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及作用是什么?

题目
问答题
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及作用是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剩余电流保护装置运行管理单位应( )检查分析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的使用情况,对已发现的有故障的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应立即更换。

A.定期
B.抽查
C.经常
D.不定期

答案:A
解析:
剩余电流保护装置运行管理单位应定期检查分析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的使用情况,对已发现的有故障的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应立即更换。

第2题:

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的原理是( )。

A.利用故障的漏电流通过检测元件后激发保护装置动作
B.只要线路中出现漏电就一定会动作
C.由检测元件检测到信号,并传递给中间环节,由中间环节直接动作,起到保护作用
D.当发生漏电的时候,漏电电流接通漏电装置,使其动作

答案:C
解析:

(1)在电路正常的情况下,通过 TA 一次边电流的相量和等于零,TA 铁心中磁通的相量 和也为零,TA 二次边不产生感应电动势,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不动作,系统保持正常供电。
(2)当电路发生漏电或有人触电时,漏电电流的存在使通过 TA 一次边各相负荷电流的 相量和不再等于零,即产生了剩余电流。此时,TA 铁心中磁通的相量和也不再为零,即在铁 心中出现了交变磁通。由此,使 TA 二次边线圈产生感应电动势,即得到漏电信号。经中间环 节对此漏电信号进行处理和比较,当达到预定值时,漏电脱扣器动作,驱动主开关 QF 自动跳 闸,从而迅速切断被保护电路的供电电源,实现保护。

第3题:

剩余电流保护装置投入运行前,应操作电源按钮,检验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的工作特性,确认能正常动作后,才允许投入正常运行()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答案:错

第4题: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和过负荷保护装置一旦报警会自动切断电源,因此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主电源()。

  • A、应采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和过负荷保护装置保护
  • B、不应采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和过负荷保护装置保护
  • C、只应采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
  • D、只应采用过负荷保护装置保护

正确答案:B

第5题:

GB13955-2005《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中对于必须安装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的场所有何新增内容?


正确答案: 新增以下场所:
生产用的电气设备
安装在户外的电气装置
游泳池,喷水池,浴池的电气设备

第6题:

额定剩余动作电流是制造厂对剩余电流保护装置规定的剩余动作电流,在该电流时,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在规定的条件下动作,该值反映了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灵敏度。下列额定剩余动作电流中属于高灵敏度的是()。

A.100mA
B.0.05A
C.0.3A
D.30mA

答案:D
解析:
额定剩余动作电流0.03A及其以下属于高灵敏度,主要用于防止各种人身事故;0.03A以上至1A属中灵敏度,用于防止触电事故和漏电火灾;1A以上属于低灵敏度,用于防止漏电火灾和监视一相接地事故。

第7题:

细粉分离器的作用及工作原理是什么?
细粉分离器的作用是将煤粉气流风粉混合物中的煤粉分离出来,储存于煤粉仓中。其主要靠离心分离,风粉混合物从粗粉分离器出来后,以18-22m/s的速度切向进入细粉分离器的外筒上部,一面旋转一面流动,煤粉受离心力的作用被甩至筒壁,沿筒壁落下,风粉混合物转向进入内园筒时,煤粉再次被分离。

第8题:

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用于直接接触电击事故防护时,应选用一般型(无延时)的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其额定剩余动作电流不超过( )mA。

A.30
B.40
C.50
D.60

答案:A
解析:
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用于直接接触电击事故防护时,应选用一般型(无延时)的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其额定剩余动作电流不超过30mA。

第9题:

县供电企业应跟踪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质量及运行情况,每()抽取同批次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到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验。

  • A、三年
  • B、两年
  • C、年
  • D、半年

正确答案:A

第10题:

选择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额定剩余动作电流时,应充分考虑被保护线路和设备可能发生的()。

  • A、最大正常工作电流值
  • B、最大过负荷电流值
  • C、正常泄露电流值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