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在访问中亚四国时,首次正式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提出从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入手,形成跨区域大合作格局。这表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概念已由学术、局部和部门层次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外交战略的高度,体现了中共18大后中国外交的创新,也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践行合作共赢外交新理念的具体表现。 材料二、中亚地区与我国西部新疆自治区接壤,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但地处内陆,交通不便,

题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在访问中亚四国时,首次正式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提出从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入手,形成跨区域大合作格局。这表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概念已由学术、局部和部门层次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外交战略的高度,体现了中共18大后中国外交的创新,也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践行合作共赢外交新理念的具体表现。 材料二、中亚地区与我国西部新疆自治区接壤,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但地处内陆,交通不便,科技落后,资本短缺,工业不发达。对中国来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对能源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也需要扩大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因此,这种双方合作的互补优势和利益的高度契合,使中国与中亚诸国存在广阔的合作前景。 结合材料一,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的正确性。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在访问中亚四国时,首次正式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提出从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入手,形成跨区域大合作格局。这表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概念已由学术、局部和部门层次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外交战略的高度,体现了中共18大后中国外交的创新,也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践行合作共赢外交新理念的具体表现。 材料二、中亚地区与我国西部新疆自治区接壤,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但地处内陆,交通不便,科技落后,资本短缺,工业不发达。对中国来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对能源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也需要扩大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因此,这种双方合作的互补优势和利益的高度契合,使中国与中亚诸国存在广阔的合作前景。 依据材料二,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价值。


正确答案: ①有利于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
②有利于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区域市场体系,建立互利、共赢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优化区域资源配置,推动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③有利于提升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
④有利于缓解我国能源资源短缺问题,维护能源安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第2题:

2100多年前,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古丝绸之路”。如今,一条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正在重新崛起。 材料一:2013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中亚四国时,为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从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入手,形成跨区域大合作格局。这表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概念已由学术、局部和部门层次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外交战略的高度;这也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践行合作共赢外交新理念的具体表现。 材料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扫清政治障碍是成功与否的关键。我国新疆境内的恐怖主义、民族分裂势力十分猖獗,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威胁。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知识,分析材料一体现的哲理。


正确答案: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主动创造性,为了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所以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
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从各方面入手,形成跨区域大合作格局体现了联系的观点。

第3题:

2100多年前,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古丝绸之路”。如今,一条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正在重新崛起。 材料一:2013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中亚四国时,为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从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入手,形成跨区域大合作格局。这表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概念已由学术、局部和部门层次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外交战略的高度;这也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践行合作共赢外交新理念的具体表现。 材料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扫清政治障碍是成功与否的关键。我国新疆境内的恐怖主义、民族分裂势力十分猖獗,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威胁。 依据材料一,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指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原因


正确答案: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因为:
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②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③体现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外交政策的宗旨、基本目标。
④是提高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要求

第4题:

材料一2013年5月,“中阿丝绸之路文化之旅”活动在北京正式启动。该活动是针对阿拉伯国家联盟成员国开展的大型系列文化交流活动,旨在打造对阿文化交流新品牌,塑造中国文化崭新的整体形象,向阿拉伯民众呈现一个涵盖传统与现代的文化艺术“中国梦”。 材料二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发表演讲,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希望通过发展“五通”,即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从中国、中亚到西亚及欧洲的区城大合作。这一构想得到了中亚各国领导人一致赞赏。 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中亚各国领导人一致赞赏“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的原因。


正确答案: 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符合中国和中亚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将带动中亚各国发展,也符合当今时代主题。③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中国和中亚各国共同建设好“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利于增强各国综合国力,在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第5题:

古代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甚至非洲的文化联接在一起,为古代东西方之间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访问中亚四国并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丝绸之路经济带”将通过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格局。 千百年来,在这条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各国人民共同谱写出千古传诵的友好篇章。两千多年的交往历史证明,只要坚持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完全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这是古丝绸之路留给我们的宝贵启示。 联系上述材料,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推动中西亚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


正确答案: ①经济决定文化,经济上的交流合作必然带来文化交流的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律设将为中西亚文化交流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从而有力地推讲中西亚文化交流的深入发展。②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既可以通过中西亚对外贸易将商品、技术、服务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而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

第6题:

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访问中亚四国时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中亚地区与我国西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接壤,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但地处内陆,交通不便、科技落后、资本短缺、工业不发达。反观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但能源资源日益短缺。因此,中国与中亚各国存在广阔的合作前景。运用矛盾分析法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正确答案: (1)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要敢于承认自己在能源资源方面的不足,与中亚各国取长补短。
(2)要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既要看到各自的优势,又要看到各自的劣势,实现优势互补。
(3)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要根据本国具体实际与中亚各国开展合作。

第7题:

材料一: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甚至非洲的文化联结在一起。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丝织技术以及丝绸品、茶叶、瓷器等,通过丝绸之路传送到亚洲、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同时,中外商人通过丝绸之路,将中亚的骏马、葡萄,印度的佛教、音乐、医药,西亚的乐器、金银制作技术、天文、数等输入中国。材料二: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那夫大发表演讲,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希望通过发展“五通”,即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从中国、中亚到西亚及欧洲的区城大合作,促进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与地区经济文化发展。这一构想得到了中亚各国领导人一致赞赏,表示愿意积极推动、早日实现这一造福沿路各国人民的壮美愿景。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文化价值。


正确答案:(1)丝绸之路对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2)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丝绸之路在贸易活动中促进了各国文化的交流;
(3)丝绸之路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在海外传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4)过丝绸之路,有利于我国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不断推动中华民族的文化创新。

第8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3年9月3日至13日对中亚四国进行国事访问,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成最大亮点。 材料一中亚国家同我国山水相连,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古丝绸之路很早就把我们联结在一起。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提出,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习主席提出的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主张获得了各方积极回应。 材料二习近平特别指出中国与中亚各国要坚持世代友好,做和谐的好邻居。他表示:中国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奉行的内外政策,决不干涉中亚国家内政,不谋求地区事务主导权,不经营势力范围。在涉及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安全稳定等重大核心利益问题上坚定相互支持。大力加强务实合作,做互利共赢的好伙伴,将政治关系优势、地缘毗邻优势、经济互补优势转化为务实合作优势、持续增长优势,打造利益共同体。 结合材料一,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主张为什么能获得中亚各国的积极回应。


正确答案: ①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中国与中亚在地理上相邻,面临着共同的发展任务,“丝绸之路经济带”主张,找到了各方共同利益的契合点。
②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能够增进互信、巩固友好、加强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繁荣,为各国人民谋福祉。
③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能够以更宽的胸襟、更广的视野拓展区域合作,增强各自国家的综合国力。

第9题:

2100多年前,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古丝绸之路”。如今,一条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正在重新崛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在访问中亚四国时,首次正式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提出从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入手,形成跨区域大合作格局。这表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概念已由学术.局部和部门层次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外交战略的高度,体现了中共18大后中国外交的创新,也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践行合作共赢外交新理念的具体表现。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的正确性。


正确答案: 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国家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符合我国和中亚地区的共同利益。②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共同建设“经济带”,有利于加快中亚地区的经济联系,增强各国综合国力,在多极化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③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共同建设“经济带”有利于促进中亚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④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宗旨和基本目标。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符合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基本目标。

第10题:

2100多年前,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古丝绸之路”。如今,一条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正在重新崛起。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在访问中亚四国时,首次正式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提出从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入手,形成跨区域大合作格局。这表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概念已由学术.局部和部门层次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外交战略的高度,体现了中共18大后中国外交的创新,也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践行合作共赢外交新理念的具体表现。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的正确性。


正确答案: (1)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符合我国和中亚地区的共同利益。
(2)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共同建设“经济带”,有利于加快中亚地区的经济联系,增强各国综合国力,在多极化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3)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共同建设“经济带”有利于促进中亚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4)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宗旨和基本目标。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符合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基本目标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