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度、9度抗震烈度设计时,高层建筑中的()和()结构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题目
填空题
8度、9度抗震烈度设计时,高层建筑中的()和()结构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设防烈度为( )以上的高层建筑,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A、6度

B、7度

C、8度

D、9度


正确答案:D

第2题:

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设防烈度为7度、8度和9度区域的大跨度屋盖结构、长悬臂结构、烟囱及类似高耸结构和设防烈度为9度区域的高层建筑,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正确答案:错

第3题:

有抗震设防的高层建筑结构,对竖向地震作用的考虑,下列哪项是符合规定的?()

A、8度、9度设防时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B、9度设防时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与水平地震作用的不利组合;

C、8度设防的较高建筑及9度设防时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与水平地震作用的不利组合;

D、7度设防的较高建筑及8度、9度设防时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与水平地震作用的不利组合。


参考答案:D

第4题:

抗震设计的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关于地震作用的计算,下列何项符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 — 2010)的要求?
A 7度抗震设计时,各种结构均不必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B 计算双向地震作用时,应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
C 7~9度抗震设防的连体结构,应采用弹性时程分析法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补充分析
D 高度不超过40m以弯曲变形为主的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可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地震作用


答案:C
解析:
解答:根据《高规》4.3.2条第3款,(A)不符合;
根据《高规》4.3.2条第2款4.3.3条文说明,(B)不符合;
根据《高规》4.3.4条第3款,(C)符合;
根据《高规》4.3.4条第2款,(D)不符合。

第5题:

在抗震设计中,对烈度为9度的大跨、长悬臂结构,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6题:

8度、9度抗震烈度设计时,高层建筑中的()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A.中跨结构

B.短悬臂结构

C.简支梁结构

D.长悬臂结构

E.大跨结构


参考答案:DE

第7题:

抗震规范(GB50011-2010)规定:设防烈度为()度区的高层建筑,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A.6

B.7

C.8

D.9


正确答案:D

第8题:

考虑重力荷载、水平地震作用及风荷载的荷载效应组合是下列哪一情况()。

A.抗震设计的高层建筑均应考虑

B.9度抗震设计时考虑

C.60m以上的高层建筑考虑

D.水平悬臂和大跨度结构考虑


答案C

第9题:

抗震设计的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关于地震作用的计算,下列何项符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的要求?(  )[2012年真题]

A. 7度抗震设计时,各种结构均不必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B. 计算双向地震作用时,应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
C. 7~9度抗震设防的连体结构,应采用弹性时程分析法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补充分析
D. 高度不超过40m以弯曲变形为主的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可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地震作用

答案:C
解析: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4.3.4条第3款规定,7~9度抗震设防的复杂高层建筑结构,包括连体结构,应采用弹性时程分析法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补充分析。A项,根据第4.3.2条第3款规定,高层建筑中的大跨度、长悬臂结构,7度、8度抗震设计时应计入竖向地震作用;B项,根据第4.3.2条第2款及第4.3.3条条文说明规定,质量与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的结构,应计算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其他情况,应计算单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作用;D项,根据第4.3.4条第2款规定,高度不超过40m、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可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地震作用。

第10题:

下列关于竖向地震作用的主张,其中何项不正确?(  )[2011年真题]

A. 9度抗震设计的高层建筑应计算竖向地震作用
B. 8度抗震设计时,跨度大于24m的结构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C. 8度抗震设计的带转换层高层结构中的转换构件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
D. 8度采用隔震设计的建筑结构,可不计竖向地震作用

答案:D
解析:
D项,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5.1.1条第4款注解规定,8、9度时采用隔震设计的建筑结构,应按有关规定计算竖向地震作用。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4.3.2条第3、4款及其条文说明和第10.2.6条规定,ABC三项正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