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既有建筑的地基承载力或基础面积尺寸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可采用哪些方法进行加固?

题目
单选题
当既有建筑的地基承载力或基础面积尺寸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可采用哪些方法进行加固?
A

加大基础底面积法

B

基础补强注浆加固法

C

加深基础法

D

桩式托换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关于既有建筑物地基基础加固措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哪一选项(  )

A. 采用锚杆静压桩进行基础托换时,桩型可采用预制方桩、钢管桩、预制管桩
B. 锚杆静压桩桩尖达到设计深度后,终止压桩力应取设计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的1.0倍,且持续时间不少于3min
C. 某建筑物出现轻微损坏,经查其地基膨胀等级为I级,可采用加宽散水及在周围种植草皮等措施进行保护
D. 基础加深时,宜在加固过程中和使用期间对被加固的建筑物进行监测,直到变形稳定

答案:B
解析:
A项正确,根据《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JGJ 123—2012)第11.4.2条第4款第1项规定,锚杆静压桩设计时,桩身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桩、钢管桩、预制管桩、型钢等。
B项错误,第11.4.3条第2款第8项规定,桩尖应达到设计深度,且压桩力不小于设计单桩承载力1.5倍时的持续时间不少于5min时,可终止压桩。
C项正确,第10.2.4条第1款规定,对建筑物损坏轻微,且膨胀等级为Ⅰ级的膨胀土地基,可采用设置宽散水及在周围种植草皮等保护措施。
D项正确,为了防止加固过程中出现不稳定现象,基础加深时,宜在加固过程中和使用期间对被加固的建筑物进行监测,直到变形稳定。

第2题: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确定桩基底面尺寸时所采用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其大小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

A、基础荷载
B、基础埋深
C、基础宽度
D、地下水位

答案:B,C,D
解析:

第3题:

地基基础设计为甲级的建筑物,在进行地基基础设计时,需要进行的计算和满足的是()

A、持力层地基承载力

B、软弱下卧层地基承载力

C、地基变形设计

D、地基的抗冻胀要求


参考答案:ABCD

第4题:

对型钢悬挑梁下建筑结构的混凝土梁(板)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进行混凝土()验算,当不满足要求时,应采取可靠的加固措施。

  • A、结构承载力
  • B、强度
  • C、局部受压承载力

正确答案:A,C

第5题:

当建筑场区范围内具有大面积地面堆载时,下列哪些要求是正确的?
(A)堆载应均衡,堆载量不应超过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B)堆载不宜压在基础上
(C)大面积的填土,宜在基础施工后完成
(D)条件允许时,宜利用堆载预压过的建筑场地


答案:A,B,D
解析:

第6题: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关于荷载的规定,进行下列计算或验算时,哪些选项所采用的荷载组合类型相同?(  )

A、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
B、计算地基变形
C、按单桩承载力确定桩数
D、计算滑坡推力

答案:A,C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3.0.5条规定,地基基础设计时,所采用的作用效应与相应的抗力限值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及埋深或按单桩承载力确定桩数时,传至基础或承台底面上的作用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作用的标准组合。相应的抗力应采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或单桩承载力特征值;②计算地基变形时,传至基础底面上的作用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作用的准永久组合,不应计入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相应的限值应为地基变形允许值;③计算挡土墙、地基或滑坡稳定以及基础抗浮稳定时,作用效应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作用的基本组合,但其分项系数均为1.0;④在确定基础或桩基承台高度、支挡结构截面、计算基础或支挡结构内力、确定配筋和验算材料强度时,上部结构传来的作用效应和相应的基底反力、挡土墙土压力以及滑坡推力,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作用的基本组合,采用相应的分项系数。当需要验算基础裂缝宽度时,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作用的标准组合。

第7题:

托换技术大致可以解决( )情况所产生的问题。
A.既有建筑物的地基承载力和变形不满足要求,危及建筑物的安全,而需要进行地基基础加固
B.因改变原建筑使用要求或使用功能引起的地基问题
C.修建地下工程而引起既有建筑物的地基问题
D.古建筑的维修,而需要进行更换地基基础


答案:A,B,C
解析:
既有建(构)筑物地基加固与基础托换又称为托换技术,是对既有建筑进行地基基础加固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大致解决下列几种情况所产生的问题:
①因改变原建筑使用要求或使用功能,引起荷载的增加,造成原有结构和地基基础承载力的不足,而需要进行地基基础加固。如增层、增加荷载、改建、扩建等;
②既有建筑物的地基土由于勘察、设计、施工或使用不当,地基承载力和变形不满足要求,造成既有建筑开裂、倾斜或损坏,影响正常使用,甚至危及建筑物的安全,而需要进行地基基础加固;
③古建筑的维修,而需要进行地基基础加固;
④在已有建筑物地基或相邻地基中修建地下工程,如修建地下铁道、修建地下车库, 或邻近深基坑开挖等,而需要进行地基基础加固。

第8题:

在对既有建筑进行扩建、改建施工时,都有哪些设计要求?


正确答案:既有建筑居住、营业、使用期间进行改建、扩建及改造施工时,考虑到施工现场本身引发火灾的危险因素就较多,则会具有更大的火灾风险,一旦发生火灾,容易造成群死群伤。所以必须采取多种防火技术和管理措施,严防火灾发生,施工中还应结合具体工程及施工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既有建筑进行扩建、改建施工时,必须明确划分施工区和非施工区。施工区不得营业、使用和居住;非施工区继续营业、使用和居住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施工区和非施工区之间应采用不开设门、窗、洞口的耐火极限不低于3.0h的不燃烧体隔墙进行防火分隔。2.非施工区内的消防设施应完好和有效,疏散通道应保持畅通,并应落实日常值班及消防安全管理制度。3.施工区的消防安全应配有专人值守,发生火情应能立即处置。4.施工单位应向居住和使用者进行消防宣传教育、告知建筑消防设施、疏散通道的位置及使用方法,同时应组织进行疏散演练;5.外脚手架搭设不应影响安全疏散、消防车正常通行及灭火救援操作。

第9题:

关于既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有下列主张,其中何项不正确?

A.当场地地基无软弱下卧层时,测定的既有建筑基础再增加荷载时,变形模量的试验压板尺寸不宜小于2.0m2
B.在低层或建筑荷载不大的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设计中,应进行地基承载力验算和地基变形计算
C.测定地下水位以上的既有建筑地基的承载力时,应使试验土层处于干燥状态,试验板的面积宜取0.25m2~0.50m2
D.基础补强注浆加同适用于因不均匀沉降、冻胀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基础裂损的加固

答案:C
解析:
A项,根据《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JGJ 123—2012)附录B.0.1和B.0.2条规定,既有建筑地基承载力持载再加荷载试验中,试验压板可取方形或圆形,压板宽度或直径,对独立基础、条形基础应取基础宽度。对基础宽度大,试验条件不满足时,应考虑尺寸效应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并结合结构和基础形式以及地基条件综合分析,确定地基承载力和地基变形模量;当场地无软弱下卧层时,可用小尺寸压板的试验确定,电脑试验压板的面积不宜小于2m2。
B项,根据3.0.4.1和2款规定,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中,由于可能存在加载时间或荷载数值的不一致性,容易引起附加沉降,特别是不均匀沉降,故在加固设计中均须进行地基承载力验算和地基变形计算。
根据附录A.0.1和A.0.2条规定,地基土的含水量和天然状态改变将导致地基承载力的变化,故在既有地基承载力检测中,必须保证地基土的原状结构和天然湿度,故C项叙述错误。
D项,根据第11.2.1条规定,基础补强注浆加固的特点是施工方便,可以加强基础的刚度与整体性,适用于因不均匀沉降、冻胀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基础裂损的加固。在补强注浆加同施工中,一定要合理控制注浆压力,以达到在保证注浆饱满的同时避免因压力过高造成基础及上部结构损坏的目的。

第10题: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规范》推荐的地基承载力设计值理论公式fV=Mbrb+Mdr0d+McCK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无论基底下土质如何,增大基底尺寸均可提高地基承载力
  • B、在设计中加大基础埋深可以提高地基承载力
  • C、砂土中地下水位上升时,地基承载力降低
  • D、公式中土样指标的测定方法与建筑物的重要性无关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