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WE计算两个梁设计弯矩一样,同一个标准层,配筋怎么相差那么大?

题目
问答题
SATWE计算两个梁设计弯矩一样,同一个标准层,配筋怎么相差那么大?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在柱下条形基础设计中,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条形基础梁顶部和底部的纵向受力钢筋按基础梁纵向弯矩设计值配筋
B、条形基础梁的高度按柱边缘处基础梁剪力设计值确定
C、条形基础翼板的受力钢筋按基础纵向弯矩设计值配筋
D、条形基础翼板的高度按基础横向验算截面剪力设计值确定

答案:C
解析:
A项,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8.2.7条第3款规定,基础底板配筋,应按抗弯计算确定。柱下条形基础翼板的受力钢筋应按基础横向弯矩设计值配筋。

第2题:

SATWE如何考虑越层柱的计算长度?越层柱各层配筋不同是何原因?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S.ATWE软件可以正确搜索和计算越层柱的长度系数,但其输出的长度系数是相对值,即对应该层层高折算后的长度系数。
在配筋计算时,柱长取越层柱的总长度,柱配筋仍然按各楼层分别计算,由于越层柱各层的弯矩、剪力和轴力都不一定相同,各层柱的配筋也会不同,整根柱配筋应取较大值。

第3题:

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板的受力特点是( )。

A.跨中正弯矩,配正筋;支座负弯矩,配负筋
B.跨中负弯矩,配负筋;支座正弯矩,配正筋
C.跨中正弯矩,配负筋;支座负弯矩,配正筋
D.跨中负弯矩,配正筋;支座正弯矩,配负筋

答案:A
解析:
2020版教材P22
连续梁、板的受力特点是,跨中有正弯矩,支座有负弯矩。因此,跨中按最大正弯矩计算正筋,支座按最大负弯矩计算负筋。

第4题:

连续梁及悬臂梁配筋的特点是受力主筋的布置要满足正、负弯矩的要求。在悬臂部分和支点附近是负弯矩区,主筋要布置在梁的()。跨中部分承受正弯矩,主筋应布置在梁的()。


正确答案:上缘;下缘

第5题:

为什么在计算主梁的支座截面配筋时,应取支座边缘处的弯矩?


正确答案:通常主梁内力计算按弹性理论计算,当板、梁与支座整浇时,其计算跨度取支座中心线间的距离,因而其支座最大负弯矩将发生在支座中心处,但该处截面较高,而支座边界处虽然弯矩减小,但截面高度却较支座中心要小得多,危险截面是在支座边缘处,故实际在计算主梁的支座截面配筋时应取支座边缘处的弯矩。

第6题:

固支板中有多条梁需要布负弯矩筋怎么办?


正确答案:用选择图元命令,将要布置负筋的边选择上,这时图上的一条边代表一条梁,选择好后,把要布置的支座钢筋拖上去,然后定义其属性便可。

第7题:

SATWE如何考虑混凝土柱的计算长度?能否自动判断水平荷载产生的弯矩设计值是否大于总弯矩设计值的75%?


正确答案: S.ATWE软件设置参数<混凝土柱的计算长度系数计算执行混凝土规范7.3.11-3条>,由设计人员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不选择此项。SATWE执行《混凝土规范》7.3.11-2条,按表7.3.11-2取用混凝土柱计算长度,对现浇楼盖底层柱计算长度取1.0H,上层柱取1.25H。选择此项,SATWE自动判断水平弯矩占总弯矩的比值,如大于75%,混凝土柱计算长度执行《混凝土规范》7.3.11-3条的计算公式7.3.11-1/2;否则,同上一条。

第8题:

钢筋混凝土连续板的受力特点是( )。

A.跨中正弯矩,配正筋;支座负弯矩,配正筋
B.跨中正弯矩,配正筋;支座负弯矩,配负筋
C.跨中负弯矩,配负筋;支座正弯矩,配负筋
D.跨中负弯矩,配正筋;支座正弯矩,配正筋

答案:B
解析:
2019版教材P21页
2.连续板的受力特点现浇肋形楼盖中的板、次梁和主梁,一般均为多跨连续梁(板)。连续梁、板的受力特点是,跨中有正弯矩,支座有负弯矩。因此,跨中按最大正弯矩计算正筋,支座按最大负弯矩计算负筋。@##

第9题:

当两根条件相同的钢筋混凝土梁,但正截面受拉去纵向受力钢筋配筋量不同,一根配筋量大,另一根梁配筋量小,试问两根梁的正截面开裂弯矩Mcr与正截面极限弯矩Mr的比值是否相同?如有不同,则哪根梁大,哪根梁小?


正确答案: 一样。开裂弯矩只混凝土抗拉强度有关

第10题:

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采用对称配筋是不合理的。

  • A、当相反弯矩数值相差不大时;
  • B、为避免安装错误,尽管钢量较非对称配筋多些;
  • C、即使相反方向弯矩较大,但用钢量较非对称配筋增加不多时;
  • D、当截面中两个方向的弯矩数值相差较大时

正确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