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法》规定的恶意串通的形式有()

题目

《拍卖法》规定的恶意串通的形式有()

  • A、委托人与拍卖人之间的恶意串通
  • B、委托人与买受人之间的恶意串通
  • C、拍卖人与竞买人之间的恶意串通
  • D、拍卖人与拍卖人之间的恶意串通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依据《合同法》规定,有下列()。情形的,合同无效。

A.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B.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C.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D.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参考答案:ABCD

第2题:

违反我国《拍卖法》的规定,竞买人之间恶意串通给他人造成损害的,除拍卖无效,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外,并可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参与恶意串通的竞买人处以最高应价( )的罚款。

A.5%.以上10%.以下

B.10%.以上30%.以下

C.10%.以上50%.以下

D.5%.以上30%.以下


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考核点为《拍卖法》中违法责任的规定。竞买人之间恶意串通,给他人造成损害的,拍卖无效,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参与恶意串通的竞买人处最高应价10%以上30%以下的罚款。

第3题:

“哄抬价格”违法行为的表现形式有( )。

A.恶意囤积

B.捏造、散布涨价信息

C.抬高等级销售

D.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


参考答案:AB

第4题: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属于可变更、可撤销合同的是( )的合同。

A:恶意串通而损害国家利益
B: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C: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
D: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答案:C
解析:
2019版教材P51
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的合同有:(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2)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合同。

第5题:

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无效合同的有( )

A.恶意串通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

B.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

C.显失公平的合同

D.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


正确答案:ABD

第6题: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无效合同的有()。

A. 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

B.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

C.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

D. 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的合同


正确答案:BCD

第7题:

买方与卖方的经纪人互相串通,损害卖方利益的行为是( )。

A.乘人之危的行为

B.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行为

C.显失公平的行为

D.恶意串通的行为


正确答案:D
代理人与第三人恶意串通,是代理人与第三人为民事行为时串通损害被代理人利益的行为。故选D。

第8题:

《民法总则》规定,行为人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


参考答案:正确

第9题:

《合同法》规定,导致合同无效的情形包括(  )。

A.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B.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C.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D.违反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答案:A,B,C,D
解析:
根据《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①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②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③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④损害社会公共利益;⑤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第10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下列属于无效合同情形的有(  )。

A.损害公共利益
B.恶意串通
C.合同形式合法但目的非法
D.违反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E.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答案:A,B,C,D,E
解析: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①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②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③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④损害社会公共利益;⑤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故选A、B、C、D、E。?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