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是什么?

题目

乳腺癌的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是什么?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诊断要点:
1、40-60岁妇女;
2、乳腺内结节状肿块,边缘不规则伴有放射状毛刺;
3、内有砂砾样钙化;
4、肿块与皮肤粘连;
5、增强扫描肿块快速明显强化,快速廓清。
鉴别诊断:
1、良性乳腺结构不良:增强特点呈缓慢渐进性强化;
2、纤维腺瘤:不伴毛刺及异常血管征,多呈缓慢渐进的离心性强化;
3、局限性纤维化和纤维瘢痕:多有手术史,一般无强化或轻度强化。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眩晕与中风、厥证的鉴别诊断要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眩晕与中风、厥证的鉴别诊断
(1)中风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言语謇涩或失语;或不经昏仆,仅以口眼歪斜不遂为特征;中风昏仆与眩晕之仆倒相似,但眩晕之昏仆无半身不遂、不省人事、口舌歪斜及舌强语謇等表现。两者虽有不同,但中年以上之人,有肝阳上亢之眩晕者易演变为中风,应予警惕。
(2)厥证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或伴有四肢厥冷为特点,发作后一般在短时间内逐渐苏醒,醒后无偏瘫、失语、口眼歪斜等后遗症。严重者也可一厥不复而死亡。眩晕发作严重者也有欲仆或晕旋仆倒表现,与厥证相似,但眩晕患者始终清醒,一般无昏迷不省人事的表现,此与厥证不同。

第2题:

肱骨外科颈外展型和内收型骨折的鉴别诊断要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肱骨外科颈外展型骨折:受外展传达暴力所致,断端外侧嵌插而内侧分离,多向前、内侧突起成角。有时远端向内侧移位,常伴有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肱骨外科颈内收型骨折:受内收传达暴力所致,断端外侧分离而内侧嵌插,向外侧突起成角。

第3题:

肱骨外髁颈外展型和内收型骨折的鉴别诊断要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肱骨外科颈外展型骨折:受外展传达暴力所致,断端外侧嵌插而内侧分离,多向前、内侧突起成角。有时远端向内侧移位,常伴有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内收型骨折:受内收传达暴力所致,断端外侧分离而内侧嵌插,向外侧突起成角。

第4题:

说出尿道损伤的诊断要点和鉴别诊断。


正确答案: (1)症状与体征:会阴骑跨伤或骨盆骨折病人有尿道出血、排尿困难、尿潴留、局部血肿、尿外渗。后尿道损伤,直肠指诊直肠前壁饱满。
(2)导尿及X线检查
(3)后尿道伤与膀胱损伤鉴别。前者不易插入尿管,能插入者,先流出血液后流出尿液。后者无尿潴留,导管插入顺利,常流出血尿。

第5题:

乳腺癌的鉴别诊断


正确答案: (1)纤维腺瘤:常见于青年女性,肿块增大缓慢,质似硬橡皮球的弹性感,表面光滑,易于推动,易于诊断。但对于40岁以后女性,不应轻易诊为纤维腺瘤。(2)乳腺囊性增生病:乳房周期性的胀痛和肿块,增厚腺体无明显边界,应定期复查,结合B超、钼靶X线进一步明确。(3)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乳腺组织的无菌性炎症,60%表现为急性炎症,肿块大时皮肤可出现"橘皮样变";40%表现为慢性炎症,乳晕旁肿块,边界不清,可有皮肤粘连和乳头凹陷。抗感染治疗通常有效,结合B超、钼靶X线及病理学检查可鉴别。(4)乳腺结核:好发于中、青年女性,病程较长,发展较慢。乳房内肿块质硬偏韧,边界有时不清,活动度可受限,可有疼痛,但无周期性。常伴结核中毒症状。结合病史、其他部位结核及病理检查可明确。

第6题:

试述腰椎结个的诊断要点及腰椎结核与腰椎肿瘤的鉴别诊断要点。


正确答案:诊断要点:
(1)多数有与结核病人接触史或过去有肺结核钙化灶;
(2)有低热、盗汗、精神食欲差、血沉差;
(3)腰痛有固定的压痛部位,重者腰棘突后凸;
(4)弯腰活动受限,拾物实验阳性;
(5)两髂窝可触及包块;
(6)X线显示:椎体破坏椎间隙变窄,且有椎旁脓肿。
鉴别诊断要点:
1、腰椎结核:
(1)病史长;
(2)下地腰痛重,卧床痛轻;
(3)有两髂窝包块;
(4)X线片的特点:腰椎体破坏有死骨,椎间隙变窄,有椎旁脓肿;
(5)硷性磷酸梅正常。
2、腰椎体肿瘤:
(1)病史短发展快;
(2)持续性疼,夜间重;
(3)无两髂窝包块;
(4)X线片的特点:腰椎椎体破坏,椎间隙不变窄,无椎旁脓肿;
(5)碱性磷酸酶增高。

第7题:

简述结节性痒疹的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和治疗。


正确答案:诊断要点:①好发于四肢伸侧、手足背,尤以小腿伸侧显著,有昆虫叮咬史。②皮损为散在豌豆大小半球状坚实结节,表面粗糙,角化增厚,呈红褐色,瘙痒剧烈。
鉴别诊断:①寻常疣:表面角质增厚,色灰白或淡黄,呈乳头样,无自觉症状,好发于儿童及青年。②丘疹性荨麻疹:好发于儿童,纺锤状风团样丘疹,顶端有小水疱形成,病程短。
治疗:①防止虫咬,寻找可能的病因,予以对症处理。②口服抗组胺药、镇静安定剂。③糖皮质激素霜剂及维A酸制剂封包,石炭酸或50%三氯醋酸溶液外涂结节处。液氮或二氧化碳冷冻治疗,电凝疗法,浅部X线照射,放射性核素32磷、90锶敷贴,激光治疗及不同浓度糖皮质激素皮损内注射等均有较好疗效。

第8题: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理、声像图表现及腺肌病的鉴别诊断要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组织,生长在宫腔以外部位所引起的一种病变,异位的子宫内膜组织结构与在宫腔内的内膜相同。它可分内在性及外在性异位,外在性是指内膜异位在子宫以外的部位,如卵巢、输卵管、直肠、膀胱、腹膜等处。在病变区形成囊状包块,随月经周期反复出血,囊腔内血液越积越多,压力越来越大,内腔逐渐增大,可达5cm以上。因囊腔内为陈旧性血,似巧克力,故也称巧克力囊肿。
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子宫内膜由基底层向肌层生长,局限于子宫肌层,在子宫肌层散在分布,引起肌纤维组织的反应性增生,使子宫增大,又称为子宫肌腺病。还有的病灶集中在局部,形成瘤样。有的病灶可见散在多数含液性囊腔,腺肌病发病率较高,亦可同时合并外在性内膜异位。
声像图表现主要为:
(1)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可发生在盆腔任何部位,多见于卵巢、子宫直肠窝及骶韧带、直肠,还可在膀胱、切口
疤痕等处。囊肿大小与发生时间长短有关,大者可达7—8cm。囊壁较厚,其内透声差,可见细点状回声均匀分布,张力较大囊肿壁薄,透声较好、有的呈分隔状无回声区。内膜异位在子宫外脏器形成囊状包块内,还可呈分层状,上边为透声好的无回声区,下边为透声差的密集点状低回声区(为粘稠血液)。
(2)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子宫肌腺病):子宫增大变形,常呈球形增大,被膜光滑,内膜线向前移位。肌层组织回声粗糙,严重者其内可见散在的低回声及无回声区,无明显包膜。无回声区为小的囊状积血所致,随月经周期而变化。彩色多普勒周边无血流信号。如有腺肌瘤,则瘤体无包膜,回声较子宫肌瘤强。患者有痛经症状。
子宫腺肌病应与以下疾病鉴别:
(1)子宫肌瘤:多发性子宫肌瘤。子宫呈球形增大,也可正常大小,肌间可见多数散在低回声、高回声结节,有明显包膜。CDFI常能显示伸入内部的血流信号。而腺肌病则无完整包膜,CDFI可显示周边血流信号。两种疾病临床表现均有痛经症状,单靠声像图有时难以鉴别。
(2)巧克力囊肿需与粘液性囊肿、浆液性囊肿、畸胎瘤、异位妊娠包块、炎性包块、脓肿相鉴别。结合病史、声象图表现,有助于鉴别。
(3)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声像图表现为子宫体增大,肌间回声均匀,肌间回声较正常低。子宫内膜明显增厚,常伴有一侧或双侧卵巢内增大的囊泡。子宫内膜增厚可达2—2.5cm。边界清楚,边缘规整,呈梭型或瘤样高回声团。高回声团块内可见散在小的无回声区,为扩张的腺体。

第9题:

急性阑尾炎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


正确答案:(1)诊断:转移性右下腹痛,右下腹麦氏点固定压痛。
(2)鉴别诊断:
①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②右侧输尿管结石
③妇产科急腹症
④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⑤其它。

第10题:

试述周围型肺癌CT诊断要点及病理基础,应与哪些疾病鉴别?


正确答案:试述周围型肺癌CT诊断要点及病理基础,应与哪些疾病鉴别?
定义:周围型肺癌是指发生于段以下气管、细支气管的肺癌,CT平扫加增强呈结节状软组织病灶。
CT诊断要点及病理基础:
1、肿瘤内部的CT特征:
1)小泡征或小管征:瘤内不规则的小点状或小条状低密度影,直径小于5mm,病理上是肿瘤包埋含气肺泡或小支气管的投影,或者癌组织缺血性的灶性坏死所致。
2)偏心性厚壁空洞及内壁结节,本征为体积较大的肺癌发生坏死液化后与支管相通排出,留下无液平空洞,空洞多在远心侧,洞内壁见瘤结节向腔内突出。
2、肿瘤边缘征象:
1)分叶征:肿瘤多方向生长不均速或邻近支气管、血管阻挡了肿瘤的生长,使其边缘形成凹凸不平的分叶状改变,称分叶症。
2)短毛刺征:肿瘤沿周围肺组织浸润性生长,并导致反应性间质增生。
3)胸膜凹陷症:靠近胸膜下癌肿,由于肿瘤纤维组织收缩、牵拉,使邻近胸膜出现三角形凹陷。
3、常规增强扫描:显著完全强化,由于瘤内血供丰富及造影剂充满,若癌内弹性纤维分布不均,也可出现斑片状不均匀强化。
4、动态增强扫描:肺癌由支气管动脉供血:呈缓升缓降强化,增强4’达峰值,CT值升高30—60HU,10分钟后可降至20。
一般螺旋CT有利于发现更小的病灶,高分辨CT使弧立结节观察达肺小叶水平。
1)支气管征:支气管直达结节或结节内含气支气管。
2)集束征:结节周围支气管、动脉、静脉向结节集中。
3)病理血管:以肺窗现象,可见结节周围增粗,迂曲血管。
4)少见征象:多数病灶可见点状钙化;磨砂玻璃征;炎性肺癌;蜂窝样改变。
鉴别诊断:
肺结核球;肺炎性假瘤(急性期边缘强化);肺良性肿瘤鉴别。
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从肿瘤内部CT征象来鉴别;肿瘤的边缘征象;常规增强:肺癌显著强化;动态增强:出现缓升缓降征象。
如果注入造影剂后5分钟CT值升高小于20HU,则良性结节可能性大(如陈旧性肉芽肿、结核球、错构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