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长=水平路段车速×平均行程时间。其中平均行程时间为()。A、正、反方向的行程时间之和除以2B、全长单程的行车时间C、路段长度L除以路段车速υ

题目

虚长=水平路段车速×平均行程时间。其中平均行程时间为()。

  • A、正、反方向的行程时间之和除以2
  • B、全长单程的行车时间
  • C、路段长度L除以路段车速υ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平均车日行程是以“车日\"作为时间单位计算的综合性速度指标,平均车日行程=平均每日出车时间×( )。

A、运速度

B、好率

C、术速度

D、作率


正确答案:A

平均车日行程=平均每日出车时间×出车时间时间利用系数×技术速度=平均每日出车时间×营运速度

第2题:

平均车日行程是以"车日"作为时间单位计算的综合性速度指标,平均车日行程=平均每日出车时间×( )。

A:营运速度
B:完好率
C:技术速度
D:工作率

答案:A
解析:
平均车日行程=平均每日出车时间×出车时间利用系数×技术速度=平均每日出车时间×营运速度

第3题:

()是车辆在某一段所行距离,用有效时间除之所求的车速

A、行驶车速

B、地点车速

C、行程车速

D、设计车速


参考答案:A

第4题:

试解释行程时间、空间平均车速及饱和度之概念,并说明饱和度出现大于1的情况。


正确答案: (1)行程时间是指从出发点到目的地的整个出行过程中,行驶及停驶所需要的时间之和,即包括出行延误时间。
(2)空间平均车速是指在某一瞬间某段道路上所有车辆车速的平均值。
(3)饱和度的定义是流量与通行能力的比值,通行能力的定义是道路或交叉口能够通过的最大流量。
(4)当流量为道路或交叉口上的实测流量时,饱和度不可能大于1;当流量为交通规划阶段的预测流量时,这个流量为道路或交叉口的交通需求,是有可能大于通行能力的,即这种情况下的饱和度有可能大于1。

第5题:

平均增长量等于()

  • A、累积增长量除以逐期增长量的个数
  • B、累积增长量除以时间数列的项数
  • C、最末水平加最初水平之和除以逐期增长量的个数
  • D、最末水平加最初水平之和除以时间数列的项数

正确答案:A

第6题:

用于统计时间内营运线路上某路段客流量与平均路段客流量的比值的是()。

A.路段不均衡系数
B.路段通过量差值
C.方向不均衡系数
D.集散量比值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道路运行方式的确定,路段不均衡系数k是指统计时间内营运线路上某路段客流量与平均路段客流量的比值。

第7题:

一名司机运送一车货物从A地到B地,总距离为2500公里。估计在速度限制以内平均时速为100公里,整个行程需要25个小时。有一天,一段长度为1500公里的路段取消了限速,司机可以在搞路段开到每小时150公里。则他的这次行程的加速比是多少?()

  • A、1.1
  • B、1.2
  • C、1.25
  • D、1.3

正确答案:C

第8题:

车辆通过道路某断面时,某段时间内车速分布的平均值叫()

A、区间平均车速

B、时间平均车速

C、平均车速

D、瞬时车速


参考答案:B

第9题:

车辆行驶路程与通过该路程所需的总时间(包括停车时间)的比值,称为()

  • A、行驶车速
  • B、临界车速
  • C、行程车速
  • D、设计车速

正确答案:C

第10题:

速度是单位距离内行程时间的倒数,是车辆在路段上或交通运输网内运行效率的简单度量指标。


正确答案:正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