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坌坑文化

题目

大坌坑文化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能够说明新石器时代晚期闽台两地关系的是()

A、“左镇人”与“北京人”有近亲关系

B、福建昙石山文化和台湾凤鼻头文化

C、福建的壳丘头文化和台湾的大岔坑文化

D、福建“清流人”、“东山人”与台湾长滨文化


参考答案:B

第2题:

大坌坑遗址


参考答案:

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的贝丘遗址。位于台湾省台北县八里乡,地处淡水河口。1964年台湾大学发掘。下层为大坌坑文化的代表性遗存,上层属圆山文化。大坌坑文化层出土的陶器质地松软,以褐色砂陶为主。器腹普遍印有绳纹,口沿部分习见单线或双线的刻划纹,还有少量红色条带彩饰。绝大多数为圜底和平底器,圈足器较少,缺乏三足器。器形有瓮、罐、碗等,以斜沿罐和短直领罐为大宗。石器的种类也不多,有磨制的锛、镞和打制的斧、网坠等。当时人们的经济生活以渔猎、采集为主,至今尚未发现有种植粮食作物和饲养家畜的明显迹象。


第3题:

定植的树坑直径要比土球()

A.大20-30CM

B.大30-40CM

C.大30-50CM

D.大40-50CM


参考答案:B

第4题:

请问大坌坑文化遗址位于何处?


正确答案: 台北县八里乡(现新北市八里区)埤头村的观音后山北麓

第5题:

根据工作坑的使用性质,工作坑可分为()。

  • A、顶进工作坑
  • B、终点工作坑
  • C、单向工作坑
  • D、中间工作坑

正确答案:A,B,D

第6题:

大窑文化大窑文化


参考答案:

(1)遗址位于呼和浩特东北33公里的保合少乡大窑村。1973年内蒙古的考古工作者发现了这个遗址。1976和1983年经过多次调查、发掘,确定了大窑旧石器时代石器制造场遗址。距今约70万~距今1万年前。
(2)是旧石器时代早、中晚三期的人类文化遗址,发现了打制的石片、石核和石器的半成品,还有人类用火的灰烬、动物化石等。
(3)大窑遗址中出土的精制的石器很少,多是半成品、废品或石片、石核、石渣及大石块。器形有刮削器、砍砸器、石锤、石球等。总的来说,石器器形均偏大。石器的制作原料是燧石,打制的方法都是用锤击法。龟背形刮削器为大窑石器制造场的典型器物。
(4)发现的意义:是内蒙古地区发现并经发掘的第一个旧石器时代文化遗迹,说明内蒙古也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第7题:

下列()文化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

A.大坌坑文化

B.长滨文化

C.圆山文化

D.卑南文化


参考答案:A, C, D

第8题:

大坌坑文化(名词解释)


参考答案:1964年,在台北县八里乡大坌坑发现了新石器时代遗址。大坌坑文化遗址集中分布在台到北部淡水河下游和西海岸一带。出土的陶器多为褐色砂陶。有宅、罐、碗等,那时,人们的经济生活以渔猎、采集为主。大坌坑文化距今约6400年,是台湾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其绳纹陶器,同比它早的江西万年县仙人洞遗址和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相似。大坌坑文化实际上是大陆东南沿海古代文化的一部分,与闽南、粤东沿海同时代文化之间有密切的亲缘关系。

第9题:

二里头文化乱葬墓妁死者的尸骨弃置在灰坑上,这种坑专意挖成什么形什么穴?()

  • A、圆,浅
  • B、长方形,深
  • C、方形,浅
  • D、不规则形,深

正确答案:A

第10题:

远古时期山东地区先后出现了()的文化系列。

  • A、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岳石文化-龙山文化
  • B、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
  • C、北辛文化-后李文化-岳石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
  • D、北辛文化-后李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
  • E、北辛文化-岳石文化-后李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