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说明复合肥的表达式及其确切含义。

题目

举例说明复合肥的表达式及其确切含义。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例如,10-8-6表示肥料中有10%的N,8%的P2O5和6%的K2O,也可表示为10/8/6。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复合肥料的养分表达式为“15-15-10”,则表示这种复合肥料含钾(),总养分为()。


参考答案:10% 40%

第2题:

复合肥(配方肥)的表达式12-7-3的含义是肥料中含有N:12%;P:7%;K:3%。


正确答案:错误

第3题:

逻辑覆盖中几种主要覆盖的含义?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逻辑覆盖是一种使用最广泛的结构测试方法。逻辑覆盖以程序内部的逻辑结构为基础设计测试用例,要求对被测程序的逻辑结构有清楚的了解,甚至要能掌握源程序的所有细节。
由于覆盖测试的目标不同,逻辑覆盖可分为: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判定/条件覆盖及路径覆盖。

第4题:

某种复合肥的养分含量为15、20、10,则该复合肥是()。

  • A、高浓度复合肥
  • B、低浓度复合肥
  • C、NPK复合肥,N、P、K的含量分别是15%、20%、10%
  • D、化成复合肥

正确答案:C

第5题:

简述网络营销的确切定义及其包括的含义。


正确答案: 网络营销是指企业利用计算机网络、电脑通信和数字化交互式媒体等手段,进行的各种营销活动。
包含以下5方面的含义:
(1)有特定的产品或服务;
(2)有完整的业务流程;
(3)有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
(4)实现交易互动;
(5)产生经济效益。

第6题:

举例说明不同情感类别的含义。


答案:
解析:
(1)道德感道德感是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在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道德属于社会历史范畴,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阶级有着不同的道德评价标准。爱祖国、爱人民是每个公民的基本道德准则。如果一个人的言行符合这一标准,就会产生幸福感、自豪感和自慰感;否则,就会感到不安、自责、内疚等。同样,当别人的言行符合这些标准时,人们会对他产生爱慕、崇敬、尊重、钦佩等情感,而对那些违背这一标准的思想和行为,人们就会产生厌恶、反感、鄙视、憎恨等体验。上述这些体验都是道德感。(2)理智感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过程中,在认识和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例如,人们在探索未知的事件时所表现的求知欲望、认识兴趣和好奇心,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出现的迟疑、惊讶、焦躁以及问题解决后的喜悦、快慰,在评价事物时坚持自己见解的热情,为真理献身时感到的幸福与自豪,由于违背和歪曲了事实真相而感到羞愧等,都属于理智感。(3)美感美感是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人的审美标准既反映事物的客观属性,又受个人的思想观点和价值观念的影响。因此,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不同民族、不同阶级的人对事物美的评价既有共同的方面,也有不同的地方。例如,人们普遍认为仙鹤的形象和颜色是美的,而鳄鱼的形象是丑的,但由于个人的经验不同,可能对它们做出不同的审美评价。美感作为情感的一种形式,也是由客观情境引起的。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自然景象和人类创造物的特征。前者如昆明的石林,后者如北京的故宫。自然现象和人类创造物的这些美的特征,能引起人们愉快的、肯定的情感体验。另一方面,人类社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特征,也能引起美的体验。例如,善良、纯朴、诚实、坚强、公正坦率的品质和行为都是美的。 情感是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主观体验,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之一。人类高级的社会性情感主要有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第7题: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及其含义是什么?举例说明它们在ISO9001标准中的体现?


正确答案: (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组织依存于顾客。因此,组织应当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
(2)、领导作用:领导者确立组织统一的宗旨及方向。他们应当创造并保持使员工能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
(3)、全员参与:各级人员都是组织之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带来收益。
(4)、过程方法:将活动和相关的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
(5)、管理的系统方法: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有助于组织提高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
(6)、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总体业绩应当是组织的一个永恒目标
(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有效决策是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的基础上。
(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组织与供方是相互依存的,互利的关系可增强双方创造价值的能力。

第8题:

使用()形式时可以返回算术表达式的确切值

A.test表达式

B.let算术表达式

C.((算术表达式))

D.$((算术表达式))


正确答案:D

第9题:

举例说明同化顺应的含义。


正确答案: 下面就是一则关于同化的故事:
例如一个人没有看见过“麋鹿”(又名“四不象”),但他看见过鹿、驼、牛、驴,另一个人告诉他,这个麋鹿呀,它的角似鹿非鹿,颈似驼非驼,蹄似牛非牛,尾似驴非驴。学生根据已有的动物形象和你的描述在头脑中形成麋鹿的“图式”这一认知过程就为同化。
鱼牛的故事。鱼听青蛙描述牛的形态(刺激),言语信息输入(刺激)到鱼的认知结构(鱼的形态)中,鱼将原来的结构(鱼的形态)根据言语信息(刺激)做些调整改变,得到新的认知结构(鱼牛)。这些过程就是同化过程。
顺化举例:
例如一个人看电视,广告中说“平平安安碎石,高高兴兴回家”,该人试图将刺激同化到原有的认知结构当中,但找不到同化的立足点,原有认知无法同新信息产生重组和改造,因此同化过程失败,也就是不理解。过两天他得了“胆结石”去医院,医生用超生波给他碎石,当他再次得到信息刺激立刻对新知识恍然大悟。或者但听第一句广告词,他不明白,接下来画面出现医院碎石机,受到新的信息刺激给人立即调整认知结构的立足点去顺应外部的刺激,达到理解的过程。这就是顺应过程,或者有人在旁边提醒一下,碎石就是医院碎结石。对这句广告词就完全理解。
电视里猜猜秀节目,描述着一次一次信息刺使猜者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
就本质而言,同化主要是指个体对环境的作用;顺化主要是指环境对个体的作用。同化是认知结构数量的扩充(图式扩充),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性质的改变(图式改变)。认知个体(儿童)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当儿童能用现有图式去同化新信息时,他是处于一种平衡的认知状态;而当现有图式不能同化新信息时,平衡即被破坏,而修改或创造新图式(即顺应)的过程就是寻找新的平衡的过程。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这就是皮亚杰关于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

第10题:

使用()形式时可以返回算术表达式的确切值。

  • A、test表达式
  • B、let算术表达式
  • C、((算术表达式))
  • D、$((算术表达式))

正确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