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测定钠离子时,一般要加入二异丙胺,其作用是()

题目
填空题
在测定钠离子时,一般要加入二异丙胺,其作用是()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邻菲罗林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时,加入盐酸羟胺的作用是( ) ,加入邻菲罗林溶液的作用是( )。


正确答案:使Fe3+还原为Fe2+、发色

第2题:

用二硫腙法测定铅和镉时,消除彼此干扰的方法是

A.加入柠檬酸铵掩蔽
B.加入酒石酸钾钠掩蔽
C.加入氰化钾掩蔽
D.加入盐酸羟胺保护
E.控制pH在8.5~11测定铅,控制pH在强碱性条件下测定镉

答案:E
解析:
二硫腙是一种通用螯合剂,能与多种金属反应,其反应是在不同酸度条件下进行的,控制反应时溶液的pH,便可做到选择性测定的目的。铅与二硫腙反应在pH8.5~11,用氨水调节;镉与二硫腙反应在强碱性,用氢氧化钠调节;锌与二硫腙反应在pH4.0~5.5,用乙酸盐缓冲液调节。

第3题:

用二硫腙法测定铅和镉时,消除彼此干扰的方法是

A、加入柠檬酸铵掩蔽

B、加入酒石酸钾钠掩蔽

C、加入氰化钾掩蔽

D、加入盐酸羟胺保护

E、控制pH在8.5~11测定铅,控制pH在强碱性条件下测定镉


参考答案:E

第4题:

测PNa时,加入二异丙胺是为了防止钾离子的干扰。


正确答案:错误

第5题:

用PNa电极法测定水样的钠离子时,需用()来调节PH值。

  • A、氢氧化钠
  • B、氨水
  • C、二异丙胺
  • D、碳酸钠

正确答案:C

第6题:

测定Na〈sup〉+〈/sup〉时,应用二异丙胺或饱和氢氧化钡将被测溶液的pH值调整到10左右。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7题:

测定Na+时,应用二异丙胺或饱和氢氧化钡将被测溶液的pH值调整到10左右。

A

B



第8题:

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测定徽量铁时,加入盐羟胺的作用是(),加入NaAC溶液的目的(),加入邻菲罗啉的目的是()。


参考答案:Fe3+还原为Fe2+、控制酸度、发色

第9题:

用钠离子浓度计测钠离子前需加数滴()

  • A、氨水
  • B、氯化铵
  • C、二异丙胺

正确答案:C

第10题:

测定钠离子,加入碱化剂是什么?


正确答案:加入碱化剂是二异丙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