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规测树中,Fg=4,某一株树D1.3=20.4cm,测点至该树间距离为10.2m,问该树计数多少。

题目

角规测树中,Fg=4,某一株树D1.3=20.4cm,测点至该树间距离为10.2m,问该树计数多少。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设某一二叉树先序遍历为abdec,中序遍历为dbeac,则该二叉树后序遍历的顺序是()。

A.abedc

B.abdec

C.debac

D.debca


参考答案:D

第2题:

深度为7的二叉树共有127个结点,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二叉树有一个度为1的结点

B.该二叉树是满二叉树

C.该二叉树是完全二叉树

D.该二叉树有64个叶子结点


正确答案:A

第3题:

如下所示是一棵5阶B树,该B树现在的层数为2。从该B树中删除关键码38后,该B树的第2层的结点数为

A.6

B.7

C.8

D.9


正确答案:A

第4题:

角规测树时,Fg越大,测量误差()


正确答案:越小

第5题:

在长581米的道路两侧植树,假设该路段仅两端有路口,要求在道路路口15米范围内最多植1棵树,并且相邻了两棵树间的距离为4米,问最多能值多少棵树?

A. 137
B. 139
C. 278
D. 280

答案:D
解析:
双边植树问题。由于题目要求两边路口15米范围处最多只能种一棵树,所以先排除这两个15米处的范围,看剩下的路段能种多少树:581-30=551。根据种树公式551/4取整得到137,利用种树公式得到551米的范围可以种138棵树,然后剩下两端各可以种一棵树,所以,一条马路可以种140棵树,两边种树则可以种280棵树。所以选D。
笔记

第6题:

该二叉树对应的树林包括多少棵树?______。

A.1

B.2

C.3

D.4


正确答案:B

第7题:

某二叉树的先序遍历序列为ABCDFGE,中序遍历序列为BAFDGCE。以下关于该二叉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二叉树的高度(层饮数)为4
B.该二叉树中结点D是叶子结点
C.该二叉树是满二叉树(即每层的结点数达到最大值)
D.该二叉树有5个叶子结点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数据结构与算法基础知识。二叉树的先序遍历定义为:访问根结点,先序遍历根的左子树,先序遍历根的右子树。二叉树的中序遍历定义为:中序遍历根的左子树,访问根结点,中序遍历根的右子树。显然,先序遍历序列的第一个结点就是二叉树的根结点,而在中序遍历序列中,根结点的左边为左子树上的结点,右边为右子树上的结点。因此,首先由先序遍历序列确定根结点,然后在中序遍历序列中找到根结点,据此就可以将左子树和右子树的结点区分开。对于左、右子树同样处理,就可以得到对应的二叉树。本题的二叉树为:

第8题:

至(14)题基于以下的5阶B树结构,该B树现在的层数是2。(13)往该B树中插入关键码72后,该B树的第2层的结点数为

A.6

B.7

C.8

D.9


正确答案:C
解析:原来结点为7个,现在在第二层插入72后,结点为8个。

第9题:

设某一二叉树先序遍历为abdec,中序遍历为dbeac,则该二叉树后序遍历的顺序是()。

Aabedc

Babdec

Cdebac

Ddebca


D

第10题:

角规测定()原理是整个角规测树理论体系的基础。


正确答案:林分每公顷胸高总断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