影响配料精度的主要因素有配料绞龙的精度、配料秤的精度、称量仪表的精度、传感器的分辨率、程序运行速度、信号反馈速度、出仓机型号、变频器调控参数等。其中,配料秤的精度一般由以下因素决定
A.秤斗形状设计:圆形代替方形是为了减少秤内残留
B.秤斗和传感器的安装:要求均衡和对称
C.传感器的安装和调整:受力均衡
D.传感器质量
E.传感器防止受干扰
F.原料进秤口的设计
(3)料仓分布与配料次序  常采用多秤配料系统。避免因涨秤、配料量过少、配料时间过长等现象对配料精度产生影响。在实际配料过程中,除了要采用先大后小、先轻后重的配料次序外,还要依据原料流动性与黏稠度来灵活调节配料次序。
(4)配料方式与控制精度
人工配料和手动配料的配料误差是无法控制的,产品质量的波动没有规律的。自动配料人为出错率降至最低。
二.影响混合均匀度的因素
(1)机型
(2)混合组分的物理性质  如物料的比重、粒度、物料表面的粗糙程度、含水量、散落性、物料的结团情况和团粒组分等,物料组分之间的物理性质差异越小,混合质量越好;物料组分所占比例越小,越难混合均匀。
(3)操作
三.提高动态配料精度的措施:
(1)合理选择配料工艺,减少静态误差;
(2)定期验称和修正;
(3)减少空中料柱对动态配料精度的影响;
(4)给料器合理的给料速度;
(5)采用普通电机高频调速技术,通过改变电源频率控制电机转速,改变给料速度。

第8题:

获取地面点高程的控制测量的方法,精度最高的是()。

A:水准测量
B:GPS水准测量
C:三角高程测量
D:重力高程测量

答案:A
解析:
高程控制测量方法中,水准测量精度最高。故选A。

第9题:

提高加工精度的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减少误差法,
(2)误差补偿法,
(3)误差分组法,
(4)误差转移法,
(5)就地加工法,
(6)误差平均法,
(7)控制误差法。

第10题:

提高开环进给伺服系统精度的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适当提高系统组成环节的精度、传动间隙补偿、螺距误差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