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就业人口自2000年以来出现持续上涨,城镇就业人口持续下降。

题目

农村就业人口自2000年以来出现持续上涨,城镇就业人口持续下降。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假设该省城镇就业人口占全省总就业人口的五分之二,且二省各年龄段就业人口平均分配,则城镇与全省哪个年龄段的失业人员人数相关最大?( )

A.15~19

B.20~24

C.35~39

D.45~49


正确答案:D
设全省人口为1,那么A项的值为0.4 x 50.50%-22.83%=-2.63%,同理求得B项的值为-3.776%,C项的值为-1.336%,D项的值为-0.5%,绝对值最小的是D。故选D。

第2题:

经济活动人口是指()。

A:就业人口与失业人口之和
B:就业人口
C:失业人口
D:劳动适龄就业人口

答案:A
解析:
劳动适龄就业人口、未成年就业人口、老年就业人口统称就业人口,就业人口与失业人口之和即为现实的劳动力供给人口,它们共同被称为“经济活动人口”或“劳动力人口”。

第3题:

假设该省城镇就业人口占全省就业人口的五分之二,两者各年龄段就业人口分布比例相同,则城镇19岁以下失业人口数量与全省19岁以下失业人口数量的比值约为( )。

A.2.2 B.0.9 C.0.4 D.无法计算


正确答案:B
设全省19岁以下就业人口为x,则城镇就业人口为0.4x,则所求比值为(0.4x×50.50%)/(x×22.83%)=0.9。

第4题:

构成就业人口总体的人力资源包括()

  • A、未成年就业人口
  • B、就学人口
  • C、适龄就业人口
  • D、老年就业人口
  • E、失业人口

正确答案:A,C,D

第5题:

应用马克.波拉特的测度方法,需要通过测算( )在总劳动就业人口所占的比重来判断。

A.主导产业就业人口
B.工业产业就业人口
C.信息产业就业人口
D.农业产业就业人口

答案:C
解析:
考察马克.波拉特的劳动力结构测度,需要测算信息产业就业人口占总劳动就业人口所占的比重。

第6题:

假设该省城镇就业人口占全省总就业人口的五分之二。且二者各年龄段就业人口平均分配,则城镇与全省哪个年龄段的失业人员人数相差最大?( )

A.15~19

B.20~24

C.35~39

D.45~49


正确答案:D
设全省人口为1,那么A项的值为0.4×50.50%-22.83%=-2.63%。同理求得B项的值为-3.78%,C项的值为-1.34%,D项的值为0.5%,绝对值最小的是D。

第7题:

经济活动人口包括()。

A:劳动适龄就业人口
B:未成年就业人口
C:老年就业人口
D:失业人口
E:家务劳动人口

答案:A,B,C,D
解析:
劳动适龄就业人口、未成年就业人口、老年就业人口统称就业人口,就业人口与失业人口之和即为现实的劳动力供给人口,因而它们共同被称为“经济活动人口”或“劳动力人口”。

第8题:

假设该省城镇就业人口占全省总就业人口的五分之二,且二者各年龄段就业人口平均分配,则城镇哪个年龄段的失业人员人数最接近全省30-34岁年龄段失业人数?( )

A.20—24 B.25—29 C.30—34 D.35—39


正确答案:B

设全省各年龄段人口为x,所求年龄段的城镇人口失业率为y,则0.4x×y=5.04%×x,y=12.60%,比较可知,25-29年龄段的城镇人口失业率13.08%最为接近。

第9题:

由于统计忽略了农村人口及失业未登记人口,城镇登记失业率的调查范围仅覆盖了就业人口的一半左右。(  )


答案:对
解析:
城镇登记失业率数据是以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上报的社会失业保险申领人数为基础统计的,每年分别在第2季度、第3季度、第4季度调查3次。由于统计忽略了农村人口及失业未登记人口,城镇登记失业率的调查范围仅覆盖了就业人口的一半左右。

第10题:

经济活动人口的构成包括()

  • A、未成年就业人口
  • B、就学人口
  • C、适龄就业人口
  • D、老年就业人口
  • E、失业人口

正确答案:A,C,D,E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