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单位欲将剧毒化学品从甲地运输到乙地,该单位应当同时向甲地和乙地

题目

某单位欲将剧毒化学品从甲地运输到乙地,该单位应当同时向甲地和乙地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申请剧毒化学品道路运输通行证。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错误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从甲地到乙地有一段上坡与一段平路。如果保持上坡每小时走3km,平路每小时走4km,下坡每小时走5km,那么从甲地到乙地需54min,从乙地到甲地需42min。甲地到乙地全程是多少?

第2题:

某单位组织员工进行拓展训练,沿公路从甲地步行至乙地,再由乙地立即原路返回甲地。如员工每天行进的路程比前一天增加1千米,则去时用4天时间走完的路程,返回时用3天就能走完。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

A.42
B.52
C.63
D.84

答案:A
解析:
设员工第一天走了a千米,则由题意得:a+a+l+a+2+a+3=a+4+a+5+a+6,解之得:a=9,则由此可得甲地到乙地的距离为a+4+a+5+a+6=42(千米)。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第3题:

一条船从甲地到乙地要航行4小时,从乙地到甲地要航行5小时(假定船自身的速度保持不变),今有一木筏从甲地漂流到乙地所需小时为( )

A.12

B.40

C.32

D.30


正确答案:B
18.【解析】设甲地到乙地距离为l,那么水速为(1/4-1/5)÷2=1/40,则木筏从甲地漂流到乙地需1÷(1/40)=40小时。故选B。

第4题:

乙地某独立铜矿山单位外出到甲地收购铁矿石,代扣代缴资源税的纳税地点为()。

  • A、乙地
  • B、甲地
  • C、由上级税务机关确定
  • D、生产单位所在地与收购地共同的上级税务机关

正确答案:B

第5题:

孙某家住甲地,在乙地生产假冒伪劣食品经过丙地运输到丁地进行销售。对孙某的违法行为要进行处罚,谁没有管辖权?()

  • A、甲地
  • B、乙地
  • C、丙地
  • D、丁地

正确答案:A

第6题:

甲、乙两地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0%和32%,这可能表明( )。

A.从生活水平看,乙地居民略高于甲地居民

B.从收入水平看,甲地居民略高于乙地居民

C.从收入水平看,乙地居民略高于甲地居民

D.从生活水平看,甲地居民略高于乙地居民


正确答案:D
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的比重。这个比重越大说明生活水平越低,因此甲地居民的生活水平比乙地居民的生活水平要高,故选D。

第7题:

甲地公安机关决定拘留犯罪嫌疑人吴某,但吴某已经逃至乙地,甲地公安机关决定到乙地去执行拘留,那么在执行程序上有什么特别之处?()

A:应当向被拘留人出示拘留证
B:应当通知乙地公安机关
C:拘留后的讯问时限从吴某被押解回甲地开始计算
D:应当通知吴某单位派人一起去乙地执行拘留

答案:B,C
解析:
【考点】异地拘留的程序。详解:《刑事诉讼法》第81条规定:公安机关在异地执行拘留、逮捕的时候,应当通知被拘留、逮捕人所在地的公安机关,被拘留、逮捕人所在地的公安机关应当予以配合。可见,通知被拘留人所在地公安机关是异地执行拘留的必经程序,可见,B项正确。《刑事诉讼法》第83条第1款规定:公安机关拘留人的时候,必须出示拘留证。可见,出示拘留证是所有拘留的必经程序,而题干所问的是异地拘留的执行程序上的特别之处,故A项错误。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03条第3项的规定,法定期间不包括路途上的时间。可见,C项正确,D项于法无据,错误。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C。

第8题:

乙地某独立铜矿山单位外出到甲地收购铁矿石,代扣代缴资源税的纳税地点为( )。

A.乙地

B.甲地

C.由上级税务机关确定

D.生产单位所在地与收购地共同的上级税务机关


正确答案:B
 代扣代缴资源税的纳税地点,为应税未税矿产品的收购地主管税务机关。

第9题:

李某在甲地吸毒,后被乙地公安机关查获,乙地公安机关应将李某移交甲地公安机关处理。


正确答案:错误

第10题:

甲乙两地某病粗死亡率相等,经过年龄标化后,甲地标化死亡率高于乙地,原因可能是()。

  • A、甲地老年人比重高于乙地
  • B、甲地老年人比重低于乙地
  • C、与年龄构成无关
  • D、甲地诊断的准确率高
  • E、甲地女性人口数高于乙地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