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架空线路的敷设路径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题目
问答题
选择架空线路的敷设路径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选取线路短,转角少,交叉跨越少的路径;
(2)交通运输要方便,以利于施工和维护;
(3)尽量要避开河洼和雨水冲刷地带及有爆炸危险、化学腐蚀、工业污秽、易发生机械损伤的地区;
(4)应与建筑物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禁止跨越易燃屋顶的建筑物,避开起重机频繁活动地区;
(5)应与工矿企业厂区和生活区的规划协调,在矿区尽量避开煤田,少压煤;
(6)妥善处理与通信线路的平行接近问题,考虑其干扰和安全的影响。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选择电缆敷设路径时应考虑的原则。


正确答案:
选择电缆敷设路径时,应考虑以下原则:
①使电缆路径最短,尽量少拐弯;
②使电缆尽量少受外界的因素(如机械的、化学的或地中电流等作用)的损坏;
③散热条件好;
④尽量避免与其他管道交叉;
⑤应避开规划中要挖土的地方。

第2题:

下列哪些线路路径选择原则是正确的?
A)选择送电线路的路径,应避开严重影响安全运行的地区
B)选择送电线路的路径,宜避开严重影响安全运行的地区
C)选择送电线路的路径,应避开临近设施如电台、机场等
D)选择送电线路的路径,应考虑与临近设施如电台、机场等的相互影响


答案:B,D
解析:
《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3.0.3、3.0.4

第3题:

架空线路路径选择要最短。()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4题:

下列对架空线路说法错误的是()。

A为了防雷有的架空线路上装有避雷线

B架空线路的导线是线路的主体担负着分配电能的功能

C架空线路一般采用裸导线

D选择架空线路路径时转角应尽量的少


B

第5题:

根据《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电缆线路应采用( ),并应避免机械损伤和介质腐蚀。埋地电缆路径应设方位标志。

A.埋地敷设
B.架空敷设
C.套管敷设
D.沿地面明设
E.埋砂敷设

答案:A,B
解析:
根据《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电缆线路应采用埋地敷设和架空敷设,并应避免机械损伤和介质腐蚀。埋地电缆路径应设方位标志。

第6题:

施工现场配电线路包括室外线路和室内线路。施工现场室外线路常见敷设方式是(  )。

A.裸露导线架空敷设和裸露导线埋地敷设

B.裸露导线架空敷设和绝缘电缆埋地敷设

C.绝缘导线架空敷设和裸露导线埋地敷设

D.绝缘导线架空敷设和绝缘电缆埋地敷设

答案:D
解析:
施工现场配电线路包括室外线路和室内线路。其敷设方式为:室外线路主要有绝缘导线架空敷设(架空线路)和绝缘电缆埋地敷设(电缆线路)两种,也有电缆线路架空明敷设的;室内线路通常有绝缘导线和电缆的明敷设和暗敷设两种。

第7题:

选择送电线路的路径时,下列哪项原则是正确的?
A)选择送电线路的路径,应避开易发生导线舞动的地区
B)选择送电线路的路径,应避开重冰区、不良地质带、原始森林区
C)选择送电线路的路径,宜避开重冰区、不良地质带、原始森林区
D)选择送电线路的路径,应避开邻近电台、机场、弱电线路等


答案:C
解析:
《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3.0.2、3.0.3

第8题:

下列线路的敷设方式中,正确的是( )。

A.当爆炸环境中气体、蒸汽的密度比空气高时,电气线路应架空敷设

B.电缆沟敷设时沟内填充混凝土并设置有效的排水措施

C.当爆炸环境中气体、蒸汽的密度比空气低时,电气线路敷设在较高处或用电缆沟敷设

D.架空敷设时选用电缆桥架


正确答案:D
【精析】本题考查的是线路的敷设方式。A错,当爆炸环境中气体、蒸汽的密度比空气高时,电气线路敷设在高处或埋人地下;B错,电缆沟敷设时沟内填充砂并设置有效的排水措施;C错,当爆炸环境中气体、蒸汽的密度比空气低时,电气线路敷设在较低处或用电缆沟敷设。故此题答案选D。

第9题:

以下各项线路布置时,须要短路保护和过载保护的是()。

A.架空线路敷设
B.电缆线路敷设
C.室内配线敷设
D.室外线路敷设
E.照明线路敷设

答案:A,B,C
解析:
2020教材P175 / 2019教材P177
架空线路敷设基本要求5)架空线路必须有过载保护。电缆线路敷设基本要求(5)电缆线路必须有短路保护和过载保护。室内配线要求(3)室内配线必须有短路保护和过载保护。

第10题:

选择架空线路的敷设路径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1)选取线路短,转角少,交叉跨越少的路径;
(2)交通运输要方便,以利于施工和维护;
(3)尽量要避开河洼和雨水冲刷地带及有爆炸危险、化学腐蚀、工业污秽、易发生机械损伤的地区;
(4)应与建筑物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禁止跨越易燃屋顶的建筑物,避开起重机频繁活动地区;
(5)应与工矿企业厂区和生活区的规划协调,在矿区尽量避开煤田,少压煤;
(6)妥善处理与通信线路的平行接近问题,考虑其干扰和安全的影响。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