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测试用例和测试规程?设计一个测试用例应当从哪几方面考虑?

题目
问答题
什么是测试用例和测试规程?设计一个测试用例应当从哪几方面考虑?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测试管理人员通过QESuite Web version 1.0测试过程管理工具观察到部分测试用例的设计状况和执行状况如下表,请从测试用例设计和测试用例执行两个方面说明观察到的问题和需要尽快开展的相关测试工作。


正确答案:根据该表可以发现存在下列问题:子系统客户端容量没有设计相关的测试用例需要补上。登录与退出的测试用例全部设有被执行需要执行。即时消息的个人设置功能的测试用例没有执行完全只执行了两个且通过还有六个未执行。 总体来说存在的问题有:测试用例设计也存在问题功能区域划分不详细。用例覆盖面不全客户端容量的测试用例没有覆盖到。还有就是存在未执行的用例。
根据该表可以发现存在下列问题:子系统客户端容量没有设计相关的测试用例,需要补上。登录与退出的测试用例全部设有被执行,需要执行。即时消息的个人设置功能的测试用例没有执行完全,只执行了两个且通过,还有六个未执行。 总体来说,存在的问题有:测试用例设计也存在问题,功能区域划分不详细。用例覆盖面不全,客户端容量的测试用例没有覆盖到。还有就是存在未执行的用例。

第2题:

请分析该程序的规则说明和被测程序的功能,采用等价类划分方法设计测试用例。


正确答案:首先分析程序的规则说明和被测程序的功能将其划分等价类并编号如下: 有效等价类输入: (1)区号:空白; (2)区号:3位数字; (3)前缀:从200~999的3位数字; (4)后缀:4位数字。 无效等价类输入: (5)区号:有非数字字符; (6)区号:少于3位数字; (7)区号:多于3位数字; (8)前缀:有非数字字符; (9)前缀:起始位为“0”; (10)前缀:少于3位数字; (11)前缀:多于3位数字; (12)后缀:有非数字字符; (13)后缀:少于4位数字; (14)后缀:多于4位数字。 根据上述等价类的划分设计测试用例如下: 有效测试用例输入如表6所示。
首先分析程序的规则说明和被测程序的功能,将其划分等价类并编号,如下: 有效等价类输入: (1)区号:空白; (2)区号:3位数字; (3)前缀:从200~999的3位数字; (4)后缀:4位数字。 无效等价类输入: (5)区号:有非数字字符; (6)区号:少于3位数字; (7)区号:多于3位数字; (8)前缀:有非数字字符; (9)前缀:起始位为“0”; (10)前缀:少于3位数字; (11)前缀:多于3位数字; (12)后缀:有非数字字符; (13)后缀:少于4位数字; (14)后缀:多于4位数字。 根据上述等价类的划分,设计测试用例如下: 有效测试用例输入,如表6所示。

第3题:

设计若干个测试用例,通过运行被测程序来运行这些测试用例,使得每一个可执行语句至少要执行一次,即可以完成一个“语句覆盖”的覆盖标准的测试。()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4题:

测试的关键是设计出____的测试用例,测试用例应由____和____两部分组成。


答案:高产,输入数据,预期的输出结果

第5题:

软件测试是软件质量保证的主要手段之一,“高产”的测试是指(29)。

A.用适量的测试用例运行程序,证明被测程序正确无误

B.用适量的测试用例运行程序,证明被测程序符合相应的要求

C.用少量的测试用例运行程序,发现被测程序尽可能多的错误

D.用少量的测试用例运行程序,纠正被测程序尽可能多的错误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软件测试的相关知识。软件测试的目的就是在软件系统交付运行之前,尽可能多地发现系统中的错误和缺陷,它是保证软件质量的主要手段之一。在软件测试过程中,为了发现系统中的错误,应竭力设计能暴露错误的测试用例。高效的测试是指用少量的测试用例,发现被测软件尽可能多的错误。

第6题:

以下关于设计功能测试用例的叙述,______是不正确的。

A.尽量用80%测试用例覆盖20%的核心业务模块

B.功能测试用例中不包括功能的依从性测试用例

C.功能测试用例中包括业务流,也包括测试数据

D.功能测试用例的设计应注意缺陷群集现象

A.

B.

C.

D.


正确答案:B

第7题:

以下关于设计功能测试用例的叙述,(38)是不正确的。

A.尽量用80%测试用例覆盖20%的核心业务模块

B.功能测试用例中不包括功能的依从性测试用例

C.功能测试用例中包括业务流,也包括测试数据

D.功能测试用例的设计应注意缺陷群集现象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8题:

● 某程序由相互关联的模块组成,测试人员按照测试需求对该程序进行了测试。出于修复缺陷的目的,程序中的某个旧模块被变更为一个新模块。关于后续测试,(10)是不正确的。

(10)

A.测试人员必须设计新的测试用例集,用来测试新模块

B.测试人员必须设计新的测试用例集,用来测试模块的变更对程序其它部分的影响

C.测试人员必须运行模块变更前原有测试用例集中仍能运行的所有测试用例,用来测试程序中没有受到变更影响的部分

D.测试人员必须从模块变更前的原有测试用例集中排除所有不再适用的测试用例,增加新设计的测试用例,构成模块变更后程序的测试用例集


正确答案:C

试题(10)分析

回归测试是指修改了旧代码后,重新进行测试以确认修改没有引入新的错误或导致其他代码产生错误。在给定的预算和进度下,尽可能有效率地进行回归测试,需要对测试用例库进行维护并依据一定的策略选择相应的回归测试包。对测试用例库的维护通常包括删除过时的测试用例、改进不受控制的测试用例、删除冗余的测试用例、增添新的测试用例等。在软件生命周期中,即使一个得到良好维护的测试用例库也可能变得相当大,这使每次回归测试都重新运行完整的测试包变得不切实际,时间和成本约束可能阻碍运行这样一个测试,有时测试组不得不选择一个缩减的回归测试包来完成回归测试。

上述回归测试的基本概念说明,修改了旧代码之后所进行的回归测试不一定要重新运行原有测试用例集中仍能运行的所有测试用例,可以在其中选择一个缩减的回归测试包来完成回归测试,因此选项“D”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应选择D。

参考答案

10C

第9题:

设计测试阶段要设计测试用例和测试过程,要保证测试用例完全覆盖测试需求。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B

第10题:

测试用例设计的原则是什么?目前主要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代表性:能够代表并覆盖各种合理的和不合理、合法的和非法的、边界的和越界的、以及极限的输入数据、操作和环境设置等。
可判定性:即测试执行结果的正确性是可判定的,每一个测试用例都应有相应的期望结果。
可再现性:即对同样的测试用例,系统的执行结果应当是相同的。
方法有等价类、边界值、因果图、状态图、正交法、大纲法。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