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甲拾得一张信用卡,然后持卡购买汽车一辆价值13万元。某甲拾得一

题目

某甲拾得一张信用卡,然后持卡购买汽车一辆价值13万元。某甲拾得一张信用卡,然后持卡购买汽车一辆价值13万元。 某甲尝到甜头后,伺机盗窃他人信用卡一张,持卡消费,共花去3万元。某甲构成:()

  • A、诈骗罪
  • B、信用卡诈骗罪
  • C、盗窃罪
  • D、销赃罪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B,C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甲是某山区的农民。某晚,一头牛犊闯入某甲家院内,并到院中牲口食槽内吃草。某甲第二天发现后将牛犊喂养起来。过了1个月不见有人来寻找,便于夜晚将牛犊牵往几十公里外的牲口集市卖掉,得款700元。当某甲与买主正准备离开时被失主发现。某甲开始时谎称该牛是自己所有,后经失主提出证据,不得不承认系自己拾得的。买主见牛犊不是甲所有遂不愿购买,某甲将钱退还给买主,但仍不肯将牛犊返还失主。经集市管理部门调解无效,失主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返还牛犊。某甲辩称自己并非偷盗,而且已经将牛犊喂养l个月,即使返还,失主也应赔偿自己的损失。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某甲的行为开始时属于拾得遗失物

B.其后某甲拒不返还牛犊,应作为侵权行为处理

C.某甲必须返还牛犊

D.某甲不得要求补偿饲养费用和付出的劳务


正确答案:ABCD
某甲开始时的行为属于拾得遗失物,因此,选项A正确;后来拒不返还,按照《民通意见》第94条的规定,属于侵权行为,故选项B正确;无论某甲的行为属于何种性质,都负有返还标的物的义务,故选项C正确;既然属于侵权行为,因此,某甲不得要求补偿饲养费用及劳务(如果属于无因管理,可以要求支付必要的费用)。

第2题:

如果某乙将信用卡交给某甲保管并告之了密码时,某甲私下用该信用卡取了5万元现金使用且拒不归还乙,某甲构成()。

A.侵占罪

B.盗窃罪

C.诈骗罪

D.信用卡诈骗罪


正确答案:A

第3题:

某丙拾得一张某甲为出票人,某乙为从某甲处直接取得票据的票据权利人的汇票。票面金额为3万元,见票后2个月内付款。丙拾得票据后,立即伪造某乙签章,把汇票转让给自己,然后拿到A银行贴现。A银行审查r汇票背书的连续性后,给予贴现。这时某乙发现汇票丢失,并立即向法院申请公示催告,并向付款人B银行提出挂失止付。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哪些?( )

A.丙除了承担票据责任之外,还应承担其他法律责任

B.被伪造人乙可以追究丙的民事责任,但应承担票据责任

C.付款人B银行不承担任何票据责任

D.A银行因为善意取得而成为真正的票据权利人。某乙不得以某丙的伪造背书行为而主张A银行的票据权利无效


正确答案:ABCD
参见《票据法》第l4、15、102、103、106条。

第4题:

某甲年满16周岁,初中毕业以后因未考上 高中,便在某企业上班,月工资为800元。某甲仍与其 父母共同生活,有关某甲的下列行为,表述正确的 是:()

A.某甲用自己的工资购买1辆山地自行车(价值 4000元),其父母认为过分奢侈,表示反对,因此,该行 为无效
B.某甲因朋友过生日,用自己的工资购买了 1份 价值1000元的生日礼物,其父母因与某甲之朋友的父 母有隙,表示反对,该行为无效
C.某甲与该单位的某女同事恋爱,父母认为某甲年龄太小,表示反对,因此,恋爱无效
D.某甲因骑车违章,将一老翁撞伤,老翁花去医 药费5万元,因某甲无力支付,某甲之父母应承担赔偿 责任

答案:D
解析:
。本题涉及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行为 效力和责任承担问题。视为完全民亊行为能力人具有 行为能力,因此本题AB选项是错误的。C选项不具 有民法上的意义,因此也是错误的。本题D选项涉及 问题是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是否具有完全责任能 力。如果认为其具有完全的责任能力,则其父母就不 应承担责任,也不承担先行垫付义务;如果认为其不具 有完全的责任能力,则其父母就应承担赔偿之义务。 从一般社会正义之立场出发,甲仍为未成年人,其父母 的监护义务并未完全消灭,因为监护人的监护义务和 监护职责是一个逐渐消灭的过程,而非一时完全消灭。 故甲之父母仍对甲负有相应的监护职责,甲无力赔偿, 由其父母承担责任为宜。因此,本题正确选项为D。

第5题:

下列各类所有权取得方式中,属于继受取得的是( )。

A.债权人某甲应当在5年内领取提存物,否则,提存物归国家所有

B.某乙在垃圾箱拾得矿泉水瓶若干

C.某丙将自己家的鸡产的蛋取回厨房

D.某丁用一辆汽车换取某戊的房产一栋


正确答案:D
[答案] D
[评析] 考查要点是所有权的继受取得方式。所有权的取得方式有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之分。先占、添附、拾得遗失物、发现埋藏物、生产、收益、时效取得、善意取得、没收、国有化等属于原始取得方式。而交换、买卖。赠与、互易、继承遗产、接受遗赠等则属于所有权的继受取得方式。单就本题而言,债权人某甲应当在5年内领取提存物,否则,提存物归国家所有,这属于国有化,因此,A项表述属于原始取得,与题干意不符,应当排除。B项属于先占,属于所有权的原始取得,与题意不符,应当排除。C项属于收益,属于所有权的原始取得,与题意不符,应当排除。D项属于互易合同,属于继受取得,因此,D项是正确答案。

第6题:

某甲开着一辆偷来的汽车向步行街中的人群冲去,值班民警乙见状用枪将某甲击毙,汽车撞向路边的商铺爆炸烧毁。某乙的行为是:( )

A.紧急避险

B.正当防卫

C.防卫过当

D.避险过当


正确答案:B
【考点】正当防卫的概念
【解析】《刑法》第20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题中情形是某乙为了使他人的利益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并且没有超过必要的限度,因而属于正当防卫。故B项为正确答案。

第7题:

某甲盗窃某乙的钱包,钱包中有现金4000 元和一张信用卡,某甲在某商城用信用卡购物价值达7000

元。某甲 的行为构成( )

A.盗窃罪和信用卡诈骗罪数罪并罚

B.信用卡诈骗罪

C.盗窃罪

D.诈骗罪


正确答案:C

答案】C
【详解】选项A错误,刑法196条规定: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本例中甲盗窃行为,获得现金4000,已经构成盗窃罪,适用盗窃的信用卡还是盗窃罪,虽然是有冒用他人的行为,基于法律的规定是盗窃罪。因此选项C与选项D错误。
【相关考点梳理】信用类问题是司考的难点和热点,掌握下面两个表格 

 

 

第8题:

某甲与某乙在2007年5月共同诈骗他人汽车一辆,价值l2万元,销赃后得款4万元,二人平分。另据某甲交代,他曾经单独在1997年3月诈骗他人现金4000元,2002年2月诈骗他人现金4500元。在追究某甲的诈骗犯罪的刑事责任时,其犯罪金额应为?( )

A.12万元

B.4万元

C.12.85万元

D.12.45万元


正确答案:A
共同犯罪的,按犯罪总额处罚。前两次诈骗已过追诉时效,不算人犯罪金额。

第9题:

某甲为某国有公司总经理。一日,某乙请某甲为其低价购买一批该公司的产品,并给予某甲好处费1万元。某甲通过向该公司的市场部经理丙的倾向性暗示,由市场部以正常交易手续低价卖给某乙价值近百万元的产品,使得该公司遭受重大损失。某甲的行为( )。

A.不构成犯罪

B.构成受贿罪

C.构成职务侵占罪

D.构成贪污罪


正确答案:B
解析:甲的行为属于斡旋受贿,也成立受贿罪。

第10题:

共用题干

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某甲见某乙锁上自行车后忘记拿走车筐里的钱包,乘某乙进屋之后将钱包从车筐里拿走,钱包中装有3000元现金。某甲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B:某甲对某乙谎称出售一处房产,让某乙带上30万元现金。当某甲和某乙在该待出售房屋内等候“房主”到来时,某甲建议某乙把现金放在该房屋的一个壁柜中。现金放入壁柜后,某甲将柜门锁上,钥匙交给某乙拿着。然后借故走开,从壁柜的背面将30万元现金取走。某乙久等未见某甲回来,打开柜门才发现壁柜中的巨款不见了。某甲构成诈骗罪
C:某甲雇某乙运输一车货物,并随车押送。途中,某乙谎称车胎漏气,骗某甲下车观看,某甲下车后,某乙乘机加速逃离,把货物据为己有。某乙构成抢夺罪
D:某甲与某乙同住一集体宿舍,知道某乙信用卡的密码。某日某甲一人在宿舍时发现某乙的信用卡掉在宿舍的地上。某甲捡起信用卡到自动取款机上提取了1万元现金后,又将信用卡放到原处。某甲构成侵占罪

答案:A,C
解析:
张某盗窃信用卡并使用,构成盗窃罪。这是法律明文规定的,何某以为该卡是捡来的,他的行为属于冒用他人信用卡的情形,构成行用卡诈骗罪。由于二人没有共同盗窃的故意,因此不构成共同犯罪。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关信用卡规定的解释》规定:刑法规定的“信用卡”,是指由商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发行的具有消费支付、信用贷款、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功能或者部分功能的电子支付卡。借记卡属于“信用卡”。根据《刑法》第196条第3款的规定,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依照盗窃罪的规定定罪处罚。甲窃取3张借记卡并使用的行为,构成盗窃罪。使用假币,是指将假币作为真币置于流通状态。利用假币支付购买货物的对价、利用假币偿还债务、将假币作为保证金提供给他人、以假币作注册资本验资、交换或者赠与假币都是将假币置于流通的行为,将假币存入ATM机的场合,也是使用假币。甲先后两次采取存入假币取出真币,其行为构成使用假币罪。因此,A、C项正确。
本案中甲与乙合谋以拐卖妇女的方式骗取他人财物,符合《刑法》第266条的规定。刑法中没有卖淫罪的规定。根据我国《刑法》第180条的规定,重婚罪的构成,必须有主观上明知对方有配偶而与之结婚,不符合本案情况。
邱应海虽然以秘密窃取为初衷,但是,被郑国荣妻子发现,邱应海转而试图以欺骗的方式获取彩电,但被郑国荣妻子识破,接着,邱应海即采取公开的方式搬走彩电,而且未使用暴力等手段威胁,可见,邱应海的行为构成抢夺罪。
彭某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故不构成贪污罪,侵吞单位资金,并无归还之意,也不构成挪用资金罪。依据《刑法》第271条的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构成职务侵占罪。彭某利用身为董事长的便利条件,将下属公司的29万元用以偿还赌债,20万元用以自由支配,数额巨大,已构成职务侵占罪。
A项,本案中李世仁、黄百度二人的行为主要是盗窃,不是利用黄百度主管财物的便利,故共同构成盗窃罪。B项,贪污罪共犯。C项,应依主犯的身份定为共同犯罪,只有一个罪名。D项,国有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不是国有公司,只有国有全资公司才是国有公司,故孙小能不是国家工作人员,构成职务侵占罪。
选项中,某甲虽然设计圈套,获取某乙的财物,但是,某甲的行为仍然是秘密窃取,构成盗窃罪,而不是诈骗罪;同样,D选项中,某甲构成盗窃罪,而不是侵占罪。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