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这主要表现在()。A、外向型企业的数量越来越少,国家免除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B、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较高C、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D、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元器件、关键材料等大多依赖进口

题目

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这主要表现在()。

  • A、外向型企业的数量越来越少,国家免除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
  • B、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较高
  • C、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
  • D、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元器件、关键材料等大多依赖进口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B,C,D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中提到的“四基”指的是( )。

A.核心理论基础、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设备和产业技术基础
B.核心理论基础、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基础环境
C.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
D.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设备和产业基础环境

答案:C
解析:
《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我国制造强国建设三个十年的“三步走”战略,是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全文中指出,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等工业基础能力薄弱,是制约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和质量提升的症结所在。

第2题:

(二)材料一:2001-2005年中国制成品进出口货物分类表(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6》,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注:表中数据均取整。分类表中省略了“未分类其他商品”和“机械及运输设备”项。
材料二:据统计,2005年中国高科技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约为30%。但高科技产品主要还是依赖进口,如100%的光纤制造装备、80%以上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和石油化工装备,70%的轿车制造设备、数控机床、纺织机械等依赖进口。
材料三: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中国与贸易伙伴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也有所增加。面对这一状况,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完善我国涉外经济体制和法规政策、建立产业损害预警机制、开展与贸易伙伴国的经济战略对话、改革人民币汇率机制、积极增加进口、主动减免某些非洲国家的债务等。通过这些努力既维护了我国的国家利益,又避免了贸易摩擦的升级。
材料一、二中我国制成品进出口存在的问题是(  )。
A.贸易一直保持顺差,存在贸易不平衡现象
B.高科技产品在出口中所占比重较低
C.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少
D.核心技术装备主要依赖进口


答案:A,B,D
解析:
我国制成品贸易一直保持顺差,存在贸易不平衡现象。高科技产品在出口中所占比重较低,核心技术装备主要依赖进口。

第3题:

当前,中国拥有()的企业比例还很低,一些行业的对外技术依存度超过50%,迫切需要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升级。

A创新科技核心技术

B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

C核心产业结构

D产品技术研发


答案B

第4题:

根据《中国制造2025》,关于我国制造业与先进国家的差距的说法,正确的有()等。

A.制造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弱
B.关键核心技术与高端装备对外依存度高
C.以企业为主体的制造业创新体系不完善
D.产品档次较高
E.缺乏世界知名品牌

答案:A,B,C,E
解析:
在制造业方面,我国与先进国家的差距是:制造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弱,关键核心技术与高端装备对外依存度高,以企业为主体的制造业创新体系不完善;产品档次不高,缺乏世界知名品牌;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产业结构不合理,高端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信息化水平不高,与工业化融合深度不够;产业国际化程度不高,企业全球化经营能力不足。

第5题:

《中国制造2025》提出,持续推进企业技术改造。支持( )进行技术改造。

A.重点行业
B.高端产品
C.关键环节
D.关键核心技术
E.创新设计能力

答案:A,B,C,D
解析:
持续推进企业技术改造。支持重点行业、高端产品、关键环节进行技术改造。

第6题:

(二)材料一:2001-2005年中国制成品进出口货物分类表(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6》,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注:表中数据均取整。分类表中省略了“未分类其他商品”和“机械及运输设备”项。
材料二:据统计,2005年中国高科技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约为30%。但高科技产品主要还是依赖进口,如100%的光纤制造装备、80%以上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和石油化工装备,70%的轿车制造设备、数控机床、纺织机械等依赖进口。
材料三: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中国与贸易伙伴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也有所增加。面对这一状况,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完善我国涉外经济体制和法规政策、建立产业损害预警机制、开展与贸易伙伴国的经济战略对话、改革人民币汇率机制、积极增加进口、主动减免某些非洲国家的债务等。通过这些努力既维护了我国的国家利益,又避免了贸易摩擦的升级。
材料一、二中的问题的解决思路是(  )。
A.鼓励进口先进技术和国内短缺资源
B.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
C.强化技术创新能力,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D.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商品出口


答案:A,B,C,D
解析:
政府要鼓励进口先进技术和国内短缺资源,积极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强化技术创新能力,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商品出口。

第7题: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就是要努力提高( )的能力,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
A.知识创新
B.体系创新
C.管理创新
D.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答案:D
解析:
【精析】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努力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第8题:

服务实体经济振兴,以()等领域为重点,大力引进工程技术创新领军人才,推动我国在关键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上实现突破。

A、高端制造

B、生物工程

C、资源环境

D、新能源


答案:ABCD

第9题:

根据《中国制造2025》,关于我国制造业现状的说法,正确的有( )。

A.仍不具备建设工业强国的基础和条件
B.制造业大而不强
C.自主创新能力弱
D.关键核心技术与高端装备对外依存度高
E.缺乏世界知名品牌

答案:B,C,D,E
解析:
我国已具备了建设工业强国的基础和条件。我国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第10题:

根据《中国制造2025》,关于我国制造业现状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尚不具备建设工业强国的基础和条件
B、制造业大而不强
C、自主创新能力弱
D、关键核心技术与高端装备对外依存度高
E、缺乏世界知名品牌

答案:B,C,D,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制造2025。我国已具备了建设工业强国的基础和条件。我国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制造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弱,关键核心技术与高端装备对外依存度高,以企业为主体的制造业创新体系不完善;产品档次不高,缺乏世界知名品牌;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产业结构不合理,高端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信息化水平不高,与工业化融合深度不够;产业国际化程度不高,企业全球化经营能力不足。选项A错误,我国已具备建设工业强国的基础与条件。参见教材P275。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