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有足够大间距以满足跨线纵坡要求的左转匝道形式是()。

题目
单选题
要求有足够大间距以满足跨线纵坡要求的左转匝道形式是()。
A

环圈式匝道

B

左出左进定向式匝道

C

左出右进半定向式匝道

D

右出右进半定向式匝道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边沟及排水沟的沟底纵坡有何要求?


正确答案:沟底纵坡宜大于0.5%,在特殊情况下可采用0.3%。

第2题:

匝道的基本组成有哪些?有哪几种分类方法?左转匝道的结构形式有哪些?


正确答案: 匝道的组成:(1)驶出道口部分
(2)中间匝道路段部分
(3)驶入道口部分
匝道的分类:(一)按匝道的功能及其与正线的关系分类
(二)按匝道横截面车道类型分类
(三)按匝道的结构形式分类
(四)按匝道所在象限分类
(一)按匝道的功能及其与正线的关系分类:(1)右转匝道
(2)左转匝道
(二)按匝道横截面车道类型分类:(1)单向单车道匝道
(2)单向双车道匝道
(3)对向双车道匝道
(4)对向分离双车道匝道
(三)按匝道的结构形式分类:(1)桥式匝道
(2)路堤或路堑式匝道
(3)组合式匝道
(四)按匝道所在象限分类:(1)经由一个象限的匝道
(2)经由两个象限的匝道
(3)经由三个象限的匝道
(4)经由四个象限的匝道
左转匝道的结构形式:(1)直接式
(2)半直接式
(3)间接式
半直接式有分为:左出右入式,右出左入式,右出左转右入式

第3题:

设计条件
1.AB段城市道路宽16m,路面纵坡为2.5%,横坡为1.5%。2.道路A点标高为9.00m。
任务要求
1.要求沿路面纵坡方向绘出路面等高线,等高线高差定为0.1m。
2.注明等高线距离和等高线坡降尺寸,并标明B点路面标高。



答案:
解析:
作图提示
1.确定B点标高:
9-22×2.5%=9-0.55=8.45(m)
2.根据路的纵坡度(i纵=2.5%)求路中心线(路脊)上高程差为0.1m高程点的水平距长度:0.1÷2.5%=4(m)
3.从A点开始依次求取各点位置,并按逐次降低0.1m的方法标注各求取点的标高。
4.求A点道路横断面(i横=1.5%)的路面边缘线的顶面标高:9-8×1.5%=9-0.12=8.88(m)
5.求顶面标高为9.0m的路面边缘点的位置,即从8.88m标高点到9.0m标高点的水平距长度:(9-8.88)÷2.5%=4.8(m)
6.从顶面标高为9.0m的路面边缘点开始向B点方向依次量取路面边缘各点,并按逐次降低0.1m的方法量取路面边缘点的标高。
7.将道路中心线的各点与其两侧路面边缘点中高相同三者折线连接,即构成道路路面设计等高线。
8.计算设计等高线的水平距L为:

(注意:不能混淆设计等高线的水平距与高程点的水平距的关系)
参考评分标准

第4题:

要求有足够大间距以满足跨线纵坡要求的左转匝道形式是()。

  • A、环圈式匝道
  • B、左出左进定向式匝道
  • C、左出右进半定向式匝道
  • D、右出右进半定向式匝道

正确答案:B

第5题:

水工隧洞纵坡应满足运用、上下游衔接、()、检修、等要求。


正确答案:施工

第6题:

对长路堑路段,为了满足排水要求,应采用的最小纵坡不小于()。


正确答案:0.3%

第7题:

立体交交左转匝道形式有()、()、()、()。


正确答案:苜蓿叶式;直接式;迂回式;环形匝道

第8题:

下列关于互通式立体交叉匝道纵面线形设计要点说法错误的是()。

  • A、匝道的纵坡应平缓,并避免不必要的反坡
  • B、匝道同主线相连接的部位,其纵面线形应连续
  • C、出口匝道宜为下坡
  • D、上坡加速和下坡加速的匝道,应采用较缓的纵坡

正确答案:C

第9题:

在纵坡设计时,只要满足了最大坡度,最大坡长的要求,设计就是合理的。


正确答案:错误

第10题:

纵坡设计应满足哪些要求?


正确答案: 纵坡设计应满足如下的一些要求:
(1)纵坡设计必须满足《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有关纵坡的各项规定。
(2)保证行驶的安全性,纵坡应具有一定的平顺性,起伏不宜过大和频繁。尽量避免采用极限坡值。山区道路的垭口处的纵坡应尽量放缓一些。连续升坡或降坡时,应尽量避免设置反坡。
(3)纵坡设计应对沿线的自然条件,如地形、土壤地质、水文、气候等做综合考虑,具体情况具体处理,最大限度地保证路基的稳定和道路交通的畅通。
(4)填挖平衡是纵坡设计的重要控制因素,尽量就近移挖作填以减少借方,节省土石方数量和其他工程量,降低工程造价。
(5)纵坡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农田水利方面的需要,尽量照顾当地民间运输工具、农业机械等运输条件的要求。
(6)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