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公司将承建的建筑工程承包给无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的邓某,邓某在操作时引发安全事故。省建设厅作出暂扣甲公司安全生产许可证3个月的决定,市安全监督管理局作出罚款2万元处罚决定。省建设厅作出暂扣甲公司安全生产许可证属于()A、行政强制措施B、行政强制执行C、行政许可监督D、行政处罚

题目

甲公司将承建的建筑工程承包给无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的邓某,邓某在操作时引发安全事故。省建设厅作出暂扣甲公司安全生产许可证3个月的决定,市安全监督管理局作出罚款2万元处罚决定。省建设厅作出暂扣甲公司安全生产许可证属于()

  • A、行政强制措施
  • B、行政强制执行
  • C、行政许可监督
  • D、行政处罚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或其他行政主体依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行政处罚的是( )。

A.苏某因为多次违规驾驶被交通部门处以5000元罚款,在履行期过了3个月后经交通部门多次催告苏某仍然没有去缴纳罚款,交通部门遂通过银行强制划拨了苏某账户5000元
B.司机小李因为闯红灯被现场执法交警甲当场拦下,甲随即对小李作出罚款500元的决定。而我国法律规定处200元以下罚款的,可以当场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
C.刘某在购买毒品的时候,被公安机关当场抓获。公安机关随后将其移送到法院;法院依法对刘某判处5年有期徒刑
D.A省乙公司将承建的建筑工程承包给没有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的白某,白某在操作时引发事故,A省建设厅依法作出暂扣乙公司安全生产许可证6个月的决定

答案:D
解析:
解答本题需要清楚的是:(1)作出行政处罚的主体是行政机关或其他行政主体;(2)作出处罚决定的依据是相对人违反了行政法规且尚未构成犯罪;(3)作出处罚决定的目的是给予相对人行政制裁,且行政主体作出决定的时候需要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A项迷惑性较强,苏某因为违规驾驶被交通部门处以罚款的行为的确属于行政处罚,但A项叙述的并不是这件事情,其只是作为一个前提和引子,A项叙述的是苏某没有按时交纳罚款而被交通部门通过银行强制划拨的事情,属于行政强制措施的一种,故A项排除。B项表面上符合行政处罚的决定,但需要注意的是,甲对小李处以500元罚款的决定并不符合法律规定,即甲并没有“依法定职权和程序”,甲的行为违法,故也不属于行政处罚。C项刘某最终被法院判处了5年有期徒刑,已经构成了犯罪,且作出处罚决定的并非行政机关。D项乙公司擅自将工程承包给没有操作资格的白某,显然违反了我国关于建筑工程相关规定的行政法规,A省建设厅依法对乙公司作出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决定属于行政处罚。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第2题:

甲公司将承建的建筑工程承包给无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的邓某,邓某在操作时引发事故。某省建设厅作出暂扣甲公司安全生产许可证3个月的决定,市安全监督管理局对甲公司罚款3万元。甲公司对市安全监督管理局罚款不服,向法院起诉。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如甲公司对某省建设厅的决定也不服,向同一法院起诉的,法院可以决定合并审理
B:市安全监督管理局不能适用简易程序作出罚款3万元的决定
C:某省建设厅作出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决定前,应为甲公司组织听证
D:因市安全监督管理局的罚款决定违反一事不再罚要求,法院应判决撤销

答案:A,B
解析:
根据《行诉解释》第46条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决定合并审理:(一)两个以上行政机关分别依据不同的法律、法规对同一事实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向同一人民法院起诉的……”本案中,甲公司对市安全监督管理局罚款不服,向法院起诉。如果甲公司对某省建设厅的决定也不服,向同一法院起诉的,属于第(1)种情形,法院可以在开庭审理前决定合并审理。选项A正确。《行政处罚法》第33条规定:“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50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的,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据此,选项B正确。根据《行政处罚法》第42条的规定,行政处罚的听证程序适用于三种情形:(1)责令停产停业;(2)吊销许可证或执照;(3)较大数额的罚款。但如果当事人对于这三类行政处罚决定没有申请听证的,行政机关没有主动组织听证的义务。当事人对于吊销许可证或执照的有权要求听证,对于暂扣许可证的无权提出听证要求,因此选项C错误。《行政处罚法》第24条确定了行政处罚法上“一事不再罚”原则。该原则是指针对行政相对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能给予两次以上同一种类的行政处罚。这里的两次以上是指次数时间先后上的重复,不能一罚再罚,而不是指多种行政处罚种类不能并科。因此,针对一个违法行为,一个或多个处罚主体根据不同法律规范所作出的不属于同一类的行政处罚,不违反“一事不再罚”原则,选项D错误。

第3题:

甲公司将承建的建筑工程承包给无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的邓某,邓某在操作时引发安全事故。省建设厅作出暂扣甲公司安全生产许可证3个月的决定,市安全监督管理局作出罚款2万元处罚决定。关于省建设厅和市安全局作出行政决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省建设厅作出暂扣甲公司安全生产许可证决定,应当组织听证

B.市安全监督管理局可以当场作出罚款2万元决定

C.市安全监督管理局可以当场收缴2万元罚款

D.市安全监督管理局的罚款决定未违反“一事不再罚”原则


参考答案:D

第4题:

三江集团公司承建某项建筑工程后,将该工程让无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的王某承包。王某承包后,施工期间发生重大事故。省建设厅决定暂扣该集团公司安全生产许可证3个月。随后,市安全监督管理局决定对该集团公司罚款3万元。根据《行政处罚法》,下列关于本案行政决定的性质与效力、适用程序、听证范围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3个月属于行政强制措施
B、罚款3万元的决定无效,因为违反一事不再罚原则
C、罚款3万元的决定可以适用简易程序
D、罚款3万元的决定属于法定听证范围
E、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3个月不属于法定听证范围

答案:D,E
解析:

第5题:

万盛公司系某省某市一家建筑施工企业。2015年8月,该企业承接该市某单位的一项改建 工程。因该公司违反法律及有关规定操作,施工阶段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某省建设厅经现场调查后当场作出暂扣该公司安全生产许可证3个月的决定:市安全监督管理局作出对该公司罚款20万元的决定,该公司对市安全监督管理局作出的罚款决定不服,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根据《行政许可法》规定,若省建设厅查明万盛公司实际上不符合安全生产许可条件,其安全生产许可证系通过贿赂、欺骗手段取得,则下列关于省建设厅依法采取措施及处理理由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应当变更该许可,理由是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
B.应当撤回该许可,理由是万盛公司通过贿赂和欺骗手段违法取得该许可
C.应当撤销该许可,理由是万盛公司通过贿赂和欺骗手段违法取得该许可
D.应当撤销该许可,但是对万盛公司基于该许可实施的可获得利益应基于适当补偿,理由是信赖保护原则
E.是否撤销该许可,由省建设厅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裁量决定,理由是省建设厅基于过错违法授予许可

答案:C
解析:
被许可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许可的,应当予以撤销,且被许可人的利益不受保护,故选项C正确。

第6题:

某省甲市国税局对偷税的乙公司作出了罚款2万元的行政处罚决定,乙公司不服,申请行政复议,则复议机关应是()。

A.省人民政府
B.甲市人民政府
C.省国税局
D.甲市国税局

答案:C
解析:
《行政复议法》第12条规定,对海关、金融、国税、外汇管理等实行垂直领导的行政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因此,乙公司应该向甲市国税局的上级主管部门即省国税局申请复议。故本题选择C项。

第7题:

甲公司将承建的建筑工程承包给无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的邓某,邓某在操作时引发事故。某省建设厅作出暂扣甲公司安全生产许可证三个月的决定,市安全监督管理局对甲公司罚款三万元。甲公司对市安全监督管理局罚款不服,向法院起诉。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如甲公司对某省建设厅的决定也不服,向同一法院起诉的,法院可以决定合并审理
B:市安全监督管理局不能适用简易程序作出罚款三万元的决定
C:某省建设厅作出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决定前,应为甲公司组织听证
D:因市安全监督管理局的罚款决定违反一事不再罚要求,法院应判决撤销

答案:A,B
解析:
【考点】行政处罚程序;行政诉讼程序;行政判决【详解】根据《行政诉讼法解释》第46条之规定,两个以上行政机关分别依据不同的法律、法规对同一事实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向同一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可以决定合并审理。本案中,建设厅和安全监督管理局依据不同法律、法规对甲公司的同一违法行为进行处罚,甲公司若对二机关向同一人民法院起诉,该人民法院可以决定合并审理。据此,A选项正确。根据《行政处罚法》第33条规定,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50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的,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市安全监督管理局的罚款达3万元,依法不能适用简易程序。据此,B选项正确。根据《行政处罚法》第42条规定,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可见,暂扣许可证不属于第42条规定的行政机关应当告知当事人有权要求听证的事项范围内。而且,行政机关也只有主动告知听证的义务和依申请组织听证的义务,而没有主动组织听证的义务。据此,C选项错误。根据《行政处罚法》第24条规定,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本案中,省建设厅的处罚是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三个月,市安全监督管理局的处罚是罚款3万元,没有违反《行政处罚法》中“一事不二罚”的规定。据此,D选项错误。【陷阱】应区分《行政许可法》中规定的听证和《行政处罚法》中规定的听证。行政许可中有行政许可机关的主动听证和依申请听证之分,而行政处罚中只有依申请听证。详见《行政许可法》第46、47条规定,政处罚法》第42条之规定。

第8题:

三江集团公司承建菜项建筑工程后,将该工程让无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的王某承包。王某承包后,施工期间发生重大事故。省建设厅决定暂扣该集团公司安全生产许可证3个月。随后,市安全监督管理局决定对该集团公司罚款3万元。根据《行政处罚法》,下列关于本案行政决定的性质与效力、适用程序、听证范围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3个月属于行政强制措施

B.罚款3万元的决定无效,因为违反一事不再罚原则

C.罚款3万元的决定可以适用简易程序

D.罚款3万元的决定属于法定听证范围

E.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3个月不属于法定听证范围


正确答案:DE

第9题:

万盛公司系某省某市一家建筑施工企业。2015年8月,该企业承接该市某单位的一项改建工程。因该公司违反法律及有关规定操作,施工阶段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某省建设厅经现场调查后当场作出暂扣该公司安全生产许可证3个月的决定;市安全监督管理局作出对该公司罚款20万元的决定,该公司对市安全监督管理局作出的罚款决定不服,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根据《行政诉讼法》及司法解释规定,下列关于被告确定、出庭应诉事项以及法院做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市安全监督管理局作为被告,其正职负责人或者副职负责人依法应当出席应诉
B.若本案市安全监督管理局负责人不能出席应诉,法院应缺席判决
C.若本案市安全监督管理局负责人不能出席应诉,法院应终结诉讼
D.省建设厅作为共同被告,其负责人依法应当出庭应诉
E.省建设厅作为第三人,其负责人依法应当出庭应诉

答案:A
解析:
(1)选项ADE:省建设厅作出的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件与市安全监督管理局作出的罚款决定,为两个独立的行政行为。万盛公司对市安全监督管理局的罚款决定不服提起行政诉讼,应当以市安全监督管理局为被告;省建设厅既非被告也非第三人。(2)选项BC:根据《行政诉讼法》及其相关解释的规定,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包括行政机关的正职、副职负责人以及其他参与分管的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不能出庭的,应当委托行政机关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若被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出庭时,法院才可缺席判决,本题中未表示此条件)。

第10题:

(2016年)万盛公司系某省某市一家建筑施工企业。2015年8月,该企业承接该市某单位的一项改建工程。因该公司违反法律及有关规定操作,施工阶段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某省建设厅经现场调查后当场作出暂扣该公司安全生产许可证3个月的决定:市安全监督管理局作出对该公司罚款20万元的决定,该公司对市安全监督管理局作出的罚款决定不服,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本案中,市安全监督管理局作出对万盛公司罚款20万元的决定。下列关于该罚款处罚的告知程序及听证程序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若该公司要求举行听证,应当在安全监督管理局告知其听证后5日内提出
B.若本案依法举行听证,由市安全监督管理局指定非本案调查人员主持听证
C.若本案依法举行听证,则市安全监督管理局调查人员以及万盛公司有关人员可以亲自参加听证,市安全监督管理局和万盛公司也可以各自委托1~2人代理参加听证
D.作出该罚款处罚决定前,市安全监督管理局应事先向万盛公司告知其违法的事实、理由、处罚依据及依法享有的权利
E.若万盛公司不要求举行听证,可以送达《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

答案:B,D
解析:
(1)选项A:行政处罚听证程序中,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在行政机关告知后“3日内”提出。(2)选项B:听证应当由行政机关指定非本案调查人员主持。(3)选项C:“当事人”可以亲自参加听证,也可以委托1至2人代理参加听证(行政机关不得委托代理人)。(4)选项DE:行政机关在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事先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法律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告知权利的内容,包括有权申请执法人员回避,有权为自己辩解、陈述事实并提出证据,有权依法要求举行听证等。据此规定可知,无论当事人是否选择行使其权利,“告知”均是行政机关应当履行的法定义务,而《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是写明相应权利的载体,行政机关应当送达当事人。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