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段时间,打开电视机的家庭数与拥有电视机家庭总数之比是()A、总收视率B、平均收视率C、瞬时收视率D、开机率

题目

在某段时间,打开电视机的家庭数与拥有电视机家庭总数之比是()

  • A、总收视率
  • B、平均收视率
  • C、瞬时收视率
  • D、开机率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收视率。下列哪项与本文不符?

A.收视率在我国是一个全新的行业指标

B.收视率只是一个可供行业参考的数据

C.收视率调查的经验还有待进一步摸索和积累

D.对收视率的态度和使用比收视率调查更重要


正确答案:D
与D项相关的原文内容是第二段的第一句话,“另一方面,在获得了准确可信的收视率后.更为重要的恐怕是如何看待和使用收视率。”此旬的意思是,将收朔率准确可信这一前提排除后,剩下更重要的问题是如何看待和使用收视率,而D项却错误地将“对收视率的态度和使用”与“收视率调查”进行对比,与原文不符。

第2题:

既然收视率是衡量观众满意度的重要指标,那收视率和观众满意率能划等号吗?显然不能。观众选择这档节目、这个频道,决不能说,他们就对这档节目、这个频道满意了。很多节目为了博得关注,不惜搞怪、出奇,甚至追求低级趣味、以假充真、搅乱视听,这样的节目即使有很高的收视率,当其内幕暴露后,也无不遭到观众的谴责。所以,收视率并不等于满意率,只用收视率来评价一个媒体的好坏,不仅片面,而且危险。
本段文字的主旨是()。

A.收视率并不代表观众满意率
B.收视率的好坏代表着媒体的好坏
C.收视率高的节目观众满意率也较高
D.用收视率来评价媒体的好坏是片面和危险的

答案:D
解析:
本题的主旨在文段最后一句,“收视率并不等于满意率,只用收视率来评价一个媒体的好坏,不仅片面,而且危险”。A项是为了说明主旨而阐述的客观现象。B、C项本身表述有误,故D项正确。本题选D。

第3题:

收视率代表的总体人口有以下的界定范围( )。

A目标区域:全国、省、市、县或某一特定区域

B电视家庭人口:没有电视机家庭、集体人口及流动人口被排除在调查总体之外

C年龄下限:在我国界定为4岁

D城乡划分:代表农村人口还是城市人口


正确答案:ABC

第4题:

瞬时收视率
某个时间点上,瞬间收看某节目的人数与观众总数之比。

第5题:

在某段时间实际收看电视各频道人数之和与有接收条件的人数之比,叫()。

A开机率

B平均收视率

C总收视率

D相对收视率


C

第6题:

调查200个家庭中拥有的电视机的台数如下:

平均每个家庭拥有的电视机台数为________。

A.1.605

B.1.504

C.1.902

D.1.656


正确答案:A
解析:x=(0×3+1×100+2×70+3×27)/200=321/100=1.605。

第7题:

总收视率
在某段时间实际收看各频道人数之和与有接收条件的人数之比。

第8题:

电视台调查某一节目的收视率,找了一些该节目的热心观众作为调查对象,用这样的方式得到的收视率准确吗?与实际收视率相比结果会怎样?


不准确。因为这种抽样调查的方式不具有代表性和广泛性,与实际收视率相比结果不准确,会出现很大的偏差。

第9题:

开机率是指()

A拥有电视机家庭人数与该国所有总人数之比

B在某段时间,打开电视机家庭数与拥有电视机家庭总数之比

C打开电视机人数与未打开电视机人数之比

D未打开电视机的家庭数与拥有电视机的家庭总数之比


B

第10题:

总收视点又称为()

A到达率

B频次

C毛评点

D收视率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