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定义抗震墙的约束边缘构件的暗柱、翼墙、端柱?

题目
问答题
如何定义抗震墙的约束边缘构件的暗柱、翼墙、端柱?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框架一抗震墙结构的抗震墙厚度和边框设置,下列( )要求是错误的。

A.抗震墙的厚度不应小于160mm且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20
B.底部加强部位的抗震厚度不应小于200mm且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12
C.有端柱时,墙体在楼盖处宜设置暗梁
D.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的端柱和紧靠抗震墙洞口的端柱宜按柱箍筋加密区的要求沿全高加密箍筋

答案:B
解析:

第2题:

6-8度地震区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和板柱一抗震墙结构,其房屋适用的最大高度的关系为( )。

A.框架>板柱-抗震墙
B.框架=板柱-抗震墙
C.框架<板柱-抗震墙
D.无法比较

答案:C
解析:

第3题:

剪力墙墙肢边缘构件主要有()。

A.暗柱

B.端柱

C.框架柱

D.翼墙


答案:ABD

第4题:

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设计,关于轴压比限值的规定,是针对下列哪些构件的? ( )

A.仅针对柱及连梁
B.仅针对柱及抗震墙
C.仅针对柱
D.仅针对抗震墙

答案:B
解析:
抗震设计中,对柱和抗震墙都有轴压比限值规定。

第5题:

某7层住宅,层高均为3.1m,房屋高度22.3m,安全等级为二级,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抗震等级三级,结构平面立面均规则。某矩形截面墙肢尺寸bw×hw=250mm×2300mm,各层截面保持不变。
假定,该墙肢底层底截面的轴压比为0.58,三层底截面的轴压比为0.38。试问,下列对三层该墙肢两端边缘构件的描述何项是正确的?(  )

A.需设置构造边缘构件,暗柱长度不应小于300mm
B.需设置构造边缘构件,暗柱长度不应小于400mm
C.需设置约束边缘构件,lc不应小于500mm
D.需设置约束边缘构件,lc不应小于400mm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6.1.10条第2款可知,房屋高度22.3m小于24m,底部加强部位可取底部一层;根据第6.4.5条第2款可知,该墙肢底层底截面的轴压比为0.58大于该规范表6.4.5-1的规定,三层可设置构造边缘构件;根据图6.4.5-1a可知,暗柱长度不小于max(bw,400)=400mm。

第6题:

对于二级抗震墙,两端有翼墙或端柱时的墙板厚度,除不应小于层高的1/20外,还不应小于( )mm。

A.120
B.140
C.160
D.200

答案:C
解析:

第7题:

下列关于框架一抗震墙结构和板柱一抗震墙结构中的抗震墙设置要求中,不恰当的是哪一项?( )

A.抗震墙洞口要上下对齐,洞边距端柱不宜小于100mm
B.楼梯间宜设置抗震墙,但不宜造成较大的扭转效应
C.抗震墙的两端(不包括洞口两侧)宜设置端柱或与另一方向的抗震墙相连
D.房屋较长时,刚度较大的纵向抗震墙不宜设置在房屋的端开间

答案:A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6.1.5条。

第8题:

该墙肢底部暗柱部位约束边缘构件沿墙肢的长度lc(m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450
B、900
C、375
D、6000

答案:B
解析:
根据《高层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表7.2.15,lc=max(0.15hW,1.0bW,400mm)=max(0.15×6000,1.0×250,450)=900mm。

第9题:


剪力墙端部设暗柱,该剪力墙底部暗柱的竖向钢筋最小配置数量应为(  )。

A.620
B.618
C.612
D.420

答案:B
解析:

第10题:

某8度、二级抗震设计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如图所示,材料选用如下:混凝土为C40,端柱纵筋用HRB335,分布筋为HPB300。

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沿墙肢方向的长度lc最接近于(  )mm。

A.800
B.750
C.450
D.180

答案:A
解析: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表7.2.15注2,8度、二级抗震,约束边缘构件沿墙肢长度lc=max{0.15hw,1.5bw,450}=max{0.15×5000,1.5×120,450}=750mm,lc不应小于端柱沿墙肢方向截面高度加300mm,即lc≥bc+300=500+300=800mm,取lc=800mm。由此可知,A项数值最为接近。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