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生物学习小组开展“环境水质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的影响”的探究活动:制作2组生态瓶并编号,A组各加入200mL的清水,B组各加入200mL不同浓度的污水;然后各放入100粒青蛙卵到瓶中,在相同适宜的环境中孵化。请分析作答: (1)实验时需要定时观察记录的主要内容是()。 (2)他们选取受精卵数量为100粒而不是5粒的理由是()。

题目

某生物学习小组开展“环境水质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的影响”的探究活动:制作2组生态瓶并编号,A组各加入200mL的清水,B组各加入200mL不同浓度的污水;然后各放入100粒青蛙卵到瓶中,在相同适宜的环境中孵化。请分析作答: (1)实验时需要定时观察记录的主要内容是()。 (2)他们选取受精卵数量为100粒而不是5粒的理由是()。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甲、乙和丙三种不同浓度、不同规格的酒精溶液,每瓶重量分别为3公斤、7公斤和9公斤,如果将甲乙各一瓶、甲丙各一瓶和乙丙各一瓶分别混合,得到的酒精浓度分别为50%,50%和60%。如果将三种酒精合各一瓶混合,得到的酒精中要加入多少公斤纯净水后,其浓度正好是50%?

A.1
B.1.3
C.1.6
D.1.9

答案:C
解析:

第2题:

有两瓶质量均为100克且浓度相同的盐溶液,在一瓶中加入20克水,在另一瓶中加入50克浓度为30%的盐溶液后,
他们的浓度仍然相等,则这两瓶盐溶液原来的溶度是?( )

A.36%
B.64%
C.50%
D.60%

答案:D
解析:
解析1:设浓度为x,100x/120=(100x+50×30%)/150,解得x=60%
解析2: 50克30%的溶液看做20克水和30克溶液两部分,30克溶液浓度=50*30%/30=50%,与加了20克水后的溶液浓度
应相等,说明原有溶质120*50%=60,浓度就是60/100=60%

第3题:

在做“物质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的实验时,常常要在集气瓶里预先加

少量水,试推测对不同物质来说,这样做的目的各是什么,是不是可以用少量

细沙来代替水?


(1)红磷在氧气中燃烧:降低温度,吸收五氧化二磷(不可用细沙代替)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防止生成的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可用细沙代替) (3)在氧气中燃烧:吸收二氧化硫防止空气污染.(不可用细沙代替)

第4题:

小李进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正确的操作是()

  • A、向锥形瓶中加入50%葡萄糖溶液
  • B、将实验装置放到4℃环境中培养
  • C、将10%NaOH溶液加入培养液中
  • D、用石灰水检测产生的CO2

正确答案:D

第5题:

材料:
设计并制作小生态瓶
目的要求:设计和制作不同组分的小生态瓶,尝试观察和分析封闭的微型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其稳定性。
实验原理: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均能够达到一定的稳定状态。但是,由于生态系统复杂程度的不同,其稳定性也不相同,持续的时间也会不一样。根据不同小生态瓶中生物的变化情况.来探索生态系统稳定性与其复杂程度的关系。
材料用具:显微镜.大广口瓶若干。山坡阳面树下腐殖土若干。
操作过程:
1.取土样少许置于表面皿中,用镊子将其摊开,观察并拣出其中的土壤动植物,记录其种类和数量.
2.将该土样置于烧杯中,加少许水,充分搅拌经沉淀后,取一滴上清液于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记录其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
3.取该土样置于不同广口瓶中,改变其中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将广口瓶编号密封后,放在不同条件下。
4.定期取广口瓶内土样观察,记录其中动植物及微生物的生存状况。
讨论:
1.设计表格,将记录结果填入其中。
2.根据不同广口瓶中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变化情况.讨论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其稳定性与各种因素的关系。
根据材料回答:
(1)根据实验的作用来看,本实验属于哪种类型的学生实验
(2)简要说明这种实验教学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3)概述这种实验教学方法的优点。


答案:
解析:
【知识点】本题考查探究实验的相关知识。 【参考答案】
(1)本实验属于探究性实验。
(2)探究性实验教学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①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或教学目的要求,从生产生活中提出(或启发学生提出)有关的探究课题,生物学课程刚开始时应选一些观察容易、操作简单、结论明显的探究内容,以后逐步提高探究要求:
②使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方法和步骤:
③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实验,观察实验的过程、现象,而后记录数据;
④整理数据,得出结论:
⑤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通过实验结果和结论概括出生物学的概念、规律和定理。
(3)探究性试验教学的优点在于:探究性实验教学符合“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规律。学生是在亲自动手的实验过程中获取知识的.这大大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巩固率。这种实验教学方法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训练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等方面.都有很大作用。这种实验教学还为学生创设了一种情境,能使学生进入积极的动脑、动手状态.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促进学生对现象的观察,问题的探究,以及概念的形成,使知识的理解、结论的检验与思维的发展融为一体,非常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6题:

随着环境破坏日益加剧,地球表面遭受紫外线辐射的强度越来越大,全球青蛙的数量这几 年一直在下降。雌蛙产的卵如果暴露在紫外线辐射中,那么其中的一些基因物质会遭到 破坏。青蛙卵的表面主要由凝胶覆盖,没有壳或者皮质之类的东西保护。因此青蛙数量 下降的原因很可能,或者至少部分是由于紫外线辐射的增加。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有力地支持了题干中的推论?( )

A.在青蛙数量下降程度最小的地区,青蛙捕食的昆虫的数量也在下降
B.数量持续下降的青蛙产下的卵中的杀虫剂含量比数量没有下降的青蛙产下的卵中 要高
C.即使在那些没有紫外线辐射增加的地区,也只有一小部分青蛙卵被孵化出来
D.将产下的卵藏在岩石和沙土中的青蛙的数量比没有把卵用任何东西覆盖的青蛙的数 量下降的幅度要小得多

答案:D
解析:
题干的逻辑主线是:紫外线辐射增加—青蛙卵表面没有东西保护—青蛙 数量下降。D项举出反例,说明卵表面有保护的青蛙数量下降幅度小,这就有力地支持了题干 中的推论。A项引入了无关项“青蛙捕食的昆虫的数量”,没有说明青蛙数量下降与紫外线辐 射增加之间的联系。B项是另有他因,说明可能是杀虫剂,而不是紫外线辐射导致青蛙的数量 下降,削弱了结论。C项也削弱结论,说明青蛙数量下降与紫外线辐射增加关系较小。

第7题:

下表是生长素类似物2,4-D溶液对某植物插条生根影响的实验处理结果,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每组选取生长状况基本相同、数量相同的枝条
B.各组处理枝条的时间可以不同
C.丙组加入等量的蒸馏水,起对照作用
D.甲组2,4-D溶液浓度较适宜.具有促进作用

答案:B
解析: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2,4-D溶液浓度,因变量是生根数量,植物插条生长状况、每组的枝条数量都是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各组的设置要遵循等量性原则,A正确、B错误。丙组加入等量的蒸馏水,对甲、乙组起对照作用,甲组2,4-D溶液浓度促进生根,乙组抑制生根,C正确。和丙组对照,可以看出甲组2,4-D溶液浓度较适宜,具有促进作用.D正确。

第8题:

甲、乙和丙三种不同浓度、不同规格的酒精溶液,单瓶重量分别为3公斤、7公斤和9公斤,如果将甲乙各一瓶、甲丙各一瓶和乙丙各一瓶分别混合,得到的酒精浓度分别为50%、50%和60%。如果将三种酒精各一瓶混合,得到的酒精中要加入多少公斤纯净水后,其浓度正好是50%:
A1.9
B1.6
C1.3
D1


答案:B
解析:
解析:

故正确答案为B。

第9题:

鳖的受精卵的孵化积温为()

  • A、16000℃
  • B、26000℃
  • C、36000℃
  • D、46000℃

正确答案:C

第10题:

在受精卵孵化过程中,温度越高越好。


正确答案:错误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