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为什么每次只能选择一条线?

题目

请问为什么每次只能选择一条线?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病人不慎误服敌百虫100ml,请问应选择何种溶液进行洗胃?洗胃时每次灌入液量是多少?为什么?


参考答案:确定敌百虫中毒应选用1%盐水或清水,1:5000~1:20000高锰酸钾溶液洗胃,不能用碱性溶液洗胃,因为敌百虫遇碱性液可分解出毒性更强的敌敌畏,洗胃时每次灌入液量300ml~500ml,如灌入过多,有引起窒息危险及发生急性胃扩张的可能。若突然胃扩张,易兴奋迷走神经,引起反射行心跳骤停,灌入量太多,还可以使胃内压升高,促使毒物进入肠道,增加毒物吸收。

第2题:

在“三元悖论”说中,对资本账户开放、汇率固定和货币政策独立三个方面,一个国家只能实现其中的两个特性,请问为什么?


答案:
解析:
“三元悖论”也称三难选择,它是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就开放经济下的政策选择问题,在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的基础上提出的,其含义是: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资本的完全流动性不能同时实现,最多只能同时满足两个目标,而放弃另外一个目标。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是指一国执行宏观稳定政策进行反周期调节的能力,这里主要是指一国是否具有使用货币政策影响其产出和就业的能力;汇率的稳定性是指保护本国汇率免受投机性冲击、货币危机等的冲击,从而保持汇率稳定;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即不限制短期资本的自由流动。它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情况:①保持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必须牺牲汇率的稳定性,实行浮动汇率制;②保持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稳定,必须牺牲资本完全流动性,实行资本管制;③维持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和汇率的稳定性,必须放弃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三种选其中的两种是国际货币体系三元悖论的根本特性。根据三元悖论,在资本流动、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汇率制度三者之间只能进行以下三种选择。 (1)保持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必须牺牲汇率的稳定性,实行浮动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发挥汇率的调节作用,实际上是以牺牲稳定的汇率为代价,来达到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与资本的完全流动性。这是由于在资本完全流动的条件下,频繁出入的国内外资金带来了国际收支状况的不稳定,如果本国的货币当局不进行干预,亦即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那么本币汇率必然会随着资金供求的变化而发生频繁的波动。利用汇率调节将汇率调整到真实反映经济现实的水平,可以改善进出口收支,影响国际资本流动。虽然汇率调节自身具有缺陷,但实行汇率浮动确实较好地解决了“三难选择”。但对于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来说,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信心危机的存在会大大削弱汇率调节的作用,甚至起到了恶化危机的作用。当汇率调节不能奏效时,为了稳定局势,政府的最后选择是实行资本管制。 (2)保持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稳定,必须牺牲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实行资本管制。在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下,在汇率贬值无效的情况下,唯一的选择是实行资本管制,实际上是政府以牺牲资本的完全流动性,来维护汇率的稳定性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大多数经济不发达的国家,比如说中国,就是实行的这种政策组合。这一方面是由于这些国家需要实行相对稳定的汇率制度来维持对外经济的稳定;另一方面是由于它们的监管能力较弱,无法对自由流动的资本进行有效的管理。 (3)维持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和汇率的稳定性,必须放弃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根据蒙代尔一 弗莱明模型,资本完全流动时,在固定汇率制度下,本国货币政策的任何变动都将被所引致的资本流动的变化而抵消其效果,本国货币政策丧失自主性。在这种情况下,本国或者参加货币联盟,或者更为严格地实行货币制度,基本上就很难根据本国经济情况来实施独立的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调整,最多是在发生投机冲击时,短期内被动地调整本国利率以维护固定汇率。可见,为实现资本的完全流动与汇率的稳定,本国经济将会付出放弃货币政策的巨大代价。 如果以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表示构建国际货币体系旨在实现的三个目标,那么每一条边均代表一类可能的国际货币体系安排。克鲁格曼将此三角形称作“永恒的三角形”,其妙处在于它提供了一个一目了然地划分各种国际货币体系的方法。事实上,在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过程中,三角形的j条边所代表的不同的国际货币体系安排都曾经在现实中实施过。例如,在1944年至1973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中,各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的稳定性得到实现,但资本流动受到严格限制j而1973年以后,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各国汇率开始自由浮动,因此货币政策独立性和资本自由流动得以实现,但汇率稳定不复存在。今天的欧洲货币联盟、货币制度和历史上的金本位制均选择汇率稳定和资本自由流动,牺牲本国货币政策独立性。而现今中国大陆则是选择汇率稳定和货币政策独立性,放弃资本自由流动,即只开放经常账户,不开放资本账户。

第3题:

贷款合约有多笔超期账单还款时,每次最多只能选择()笔超期账单进行超期还款。

A.9

B.10

C.11

D.12


本题答案:B

第4题:

为什么中国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仲只能选择非均衡模式而不是均衡发展模式?


正确答案: ①从目前我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来看,实现工业化仍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任务,区域经济的核心问题是工业化,从这个意义上讲,区域经济的增长模式问题就是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的问题。
②从国内外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践来看,均衡增长和非均衡增长是区域哦区域经济增长普遍采用的两种模式,基于我国经济所处的成长阶段,区域经济增长宜采取非均衡的协调发展模式,体现在区域经济管理中,就是要培育区域经济增长点,促进和诱导区内外要素优先向增长点聚集,进而以线串点、以点带面,带动区域经济快速、持续增长。
③我国以处于工业化中期,基本实现工业化是我国在本世纪头二十年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实现工业化必须“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下,加快实现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战略部署,也是区域增长的新模式。所以中国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只能选择非均衡发展模式而不是均衡发展模式。

第5题:

如果只能在长短粗细都相同的铁线和锰铜线之间作出选择,那么你选择什么做导线,什么做滑动变阻器的电阻线?为什么?


正确答案: 选择铁线做导线,选择锰铜做滑动变阻器的电阻线。因为铁的电阻率小于锰铜的电阻率,长短粗细都相同的铁线和锰铜线,铁线的电阻小于锰铜的电阻,故选铁做导线,选锰铜做电阻线。
体,反之为普通钢棒。方法二:利用磁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取一个条形磁铁,将其用细线悬挂起来,手持钢棒靠近条形磁铁的两端,如果靠近两端时发生的都是吸引作用,钢棒没有磁性,若靠近磁铁的一端相吸,靠近另一端相斥,则钢棒有磁性。
方法三:利用条形磁性的指南北性(指向性)用细线将钢棒悬挂起来,如果静止后能指南北,钢棒为磁体,反之不是磁体。

第6题:

低频低压解列装置一轮只能解列一条线路。()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第7题:

病人不慎误服敌百虫100 ml,请问应选择何种溶液进行洗胃?洗胃时每次灌入液量是多少?为什么?


正确答案:确定敌百虫中毒应选用1%盐水或清水,1:5000-1:20000高锰酸钾溶液洗胃,不能用碱性溶液洗胃,因为敌百虫遇碱性液可分解出毒性更强的敌敌畏,洗胃时每次灌入液量300 ml -500 ml,如灌入过多,有引起窒息危险及发生急性胃扩张的可能。若突然胃扩张,易兴奋迷走神经,引起反射行心跳骤停,灌入量太多,还可以使胃内压升高,促使毒物进入肠道,增加毒物吸收。

第8题:

为什么说“施肥一大片,不如一条线”?


参考答案:一条线”施肥法能减少肥料与土壤的接触面,减少肥分的挥发,扩大施肥面积,而且便于根系吸收,使肥效持久,及时供应和满足作物对营养的需要。

第9题:

群发每次最多只能选择150人()


正确答案:错误

第10题:

为什么人们通常只能在有限理性的范围内活动?“有限理性的决策是做出符合要求的选择而不是最恰当的选择”这句话对么?为什么:


正确答案:相对构建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人的大脑容量远远达不到完全理性的要求,因此,个体只能在有限理性的范围内活动。
这句话是对的。
因为,一旦确定了问题,个体会开始寻找标准和备选方案,但是,他们所列出的标准却可能远远不够详尽彻底。一旦确定了有限的备选答案,就开始考察,但是,这种考察并不是综合全面的。只要达到“足够好”的标准,备选方案的搜寻工作就结束了,因此,有限理性的决策是做出符合要求的选择而不是最恰当的选择。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