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管理发展特点

题目

简述管理发展特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特点。


答案:
解析:
(1)传统人事管理由萌芽到成长迅速发展的阶段。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到50年代后期,是西方传统人事管理由萌芽到成长迅速发展的时期。
(2)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替代传统人事管理的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到70年代,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逐步替代传统人事管理的转换期。
(3)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由初阶向高阶发展的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和理论,无论是在欧洲、美洲,还是在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第2题:

简述人的发展特点。


答案:
解析:
(1)人的未成熟性与未完成性。 相对于其他动物,人是孱弱的,生下来几乎没有多少生存能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人是一种未完成的动物。对于儿童来说,他们不仅处于未完成状态,而且处于未成熟状态。儿童发展的未完成性、未成熟性,蕴涵着人发展的一种可能性,一种潜在的生命活力和发展可能性。 (2)人的可塑性与能动性。 人的未完成性、未成熟性决定了人的可塑性与发展的能动性。人在发展过程中会表现出人所特有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具体表现在人的能动、自主、自觉、自决和自我塑造等方面,能动性正是人与其他生物发展的 根本区别。

第3题:

教师资格考试:简述中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

简述中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


答:(1)初中生情感发展的特点:①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产生了与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相关的情感;②自相矛盾的情感;③少年的热情与冲动;④选择性友谊的建立;⑤情感的社会性更加明朗。

(2)高中生的情感发展特点:①个性化的情感;②浪漫主义的热情。

 

第4题:

简述管理的内涵,以及管理科学发展阶段和特点。


正确答案:管理是人们有目的、有意识的实践活动,是管理者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为了实现预定目标,对各种资源和实践环节进行规划安排,优化控制活动的总称。在特定的环境下,管理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它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各种资源,并通过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激励和控制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与自己共同实现即定目标的活动过程。在以上六项职能中,创新活动是现代管理的动力基础。
管理科学大致可分三个阶段:古典管理理论阶段、现代管理理论阶段和当代管理理论阶段。就
管理科学的特点,又可以分为六种主要学派:
1.科学管理和组织管理学派
2.行为管理理论学派
3.数学管理理论学派
4.计算机管理理论学派
5.系统管理理论学派
6.管理信息系统理论学派
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出现了信息革命,信息被视为用于管理的重要的无形资源。同一时期又产生了控制论,于是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在管理中有机结合,产生了管理信息系统学科,它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管理科学的发展,如决策支持系统的出现,把数据库处理与经济管理数学模型的优化计算结合起来,使管理信息系统不再是为管理者提供的预定报告,而是在人和计算机交换的过程中帮助决策者探索可能的方案,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所需的信息。决策支持系统与人工智能、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结合形成了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和群体决策支持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在组织中可能是一个独立的系统,也可能作为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高层子系统。决策支持系统是以管理信息系统管理的信息为出发点,因此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
从认识论的角度说,后一种学派的产生,一般不是对前一种学派的否定,相反是对前一学派的弱点加以改进,使前者的愿望更能得以实现。

第5题:

简述新中国标准化管理发展的三个阶段的划分及其特点。


正确答案: 1949~1988年为第一阶段,其特点为“政府主导,计划控制,强制实行”。
1988~2001年为第二阶段,其特点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进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
2001年11月进入第三阶段,其特点为“标准化工作作为一项经济、贸易和全社会服务的社会公益事业,不再是一项政府行政行为”。

第6题:

简述青少年情绪发展的特点。


答案:
解析:
(1)爆发性和冲动性。 (2)不稳定性和两极性。
(3)外露性和内隐性。
(4)心境化和持久性。

第7题:

简述人的身心发展特点。


答案:
解析:
(1)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性主要表现为顺序性、阶段性、差异性、不平衡性和整体性。①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不仅整个身心发展表现出一定的顺序性,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也是如此。例如,人的认知的发展总是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②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前后相邻的阶段是有规律的更替着,在前一阶段内准备好向后一阶段的过渡,每一发展阶段需要一定的时间。每个阶段,心理的发展表现出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③人的身心发展具有差异性。由于受遗传、环境及教育等不同因素的影响,即使在同一年龄阶段,不同个体之间的身心发展也存在着个别差异性,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同个体身心发展的速度不同;二是不同个体身心发展的质量也可能不同。比如有的早慧,有的大器晚成。④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身心的发展不是同步进行的,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其身心发展是不均衡的;另一方面,在同一时期,青少年身心不同方面的发展也是不均衡的。有的方面(如感知觉)在较低的年龄阶段就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有的方面如思维、情感要在较高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水平。⑤人的身心发展具有整体性。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整体的人,他们既具有生物性和社会性,也具有个体的独特性。不从整体上把握教育对象的特征,就无法教育人。人的发展的整体性要求教育要把学生看作复杂的整体,促进学生在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和谐地发展,把学生培养成为完整和完善的人。(2)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对教育教学的意义。①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要求我们的教育必须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由浅人深,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的阶段,遵循量力性原则,循序渐进地促进青少年的发展,不能“揠苗助长”“陵节而施”,否则,欲速则不达。②依据人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内容和方法上应有所不同。③人的身心发展具有差异性这一特点要求教育必须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受教育者在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发展特征,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④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与不平衡性是由生物个体的成熟规律造成的。成熟是个人发展的重要因素,它与学习的关系是很大的。个体在某一方面的某种成熟程度,表明了它在客观上具备了在该方面接受教育和进行学习的可能性。关键期是就成熟与教育的关系而言的,抓住关键期,就能使教育在学生发展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研究不同时期个体的成熟状况及其特征,了解成熟期,抓住关键期,不失时机地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积极促进青少年身心迅速健康地发展。

第8题:

求助教师资格考试简述题:简述发展适宜性课程的特点。

.简述发展适宜性课程的特点。


发展 适 宜 性课程应该是综合性的;
发展 适 宜 性课程建立在教师对儿童充分观察和了解的基础上;
发 展适 宜 性课程是一个互动学习的过程;
发展 适 宜 性课程应该是具体的、真实的,与儿童日常生活关联的。

第9题:

简述管理学的发展有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 从管理学三个阶段理论的描述来看,管理学的发展具有如下特点:
(1)管理学的发展是从对管理中经济人、机械人的设定到对管理中社会人的设定的过程。正是对于管理过程中人性看法的这种变化,使得管理学逐步趋向全面、完整和准确。同时。引起了管理方法和技术的重要变革。
(2)管理学的发展是从管理过程的单个因素、单个过程、单个侧面的研究到全面系统研究的过程。从别人的行为的研究扩展到对组织、制度和规范的研究,从对正式组织的研究扩展到对非正式组织的研究,从对管理的物资因素的研究扩展到对管理的文化的研究,从对单个因素的研究扩展带对系统的研究,表明了管理学研究呈现综合性和系统规范性的特点。
(3)管理学的发展是从以定性分析为主到定性与定量分析结合的过程。早期的管理学主要是管理经验的总结和归纳,以定性分析为特征。现代管埋学借助数学、计算机和运筹学等自然科学方法,形成了管理分析的模型和方法。管理实践的经验表明,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各有长处,也各有缺陷,因此,管理学的发展呈现了两种方法的结合,各显其长的特点。
(4)管理学的发展是从学派分化到兼容并包,相互借鉴,吸收融合的过程。在管理学的发展中,学派的不断产生和分化,使得管理学呈现生机勃勃的发展势头。现代管理学则呈现学派不断分化和不断融合两种趋势并存的状况,这种状况必然使得管理学的研究更加深入和完善。

第10题:

简述5~6岁幼儿的发展特点及家教特点。


正确答案: 5~6岁幼儿发展特点:
(1)语言能力发展上,该阶段幼儿基本会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或是和他人用语言交谈交往。
(2)抽象思维的发展上,该阶段的幼儿思维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但明显地出现了抽象思维的萌芽,能进行更加概括的思维和逻辑抽象的思维活动了。
(3)个性初步形成,该阶段幼儿对事物开始有了比较稳定的态度,能建立起社会规则与自己行为的联系,自己行为与他人反映的关系,自我意识发展倾向和性格特征、能力表现也更为明显。
5~6岁幼儿的家教要点:
(1)组织指导儿童开展各种游戏活动;
(2)提供条件让儿童我参与各种活动;
(3)培养儿童求知探索精神;
(4)培养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
(5)创造和谐健康的家庭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