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10岁,以脊柱侧弯脊髓栓系综合征收入院,入院后已完善

题目

患者,女性,10岁,以脊柱侧弯脊髓栓系综合征收入院,入院后已完善术前检查拟于明日行手术治疗。以下对于术前护理描述正确的是()

  • A、患儿年龄较小,理解能力差,因此术前不需要进行心理护理
  • B、术后为防止出血应指导患儿仰卧位练习
  • C、术前要训练患儿适应床上排便,教会家长正确使用便器
  • D、对尿失禁者应长期留置尿管
  • E、术前无需对神经功能进行评估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哪项不符合小儿脊髓裂的临床表现

A.可出现脊髓栓系综合征相似表现

B.随年龄增长,症状减轻或消失

C.色素沉着、多毛、血管瘤、皮肤凹陷、脂肪瘤、皮窦

D.单侧或双侧肌无力、肌萎缩、马蹄内翻足

E.脊柱侧弯,二便失禁


正确答案:B

第2题:

患儿男,6岁。时常自述腰骶部区域疼痛不适,又指不出疼痛部位或不适,有时疼痛向下肢放射,近1年来发现右下肢无力,身体不能挺直就诊。查体:背侧皮肤由色素沉着,多毛,可见皮肤凹陷。颈胸段脊柱侧弯,双下肢肌萎缩伴肌张力升高,腱反射亢进。脊柱X线平片显示颈胸段脊柱侧凸、椎管扩张、椎弓根间距增宽。临床诊断首先要考虑

A、先天性皮毛窦

B、脊髓裂

C、脊髓栓系综合征

D、脊髓脊膜膨出

E、脊髓空洞症


参考答案:B

第3题:

有关小儿脊髓裂的临床表现,不会出现的是

A、可出现脊髓栓系综合征相似表现

B、随年龄增长,症状减轻或消失

C、色素沉着、多毛、血管瘤、皮肤凹陷、脂肪瘤、皮窦

D、单侧或双侧肌无力、肌萎缩、马蹄内翻足

E、脊柱侧弯,二便失禁


参考答案:B

第4题:

患者,男,12岁。以脊髓栓系综合证收入院,入院后评估患者,患者痉挛步态、尿频、尿急、压力性尿失禁及便秘。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7天后出院,下列出院宣教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对大小便失禁改善不明显者,指导患儿坚持膀胱功能训练和治疗
  • B、出院后即可进行剧烈运动
  • C、加强患儿下肢的功能锻炼,增强肌力
  • D、建立随访卡,以便随时进行指导
  • E、术后1个月、3个月、0、5年、1年复诊

正确答案:B

第5题:

患者,女,12岁,身高140cm,体重32kg,因"脊柱侧弯"入院。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拟行"脊柱侧弯截骨矫形檀骨融合内固定术"。既往有头孢类过敏史。

脑脊液细菌培养结果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宜选用的药物是( )
A.克林霉素
B.万古霉素
C.替考拉宁
D.左氧氟沙星
E.苯唑西林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应选择头孢类如头孢一代,患者有头孢类过敏史,可选择克林霉素,给药时机为术前0.5~2小时。使用克林霉素应注意给药剂量,浓度及不良反应,万古霉素对甲氧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有效。故答案选DCEEB。

第6题:

患儿男,6岁。时常自述腰骶部区域疼痛不适,又指不出疼痛部位或木适,有时疼痛向下肢放射,近1年来发现右下肢无力,身体不能挺直就诊。查体:背侧皮肤由色素沉着,多毛,可见皮肤凹陷。颈胸段脊柱侧弯,双下肢肌萎缩伴肌张力升高,腱反射亢进。脊柱X线平片显示颈胸段脊柱侧凸、椎管扩张、椎弓根间距增宽。临床诊断首先要考虑

A.先天性皮毛窦

B.脊髓裂

C.脊髓栓系综合征

D.脊髓脊膜膨出

E.脊髓空洞症


正确答案:B

第7题:

患者,女,12岁,身高140cm,体重32kg,因"脊柱侧弯"入院。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拟行"脊柱侧弯截骨矫形檀骨融合内固定术"。既往有头孢类过敏史。

该患者宜选用哪种抗菌药物预防切口感染( )
A.依替米星
B.阿奇霉素
C.左氧氟沙星
D.克林霉素
E.美洛西林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应选择头孢类如头孢一代,患者有头孢类过敏史,可选择克林霉素,给药时机为术前0.5~2小时。使用克林霉素应注意给药剂量,浓度及不良反应,万古霉素对甲氧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有效。故答案选DCEEB。

第8题:

根据下面内容,回答题:

患者,女,12岁,身高l40Cm,体重32k9,因“脊柱侧弯”人院。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拟行“脊柱侧弯截骨矫形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既往有头孢类过敏史。

该患者宜选择哪种抗菌药物预防切口感染 查看材料

A.依替米星

B.阿奇霉素

C.左氧氟沙星

D.克林霉素

E.美洛西林


正确答案:D

第9题:

患者,女,12岁,身高140cm,体重32kg,因"脊柱侧弯"入院。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拟行"脊柱侧弯截骨矫形檀骨融合内固定术"。既往有头孢类过敏史。

预防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机是( )
A.术前3天
B.术前24小时
C.术前0.5~2小时
D.切皮时
E.手术结束回到病房后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应选择头孢类如头孢一代,患者有头孢类过敏史,可选择克林霉素,给药时机为术前0.5~2小时。使用克林霉素应注意给药剂量,浓度及不良反应,万古霉素对甲氧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有效。故答案选DCEEB。

第10题:

患者,男,12岁,身高138cm,体重34kg,因“脊柱侧弯”入院。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拟行“脊柱侧弯截骨矫形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既往有头孢类过敏史。患者术后第7天出现发热、头痛、恶心、呕吐,呈喷射状,呕吐物为胃内容物,考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选用抗菌药物时需考虑的因素不包括()

  • A、骨科术后常见的致病菌
  • B、哪些药物对该致病菌敏感
  • C、抗菌药物透过血脑屏障的能力
  • D、是否适用于未成年患者
  • E、药物是否经肾脏排泄

正确答案:E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