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的边缘与钢筋间的净距(保护层)应不小于()m;设置钢筋网时,上下层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m。

题目
填空题
板的边缘与钢筋间的净距(保护层)应不小于()m;设置钢筋网时,上下层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m。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钢筋水泥混凝土面层结构中,对于钢筋设置,正确的要求有( )。
A.不得踩踏钢筋网片
B.安放单层钢筋网片时,要考虑钢筋沉落度
C.对厚度小于250mm的混凝土板,要先将两层钢筋用架立筋稳住
D.安放角隅、边缘钢筋时应先放钢筋,后用砼压住
E.厚度大于250mm的混凝土中的钢筋,要分上、下层两次安放


答案:A,B,C,E
解析:
钢筋设置:不得踩踏钢筋网片。安放单层钢筋网片时应在底部先摊铺一层混凝土拌合物,摊铺高度应按钢筋网片设计位置预加一定的钢筋沉落度。安放双层钢筋网片时,对厚度不大于250mm的板,上下层钢筋网片用架立筋先扎成骨架后一次性安放就位。厚度大于250mm的板,上下两层网片应分两次安放。安放角隅、边缘钢筋时,均需先摊铺一层混凝土,稳住钢筋后再用混凝土压住。

第2题:

以下选项中关于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表述正确的是( )。
A、当受拉区主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于50mm时,应在保护层内设置钢筋网
B、钢筋机械连接件的最小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连接件直径的1/2
C、普通钢筋的最小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可以小于钢筋公称直径
D、后张法构件预应力直线形钢筋不得小于其管道直径的1/3


答案: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钢筋施工。1、普通钢筋和预应力直线形钢筋的最小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钢筋公称直径,后张法构件预应力直线形钢筋不得小于其管道直径的1/2;2、当受拉区主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于50mm时,应在保护层内设置直径不小于6mm、间距不大于100mm的钢筋网;3、钢筋机械连接件的最小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20mm;4、应在钢筋与模板之间设置垫块,确保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垫块应与钢筋绑扎牢固、错开布置。参见教材P31。

第3题:

对于钢筋混凝土基础,设垫层时,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40mm,不设垫层时,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70mm。(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4题:

以下选项中关于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正确的是( )。
A、钢筋机械连接件的最小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连接件直径的1/2。
B、当受拉区主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于50mm时,应在保护层内设置钢筋网
C、应在钢筋与模板之间设置垫块,垫块应与钢筋绑扎牢固、错开布置
D、最小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钢筋公称直径
E、后张法构件预应力直线形钢筋的保护层不得小于20mm


答案:B,C,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钢筋连接。钢筋机械连接件的最小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20mm。参见教材P48。

第5题:

关于细石混凝土刚性防水层施工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厚度不应小于40mm,钢筋网放置在混凝土的中上部,保护层厚度不小于10mm
B.厚度不应小于40mm,钢筋网放置在混凝土的中下部,保护层厚度不小于10mm
C.厚度不应小于30mm,钢筋网放置在混凝土的中上部,保护层厚度不小于10mm
D.厚度不应小于30mm,钢筋网放置在混凝土的中下部,保护层厚度不小于10mm

答案:A
解析:
细石混凝土刚性防水层施工要求厚度不应小于40mm,钢筋网放置在混凝土的中上部,保护层厚度不小于10mm。

第6题:

下列设计无规定时混凝土中钢筋保护层厚度的说法,正确的有()。
A.普通钢筋和预应力直线形钢筋的最小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钢筋公称直径
B.后张法构件预应力直线形钢筋的最小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其管道直径的1/2
C.钢筋机械连接件的最小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20mm
D.应在钢筋与模板之间设置垫块,确保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E.垫块应布置成矩形,并与钢筋绑扎牢固


答案:A,B,C,D
解析:

第7题:

混凝土面板纵、横向自由边边缘下的基础,当有可能产生较大的塑性变形时,宜在板边缘加设补强钢筋,关于补强钢筋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一般选用2根直径12~16mm螺纹钢筋
B.布置在板的上部,距板顶应不小于5cm
C.钢筋保护层最小厚度应不小于5cm
D.距板边一般为10cm
E.钢筋间距一般为10cm

答案:A,C,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水泥混凝土路面。混凝土面板纵、横向自由边边缘下的基础,当有可能产生较大的塑性变形时,宜在板边缘加设补强钢筋,角隅处加设发针形钢筋或钢筋网。混凝土面板边缘部分的补强,一般选用2根直径12~16mm螺纹钢筋,布置在板的下部,距底板一般为板厚的1/4,并应不小于5cm,间距一般为10cm,钢筋两端应向上弯起。钢筋保护层最小厚度应不小于5cm。混凝土板的角隅补强,可选用2根直径12~16mm螺纹钢筋,布置在板的上部,距板顶应不小于5cm,距板边一般为10cm。板角小于90°时,亦可采用双层直径为6mm的钢筋网补强,布置在板的上、下部,距板顶和板底5~10cm为宜。钢筋保护层厚度应不小于5cm。

第8题:

影响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粘结强度的因素有()。

A、混凝土强度等级

B、浇筑混凝土时钢筋所处的位置

C、钢筋之间的净距

D、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参考答案:ABCD

第9题:

以下关于钢筋混凝土柱构造要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纵向钢筋沿周边布置
B.纵向钢筋净距不小于50mm
C.箍筋应形成封闭
D.纵向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25mm

答案:D
解析:

第10题:

关于混凝土保护层说法错误的是()。

  • A、保护层是指钢筋外边缘到混凝土外边缘的最小距离
  • B、作用为了防止钢筋锈蚀
  • C、保护层厚度一般为固定值,与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种类无关
  • D、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同时也不宜小于粗骨料最大粒径的1.25倍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