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水温符合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水温范围内的是()A、20℃B、21℃C、22℃D、25℃

题目

以下水温符合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水温范围内的是()

  • A、20℃
  • B、21℃
  • C、22℃
  • D、25℃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依据《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粗集料密度试验记录表如下(水温22℃,ρT=0.99779g/cm3,水温修正系数αT=0.006),请回答下列问题:(3)本试验记录错误之处有( )。

A.单次试验的表观密度和毛体积密度的精确度
B.表观密度、毛体积密度平均值的精确度
C.吸水率计算方法与精确度
D.吸水率平均值的精确度

答案:B,D
解析:
粗集料表观密度和毛体积密度的单个值与平均值计算均准确值3位小数;吸水率计算方法正确:wx=(mf-ms)/ma×100%,单个值与平均值均应精确至0.01%,吸水率平均值应为0.59%。

第2题:

依据《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粗集料密度试验记录表如下(水温22℃,ρT=0.99779g/cm3,水温修正系数αT=0.006),请回答下列问题:(4)关于本次试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表观密度、毛体积密度两次试验之差均超出0.002,故试验无效
B.两次试验的表观相对密度分别为2.644、2.632,均值为2.638
C.两次试验的毛体积相对密度分别为2.601、2.593,均值为2.597
D.两次吸水率试验结果未超出0.2%的精密度要求,吸水率应为0.59%

答案:B,C,D
解析:
依据《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粗集料表观密度,毛体积密度精密度要求两次试验结果相差不得超过0.02,两次吸水率结果相差不得超过0.2%,本试验均满足要求。粗集料的表观相对密度γa=ma/(ma-mw)、毛体积相对密度γb=mb/(mf-mw),计算结果均准确值3位小数。

第3题:

采用静水天平测定粗集料的表观密度,要求试验温度应为( )。

A.10~25℃
B.15~25℃
C.20~25℃
D.202℃

答案:B
解析:
(JTGE42-2005)

第4题:

采用静水天平测定粗集料的表观密度,要求试验温度应为( )。

A.10℃~25℃
B.15℃~25℃
C.20℃~25℃
D.20℃±2℃

答案:B
解析:
采用网篮法测定粗集料密度及吸水率试验(JTGE42-2005T0304),要求试验时调节水温在15℃~25℃范围内。

第5题:

依据《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粗集料密度试验记录表如下(水温22℃,ρT=0.99779g/cm3,水温修正系数αT=0.006),请回答下列问题:(5)关于粗集料试验步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试验环境,要求水温调节至20℃±2℃
B.将粗集料试样漂洗干净后,室温下保持浸水24h
C.饱和面干状态是用拧干的湿毛巾轻轻擦去浸泡后集料表面的水至表面无发亮的水迹
D.立即称取集料表干质量后,将其置于浅盘并烘至恒重,一般烘干时间不少于4-6h

答案:B,C,D
解析:
试验环境,要求水温调节至15-25℃;B、C、D符合试验规程要求。

第6题:

关于细集料的表观密度与表观相对密度试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细集料的表观密度与表观相对密度的含义,解释正确的选项有( )。

A.细集料的表观密度是指其单位表观体积的干质量,也称为视密度
B.细集料的表观相对密度是指细集料的表观密度与4℃水的密度之比,以方便计算和在工程中的应用
C.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采用标准法(即容量瓶法),测得的表观体积不包括其开口孔隙体积
D.细集料表观密度的试验目的是为鉴定其品质,也为水泥混凝土和沥青混合料的组成设计提供原始数据

答案:A,B,C,D
解析:
细集料的表观密度与表观相对密度的定义为:表观密度是指细集料单位表观体积(矿质实体+闭口孔隙体积)的干质量,也称为视密度,采用标准法(即容量瓶法)测定;表观相对密度是指细集料的表观密度与4℃水的密度之比。试验目的:鉴定其品质,为水泥混凝土和沥青混合料的组成设计提供原始数据。

第7题:

依据《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粗集料密度试验记录表如下(水温22℃,ρT=0.99779g/cm3,水温修正系数αT=0.006),请回答下列问题:(1)粗集料密度试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本试验采用的网篮法
B.粗集料密度试验还可以采用容量瓶法、广口瓶法
C.网篮法测定粗集料的密度不适于仲裁及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使用
D.粗集料密度试验可以采用试验温度下水的密度或水温修正系数进行修正

答案:C
解析:
粗集料密度试验通常采用网篮法,也可以采用容量瓶法、广口瓶法,网篮法适于仲裁及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使用。粗集料表观密度、毛体积密度采用试验温度下水的密度修正ρa=γa×ρT、ρb=γb×ρT;水温修正系数修正ρa=(γa-αT)×ρw、ρb=(γb-αT)×ρw其中,γa、γb分别为粗集料表观相对密度、毛体积相对密度,ρw为4℃水的密度(1.000g/cm3)。

第8题:

关于细集料的表观密度与表观相对密度试验,请回答下列问题:(4)建筑用砂表观密度试验,对试验用水的要求有( )。

A.应使用冷开水
B.集料称量为500克
C.试验中两次注入容量瓶中的水,以及从试样加水静置的最后2h起直至试验结束,其温度相差不应超过2℃
D.整个试验过程中,水温应控制在15-25℃的范围内

答案:A,C
解析:
准确称量制备好的砂300克;砂表观密度试验要求试验用水为冷开水;试验中两次注入容量瓶中的水,以及从试样加水静置的最后2h起直至试验结束,其温度相差不应超过2℃;整个试验过程的水温应控制在23±1.7℃的范围内。

第9题:

依据《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粗集料密度试验记录表如下(水温22℃,ρT=0.99779g/cm3,水温修正系数αT=0.006),请回答下列问题:(2)测定碎石表观密度、毛体积密度(或表观相对密度、毛体积相对密度)的目的是( )。

A.用于计算碎石的空隙率或间隙率
B.为水泥混凝土或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提供基本参数
C.评价碎石的工程适用性
D.计算沥青混合料用粗骨料骨架捣实状态下的间隙率,还需要测其堆积密度

答案:A,B,D
解析:
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振实空隙率Ve=(1-ρ/ρa)×100%。其中,ρa、ρ分别为粗集料的表观密度和振实堆积密度。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骨架捣实间隙率VCA=(1-ρ/ρb)×100%。其中,ρb、ρ分别为粗集料的毛体积密度和自然堆积密度。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以表观密度作为评价指标,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以表观相对密度作为评价指标。

第10题:

采用容量瓶法测定粗集料表观密度的浸水温度在15~25℃范围内,浸水最后2h内的水温相差()。


A.不超过1℃
B.不超过2℃
C.不超过3℃
D.不超过5℃

答案:B
解析:
采用容量瓶法(国标称广口瓶法)测定粗集料表观密度的浸水温度在15~25℃范围内,浸水最后2h内的水温相差不超过2℃。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