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分析西藏布达拉宫的布局与特点。

题目

简要分析西藏布达拉宫的布局与特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要分析苏州拙政园的造景手法与特点。


参考答案:

1、水景为主,庭景为辅,水、庭景交融中部的北部主要为水景,南部主要为庭院。但是两部却虚中有实、实中带虚,相互渗透、相互融通。
2、水面划分有独到之处水面所谓面积虽大(占1/3),但是却被岛、廊、桥分划为若干形状各异的小块,形成水景、山景、庭景相互渗透、相互融通的格局。
3、线性水景的处理尤为突出如从小沧浪北望荷风四面亭、从倒影楼南望宜两亭等,这些线性水景处理得有层次、有轴线、有对景,成为佳景的范例。
4、对景的设置巧妙老到如远香堂——雪香云蔚亭、见山楼——香洲、倒影楼——宜两亭、小沧浪——荷风四面亭等对景,有大小、形状、尺度等的变化,丝毫没有人为的牵强之感。
5、空间的关键转换点都有强调和处理如荷风四面亭为三块水面交汇之处,见山楼为水面转折拐点,从远香堂折向东南进入琵琶园时的园门框景等等。
6、空间有收放、抑扬、开合的变化如进园时,迎面有黄石假山为屏障,循廊绕山转入远香堂,却顿觉豁然开朗等。


第2题:

西藏布达拉宫的主体建筑有多少层?


正确答案: 布达拉宫的主楼有13层

第3题:

简要分析唐长安的规划布局特点。


参考答案:

1、最严整的里坊制里坊以高厚的坊墙封闭,小坊约1里见方,大坊数倍于小坊,设2门或4门,朝启晚闭,实行宵禁。坊内有宽约15m的东西横街或十字街,再用宽约2m的十字小巷将全坊划分为16各小地块,由此通向各户。
2、规整的棋盘式道路系统主要道路两旁为高大的坊墙,街景单调。
3、城市重心偏于一隅皇城、宫城位于中轴线北端,后期(唐高宗时)大内移至大明宫,重心更向东北偏移。
4、功能分区明确市集中于东、西两市,官府集中于皇城,与居民和市场分开。
5、排水、漕运不便——水系缺乏。


第4题:

西藏布达拉宫建于何时?


正确答案: 布达拉宫建于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时期),唐朝初年,至今已有1300年的历史了。

第5题:

西藏布达拉宫坐落在哪个高原上?


正确答案: 青藏高原上

第6题:

简述西藏布达拉宫的建筑组成与艺术成就。


参考答案:

建筑组成:
西藏布达拉宫位于拉萨市西约2.5公里的布达拉山上。相传始建于公元8世纪松赞干布时期,后期毁于燹。清顺治二年,由五世达赖重建,主要工程历时50年,以后又陆续增建,前后长达300年之久。此宫依山而建,建筑体量与山体相结合,气势雄伟。建筑分为三个部分。上部分中央的红宫是建筑群的主体。红宫以东的白宫,是达赖的住所,位置较红宫低,装饰华丽。红宫之上又建金殿三座,金塔五尊。
艺术成就:
A.不对称的平、立面。群体靠错动的体量和山岩起伏结合,“之”字形踏步,扶手是锯齿形;
B.硕大的体量拔地而起,采用民居碉楼形式,墙有很大收分,竖向构图,有箭窗;
C.“虚根”(立面开窗方式)白宫错动的白台,以烘托红宫;
D.红宫点明其宗教内涵,白色、金色表现圣洁。
布达拉宫在建筑形式上,既使用了汉族建筑的若干形式,又保留了藏族建筑的许多传统手法,反映了兄弟族建筑形式的密切结合,也表现了藏族建筑艺术的高超水平。


第7题:

普陀宗乘之庙是仿西藏布达拉宫建造的,因而又有“小布达拉宫”之称。


正确答案:正确

第8题:

简要分析唐乾陵布局的主要特点,并简要说明其中阙和神道的作用?


参考答案:

1、布局乾陵是“因山为陵”的典型,其以梁山为陵墓主体,梁山前有双峰(高度低于梁山)对峙为阙,一条长长的神道夹持在双乳峰中间,径直北上,直达陵墓南门朱雀门。气势恢弘,选址极为巧妙。
2、阙阙的形制是指在夯土台上立木构的“观”。帝王阙的规制是三出阙。乾陵共有三对阙,一对在第一道门、一对在双乳峰峰顶、一对在陵墓南门朱雀门,作为空间转换和过渡的标志。
3、神道指通向陵墓主体的长墓道,其两侧分立石象生,如石马、石人、石狮、朱雀、碑等夹道而立,引导拜者。


第9题:

西藏拉萨除了布达拉宫外,还有什么名胜古迹?


正确答案: 大昭寺、小昭寺、哲蚌寺、色拉寺、罗布林卡、公主柳(唐柳),甥舅和盟碑等。

第10题:

西藏布达拉宫的主体建筑面积有多少?


正确答案: 面积有13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