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除涝排水沟的间距与断面

题目

田间除涝排水沟的间距与断面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目前田间排涝排水沟间距与断面的确定还没有完善的理论方法,多数按经验确定。我国北方地区农沟间距一般为150~400m,毛光线间距为30~50m。南方农沟(小沟)间距一般为100~200m。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结合除涝的田间排水沟,当农沟深度1.5m-2m时,间距一般为()

A.50-150m

B.100-200m

C.150-250m

D.200-300m


正确答案:B

第2题:

田间排水沟的间距,一般是指()固定排水沟的间距。


正确答案:末级

第3题:

改良盐碱地采用明沟排水时,对末级排水沟规格的要求有()

A.排水沟容积

B.排水沟的深度

C.排水沟间距

D.排水沟断面


正确答案:BCD

第4题:

论述田间降雨积水形成过程与排水沟间距的关系。


正确答案: 大田内部拦蓄雨水的能力称为大田蓄水能力。大田蓄水一般包括两部分:一部分储存在地下水面以上的土层中;另一部分补充了地下水,并使地下水位有所升高(不超过规定的允许高度,以免影响作物生长)。在降雨量超过大田蓄能力后,就要及时排除,否则就会影响作物生长;在设计排水沟间距时,一般是以作物允许淹水历时作为主要参数之一。但作物淹水历时必须以雨水渗入田间的限度(即大田蓄水能力)加以校核,如果根据大田蓄水能力确定的允许淹水历时小于作物允许淹水历时,则在设计间距时应采用根据大田蓄水能力确定的允许淹水历时为依据。田面降雨径流过程排水沟及其间距对地面积水深度和积水历时的影响田间排水沟如果布置过密,虽然排水效果好,但田块分割过小,机耕不便,占地过多;相反,如排水沟的间距过大,则达不到除涝排水要求,影响作物正常生长。因此排水沟的间距(如不考虑机耕及其他方面的要求)与降雨时的田面水层形成过程以及允许的淹水深度和淹水历时、旱田蓄水能力有密切关系。设计中,在满足作物要求的情况下尽量使间距大一些,以节省土地、工程量、方便农事作业。

第5题:

蓄涝区的运用方式包括( )。

A.先抢排蓄涝区涝水田间涝水,后排田间涝水
B.蓄涝区蓄排水方式,应从经济上是否合理与控制运用是否方便等方面,分析比较后确定
C.涝区调蓄工程要与抽排工程统一调度,配合运用
D.可边蓄边排,或者待蓄涝区蓄水到一定程度后再开机排水

答案:B,C,D
解析:
蓄涝区的运用方式有以下几种:①先抢排田间涝水,后排蓄涝区涝水。②涝区调蓄工程要与抽排工程统一调度,配合运用。可边蓄边排,或者待蓄涝区蓄水到一定程度后再开机排水。③蓄涝区蓄排水方式,应从经济上是否合理与控制运用是否方便等方面,分析比较后确定。④当蓄涝容积兼有灌溉任务时,可根据灌溉要求拟订运用方式,但在汛期应随时通过天气预报了解天气情况,以便在暴雨发生前及时腾空蓄涝容积蓄纳涝水。

第6题:

田间排水规划的主要任务是()

A.确定田间排水沟的深度

B.确定田间排水沟的深度和间距

C.确定田间排涝流量

D.确定田间排涝流量和排渍流量


正确答案:B

第7题:

田间排水沟的间距取决于土壤性质和排水要及排水沟深度有关。()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8题:

田间排水沟的间距取决于土壤性质和排水要求,与排水沟深度无关。()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9题:

简述田间排水沟对地下水的调控作用?


正确答案: 田间排水沟在降雨时可以减少地下水位的上升度数,雨停后又可以加速地下水的排除和地下水的回降,对调控地下水位起重要作用。

第10题:

田间排水沟不同深度和布置间距下排水效果试验的主要观测项目有哪些?


正确答案: 田间排水流量,地下水位动态,土壤盐碱度,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气象因素,排水沟的形态(材料)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