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黄遵宪诗歌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题目

简述黄遵宪诗歌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龚自珍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正确答案: 龚自珍又名易简、巩祚、字璱人,号定庵,浙江仁和(今杭州)人。龚自珍是中国近代一位开风气的启蒙思想家,在学术上与魏源齐名,人称“聋魏”。他也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首开风气的爱国诗人。著作编为《龚自珍全集》。
龚自珍诗歌的思想内容主要有:
其一,揭露现实,抨击“衰世”。他以敏锐的思想、犀利的诗风,揭露当时内忧外患、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指出当时的社会已处于“衰世”之中,并对危机四伏的现实政治予以有力的抨击批判。《行路易》、《杂诗,已卯自春组夏在京师作,得十有四首》之十二(楼阁参差未上灯),《咏史》(金粉东南十五州)等都是代表作品。
其二,反对侵略,要求救国。他对国家局势极为关心,对西北边疆、东南沿海的危机更加关注,对掠夺中国财富、残害国人身心健康的鸦片和鸦片贸易极为愤恨,主张以武力对抗外国侵略。《已亥杂诗》之八十五(津梁条约遍南东)、之八十七(故人横海拜将军)可为代表。
其三,反对思想专制,呼唤个性解放。他以非凡的思想勇气,对长期以来的封建专制、尤其是清廷实行的严酷的思想钳制予以批判,主张拯救人才、解放个性。他的这种个性解放思想带有近代民主主义的启蒙品格,影响深远。《能令公少年行》、《已亥杂诗》之一百二十五(九州生气恃风霜)都是代表作品。
龚自珍的诗歌还以突出的艺术成就在近代诗歌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其艺术特点表现在:首先,构思神奇,想象丰富。龚自珍特别推崇庄子、屈原和李白,诗歌也较多地受到他们的启发,不少诗歌写得奇警瑰丽,形象飞动,富于浪漫气息。如《能令公少年行》、《西郊落花歌》。其次,借物寄情,深邃储蓄。他往往借外物的自然特征、兴衰变化,寄寓自己的情思,他笔下的物多有寓意,甚至有个性化的物,赋予物以强烈的主观色彩。比如他诗中一再出现的“风雷”、“落花”、“箫剑”等意象就是突出代表。第三,形式多样,风格多样。他写得较多的是五七言古体诗、七言近体诗,七言绝句为大宗,《已亥杂诗》315首全部为七绝。他还有意识地追求创作风格的多样化,他的古体诗,五言凝炼,七方奔放,近体诗,七律含蓄稳当,绝句通脱自然。他将豪壮之美与柔婉之美结合起来。第四,语言清奇多采,不拘一格。他的诗歌语言,有瑰丽,也有朴实,有古奥,也有平易,有生僻,也有通俗。一般表现为自然清丽,沉着老炼。

第2题:

黄遵宪诗歌的特征是什么?


正确答案: 黄遵宪诗歌在思想上表现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批判封建主义描绘海外山川风物、社会政治、科技文明等,纪录家乡景物;艺术上笔法灵活,写景真切,风格多样,大胆创新,多长篇巨制。

第3题:

简述黄遵宪诗歌对“诗界革命”的贡献。 


正确答案: (1)在鸦片战争时期龚自珍及诗风新变与清末诗界革命正式发动之前,黄遵宪居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是近代诗歌革新的先行者。
(2)他提出诗应表现“古人未有之物,未辟之境”,其实验性的写作实绩,得到梁启超的高度评价:“近世诗人能熔铸新理想入旧风格者,当推黄公度”,黄遵宪因此成为“诗界革命”的代表作家。
(3)他写海外新事物的诗歌,记录了近代中国人走向海外世界后的新感受和新经验。最具有“新派”特色。
(4)黄遵宪五古之“议论纵横”和歌行之“铺比翻腾”得到好评,而且“以单行之神运排偶之体”,“用古文家伸缩离合之法以入诗”。在咸同时期一派拟古诗风中,拓新了诗的境界。

第4题:

简述《采莲曲》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正确答案: (思想内容)体现了诗人对诗、对人生的全面追求,对平和宁静生活的向往。(艺术特色)舒缓悠扬,古典和谐的音乐美;自由灵活、不拘一格的形式美;自由灵活、不拘一格的形式美。

第5题:

黄遵宪诗歌的特征是什么?试举具体作品为例证进行分析。


正确答案: 黄遵宪诗歌在思想上表现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批判封建主义,描绘海外山川风物、社会政治、科技文明等,纪录家乡景物;艺术上笔法灵活,写景真切,风格多样,大胆创新,多长篇巨制。

第6题:

简述柳亚子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正确答案: 柳亚子原名慰高,字安如,后改名弃疾,字亚子。江苏吴江人。南社发起人之一。他是一位跨三个时代的诗人,坚持革命,不断前进,是他一生的追求。诗词编为《磨剑室诗词集》,散文编为《磨剑室文录》。
柳亚子一生诗歌创作数量众多,五四运动以前的诗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政治抒情诗。柳亚子是一个以诗歌为武器的人。他的诗,紧密结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激情,批判封建制度的腐朽没落,揭露人权蹂躏、民气不扬的可悲现实。
二、怀友悼亡诗。在广泛的革命交游中,柳亚子写下了大量的怀人诗和赠友诗,表现了对革命胜利的信心和对光明未来的期待。另一些诗或痛心于革命派屡次武装起义的失败,或哀悼死难烈士,反映了现实的残酷和诗人对革命同志的深情。
三、反清讨袁诗。柳亚子从年轻时代起就有明确的反清思想,诗歌中往往将咏史和对现实的讽谕结合在一起,通过抒写南宋、明末清初的史事、人物,寄寓诗人对满清统治的批判。辛亥革命后,他的诗转为对这次革命不彻底性的批判。袁世凯演出复辟帝制的丑剧,柳亚子予以痛斥,讨伐这种倒行逆施的行为。
柳亚子诗歌的艺术特点:
第一,激昂慷慨之气与沉郁苍凉之风相结合,形成一种悲壮美。他的诗受宋代陆游、明代陈子龙、夏完淳影响较大,也颇受龚自珍的启发。
第二,语言、风格多样,富于变化,大多清新典丽,也有时含蓄蕴藉。第三,所作多旧体诗,尤其长于七律和绝句。南社另一位发起者高旭曾有诗赞柳亚子说:“翩翩亚子第一流,七律直与三唐俦”。

第7题:

黄遵宪诗歌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正确答案: (1)诗歌的主要内容有:
第一,表现帝国主义列强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再现中国人民的返帝斗争,歌颂奋起反抗、效死卫国的爱国将士,讽刺批判贪生怕死、苟且偷安的投降派。如《杂感》和《感怀》。
第二,批判封建制度的某些方面,呼唤开明政治和变革法度,倡言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和科学文化,建立富强开明的近代化国家。
第三,描绘海外山川景物,表现异国风土民情,记载近代外国的社会政治状况、科学技术进展,展现新世界的新气象、新风貌。他的诗产生非常广泛的因史影响。如《日本杂事诗》。
第四,记录与再现家乡客家山川景物、民俗几情,表现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艺术特色主要有:
第一,笔法灵活多变,状物写事生动真切,善于刻画鲜明的形象。召《纪事》记录美国总统改选的拉票场面,人物形象鲜明。
第二,风格灵活多变,意境多种多样。
第三,积极探索,不断努力,大胆创新,以近代新名词,新事物,新知识入诗,创作“新派诗”,为近代诗歌的发展开辟了新壁垒,成为“诗界革命”的一面旗帜,也为中国古典诗歌开创了新境界。如《今别离》内容写电报,技术,科学等,陈三立称为“千年绝作”。
第四,集中多长篇巨制,铺陈尽致,叙事周详,汪洋广博,也经常使用较长的诗句,较少束缚,气势恢宏。如《番客篇》共408句,2040字。
第五,语言浅显,以方言俗谚入诗,真率质朴,明快自然,为近代诗歌的发展作了富启示意义的探索。

第8题:

简述《酒德颂》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正确答案: (思想内容)颂扬酒的德行,所写“唯酒是务”的大人先生,实为作者自己的人生写照,不受时间和空间的束缚,行无踪迹,居无定所,在天地之间随心所欲,睥睨世俗,蔑视立法,沉醉与酒,乐在其中。表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概,高扬人格的力量,抒发了作者不为礼法所拘的洒脱态度,代表了典型的魏晋精神。

第9题:

简述《回答》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正确答案: (思想内容)诗中展现了悲愤至极的冷峻,以坚定的口吻表达了对暴力世界的怀疑。诗篇揭露了黑白混淆、是非颠倒的现实,对矛盾重重、险恶重生的社会发出了愤怒的质疑,并庄严地向世界宣告了“我不相信”的回答。(艺术特色)运用了隐喻、象征、通感等手段,又有直接的抒情和充实哲理的警句,诗作明快、晓畅,又含蕴丰厚,具有极强的震撼力。狼性精神的价值肯定,抒情主人公的英雄主义情怀。标志着“朦胧诗”时代的开始,显示了深沉、冷峻、凝重的艺术风格和较强的现代主义特征。

第10题:

简述黄遵宪《今别离》诗的新派特色。


正确答案:(1)《今别离》四首分别咏轮船、火车、电报、照相与东西半球昼夜相反之事,在当时称得上是别开生面。
(2)诗题仍为传统乐府诗题,诗旨仍为男女相思,而其表达感情的介质却是全新的事物,即梁启超所谓“纯以欧洲意境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