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并为此

题目

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并为此作出了种种努力。蒋介石最终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有什么重大意义?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变的关键;它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扣留了蒋介石。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件。事变发生后,中共中央确定了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方针,其原因是中国共产党)

A.不赞成张学良杨虎城的主张

B.为了团结国民党共同抗日

C.工作重心已向城市转移

D.接受共产国际的指示

答案:B
解析:
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大义出发,为了团结国民党共同抗日采取和平的方式解决西安事变。正确答案为B选项。

第2题:

为什么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答案:
解析:
1936年12月12日,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捕蒋兵谏,逼蒋抗日,发动了“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在共产党的协助下和平解决,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蒋得以释放。揭开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结束,逼蒋抗日的方针实现;促使国内革命战争转化为抗日民族战争,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第3题:

1936年12月初,蒋介石到达西安,逼迫张学良、杨虎城攻打陕甘的红军。12月12日凌晨,张学良、杨虎城在屡次劝谏无效的情况下,发动了西安事变。事变后,张、杨联合发表通电,提出了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开放民众爱国运动等八项抗日主张。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大义出发,确定促成事变和平解决的基本方针,并派周恩来等到西安,参加谈判,迫使蒋介石做出了停止“剿共”、联合红军抗日等六项承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A.标志着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B.标志着全民族抗战新时期的开始

C.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的开始

D.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国内和平基本实现


参考答案:D

第4题:

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突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是()。

  • A、代表全民族的根本利益
  • B、缓和各阶级各阶层人士的矛盾
  • C、真心实意地帮助张、杨
  • D、积极配合世界反法西斯的斗争

正确答案:A

第5题:

西安事变爆发的原因及和平解决的意义?


正确答案: 原因:(1)最根本的原因是九•一八事变以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并且日益尖锐化,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2)事变的发动者张学良、杨虎城的内在因素及其所处环境不能忽视。(3)受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影响和推动
意义:(1)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时局的转折点。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是中国由内战到抗战的转折点;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是中华民族由涣散、分裂到团结、统一的转折点。它促成了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并结成了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是中国社会政治由专制独裁到逐步民主的转折点,激发了全国人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为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中国准备了条件;
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是中国共产党由‚非法"到合法"的转折点;西安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不仅在中国社会中取得了合法地位,而且伴随着抗日民主运动的深入,促进了自身建设,日益走向成熟,为中国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和光辉的前景。
(2)西安事变是中国社会矛盾的转折点,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标志,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由国共两党代表的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转变为日本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3)中共党起死回生的重大转机,是中国革命能够生存和发展的新的起点。国民党错过彻底解决共产党问题的机会,中共和红军得以在陕北立足,才有了以后的发展。因而,中共方面对西安事变、对张杨评价颇高,称其改写了中国历史。民族英雄、千古功臣。

第6题:

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目的在于( )

A.改善国共两党的关系
B.粉碎亲日派夺取政权的阴谋
C.表现共产党主张抗日的诚意
D.实现全民族的抗战

答案:D
解析:

第7题: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最根本前提是()

  • A、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最主要矛盾
  • B、中国共产党倡议和平解决
  • C、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主张
  • D、英美支持蒋介石在中国继续掌权

正确答案:A

第8题:

图8事件,中共主张和平解决,这是基于()

图8事件,中共主张和平解决,这是基于()

A.党的利益

B.阶级利益

C.民族利益

D.工农利益


参考答案:C

第9题:

1936年12月12日,爱国将领()发动西安事变,为推动抗日对蒋介石实行“兵谏”。中共中央从民族大义出发,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 A、张学良、杨虎城
  • B、蒋光鼐、蔡廷锴
  • C、冯玉祥、蔡廷锴

正确答案:A

第10题:

“西安事变”是怎样发生的?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正确答案: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和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促进了国民党军队内部的分化。在我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在陕西围攻红军的东北军和西北军的广大官兵,纷纷要求国民党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由于我党的团结争取,由于下部的推动,东北军的领导人张学良和西北军的领导人杨虎城,接受了我党组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停止对红军作战,并且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蒋介石不但不接受,反而在1936年初亲自到西安,压迫东北军和西北军继续进攻红军。
1936年12月12日清晨,张学良和杨虎城派兵包围蒋介石在临潼华清池的住所,扣留了蒋介石。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发生以后,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指使下,亲日派汪精卫、何应钦调集军队进攻潼关,威胁西安,企图借此发动内战。同时想乘机炸死蒋介石,夺取他的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为了团结抗日,避免扩大内战,决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党中央派周恩来、秦邦宪等到西安调停,争取蒋介石抗日;同时集中主力红军,准备配合张、杨迎击亲日派的武装进攻。经过周恩来等向各方面耐心宣传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并同蒋介石进行谈判,迫使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条件。25日,蒋介石被释放。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粉碎了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亲日派扩大中国内战的阴谋,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创造了条件,是中国革命由内战转局面走向抗日战争局面的转折点。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