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地震作用?什么是地震反应?

题目
问答题
什么是地震作用?什么是地震反应?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什么是多遇地震?什么是中震?什么是罕遇地震?


正确答案: 多遇地震为结构设计基准期内超越概率为63%的烈度水平的地震影响;
中震为结构设计基准期内超越概率为10%的烈度水平的地震影响;
罕遇地震为结构设计基准期内超越概率为2%~3%的烈度水平的地震影响。

第2题:

什么是地震震级?什么是地震烈度?两者有何关联?


正确答案:
地震震级是表征地震强弱的指标,是地震释放能量多少的尺度,是地震的基本参数之一。
地震烈度:指地震时某一地区的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到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简称烈度。
一次地震仅一个震级,烈度随着地点的不同而不同。

第3题:

什么是主震型地震、震群型地震、单发型地震?


参考答案:每次大地震的发生一般都不是孤立的。大地震前后,在发震地区,总有很多次中小地震发生。在一定时间内(一般是几十天至数月)相继发生在相邻地区的一系列大小地震称为地震序列。在某一地震序列中,其中最大的一次地震叫做主震。主震之前发生的地震叫做前震,之后发生的地震叫做余震。在一个地震序列中,若主震震级很突出,其释放的能量占全序列中绝大部分的叫做主震型,这是破坏性地震中常见的一种类型。若主震震级不突出,主要能量是由多个震级相近地震释放出来的叫做震群型或多发型。若前震和余震都很稀少,甚至没有,绝大部分能量基本上是通过主震一次释放出来的叫做孤立型或单发型

第4题:

什么是地震直接灾害和地震次生灾害?


正确答案: 1.地震直接灾害是地震的原生现象,如地震断层错动,以及地震波引起地面振动,所造成的灾害。主要有:地面的破坏,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破坏,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如滑坡、泥石流等),海啸、地光烧伤等。
2.地震次生灾害是直接灾害发生后,破坏了自然或社会原有的平衡或稳定状态,从而引发出的灾害。主要有火灾、水灾、毒气泄漏、瘟疫等。其中火灾是次生灾害中最常见、最严重的。

第5题:

根据反应谱的图形及公式,讨论影响结构地震作用大小的因素是什么?


正确答案:场地土的类别和设计地震分组共同影响的特征周期;结构的自振周期;设防烈度;阻尼比。

第6题:

什么是地震作用?什么是地震反应?


正确答案: 地震作用:结构所受最大的地震惯性力;
地震反应:由地震动引起的结构内力、变形、位移及结构运动速度与加速度等统称为结构地震反应。是地震动通过结构惯性引起的。

第7题:

为什么进行罕遇地震结构反应分析时,不考虑楼板与钢梁的共同作用。


正确答案: 考虑到此时楼板和钢梁的连接可能遭到破坏。

第8题:

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作用的步骤是什么?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答: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作用的步骤:

每一楼层作为一个质点,当顶部有局部突出的小屋时,可将其视为一个集中质点;

求各质点重力荷载代表值;

求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代表值;

求结构基本周期T1

求相应于结构基本周期T1的地震动影响系数;

此式求总水平地震作用

求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

求各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

按力学方法求各层结构的地震作用效应,对于突出屋面的房屋(楼梯间、电梯间、水箱间等)宜作为一个质点参加计算,计算求得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应增大,增大系数  可按P21~222.9采用。增大后的地震作用仅用于突出屋面房屋自身以及与其直接相连的主体结构构件设计。

在高层建筑9度抗震设计时,以及对于8度、9度抗震设计的大跨度、长悬臂结构的情况下应计算竖向地震作用。

百度一下试试

答: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作用的步骤:

     每一楼层作为一个质点,当顶部有局部突出的小屋时,可将其视为一个集中质点;

     各质点重力荷载代表值;

     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代表值;

     结构基本周期T1

     相应于结构基本周期T1的地震动影响系数;

     此式求总水平地震作用

     求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

     求各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

按力学方法求各层结构的地震作用效应,对于突出屋面的房屋(楼梯间、电梯间、水箱间等宜作为一个质点参加计算计算求得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应增大,增大系数  可按P21~222.9采用。增大后的地震作用仅用于突出屋面房屋自身以及与其直接相连的主体结构构件设计。

在高层建筑9度抗震设计时,以及对于8度、9度抗震设计的大跨度、长悬臂结构的情况下应计算竖向地震作用。

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作用的步骤是什么?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考虑竖向地震作 用? 答: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作用的步骤: ① 每一楼层作为一个质点,当顶部有局部突出的小屋时,可将其视为一个集中质点; ② 求各质点重力荷载代表值; ③ 求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代表值; ④ 求结构基本周期 T1; ⑤ 求相应于结构基本周期 T1 的地震动影响系数; ⑥ 按 FEK = α 1Geq 此式求总水平地震作用 FEK ; ⑦ 按 Fn = δ n FEK 求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 Fn ; ⑧ 按 Fi = Gi H i ∑G H j =1 i n FEK (1 δ n ) 求各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 Fi ; i 按力学方法求各层结构的地震作用效应,对于突出屋面的房屋(楼梯间、电梯间、水箱 间等)宜作为一个质点参加计算,计算求得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应增大,增大系数 β n可按 P21~22 表 2.9 采用。增大后的地震作用仅用于突出屋面房屋自身以及与其直接相连的主体 结构构件设计。 在高层建筑 9 度抗震设计时,以及对于 8 度、9 度抗震设计的大跨度、长悬臂结构的 情况下应计算竖向地震作用。

第9题:

什么是板缘地震?什么是板内地震?


正确答案: 发生在板块边界上的地震叫板缘地震,环太平洋地震带上绝大多数地震属于此类;发生在板块内部的地震叫板内地震,如欧亚大陆内部(包括我国)的地震多属此类。板内地震除与板块运动有关,还要受局部地质环境的影响,其发震的原因与规律比板缘地震更复杂。

第10题:

地震之前穴居动物有什么异常反应?


正确答案: 穴居动物如鼠、蛇、蚯蚓等.其异常表现为冬眠期间大量出洞,有的冻死在地面,活动规律反常;有的成群结队、携幼搬迁;有的惊叫、惊慌、烦燥;有的反应迟钝、呆痴、不怕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