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伊价值学说的内容是什么?

题目

萨伊价值学说的内容是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萨伊的代表著及其研究经济学的方法是什么?


参考答案:

萨伊的主要代表作是《政治经济学概论》。萨伊从他总结出的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阐明财富是怎样生产、分配与消费的”观点出发。把政治经济学划分为生产、分配和消费三个部分,这就是后来西方经济学家采用的所谓“三分法”。


第2题:

阐述剩余价值学说的主要内容。


答案:
解析:
(1)剩余价值的含义 剩余价值是指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或者说,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时间的凝结,是物化的剩余劳动。它体现了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剩余价值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2)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资本主义生产是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商品生产,其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为了说明剩余价值是如何产生的,首先把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作为价值形成过程来考察。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用具体劳动改变劳动对象的物质形态,生产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并把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商品中去;同时,劳动者的劳动作为抽象劳动,又形成商品的新价值。如果形成的新价值恰好等于资本家支付的劳动力价值,那么在商品价值中,就只有转移的生产资料价值和劳动者新创造的等于劳动力价值的新价值,而没有剩余价值。但是,这种不赚钱的买卖资本家是断然不会接受的。事实上,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 那么,价值形成过程是如何变成了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呢?价值增殖过程不外乎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就是雇佣工人的活劳动所创造的新价值等于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所以,价值增殖过程,就是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新价值的形成过程。实际上,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时间,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时间,用于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因此,剩余价值就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支出的剩余劳动的凝结。 (3)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具体办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概括起来有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①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延长工作日的方法所生产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作日分为两部分: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在必要劳动时间既定的条件下,工作日越长,剩余劳动时间就越长,资本家从工人身上榨取的剩余价值就越多,从而剩余价值率也就越高。工作日的最低界限不能少于或等于必要劳动时间。若没有剩余劳动时间去生产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生产就不复存在。因此,工人的工作日时间必须多于必要劳动时间。工作日的最高界限受这样两个因素制约:一是劳动时间的生理界限,工人必须每天有一部分时间用于休息、吃饭等,以便恢复劳动力;二是道德的界限,工人在一天内总需要一定的时间用于家务活动、社会活动及文化生活(这种需要的范围和数量取决于社会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在这两个因素的制约下,工作日的现实长度取决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力量对比。 ②改变工作日两个组成部分的比例,即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这种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称为相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以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为条件。由于必要劳动时间是再生产工人劳动力价值所必要的时间,因而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就必须降低劳动力价值。假定资本家是根据劳动力的价值支付工人的工资。现在,要使劳动力价值降低,就要降低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而要降低生活资料的价值,就必须提高整个社会生活资料生产部门和与之相关的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只有这些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生活资料价值才会普遍降低,劳动力价值才可能下降,从而必要劳动时间才能够缩短,剩余劳动时间才能够相应延长。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是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而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众多的个别资本家为追逐超额剩余价值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综合反映。 (4)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在一个社会经济形态的经济规律体系中起主导作用的经济规律,就是基本经济规律。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就是剩余价值规律,它的内容是: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和动机是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是不断扩大和加强对雇佣劳动的剥削。 ①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就是增殖资本的价值或者说生产剩余价值。资本家从事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的决定性动机,就是为了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如何生 产,都是以能不能获得剩余价值以及取得多少剩余价值为转移的。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只有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劳动者只是生产剩余价值的工具,他们的个人消费,只有在保证生产剩余价值的限度内,才是资本主义所需要的。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动力。 ②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资本主义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等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都是以获取剩余价值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剩余价值的创造过程;资本主义的流通过程是剩余价值生产的准备过程和剩余价值的实现过程;资本主义的分配过程实质上是分割剩余价值的过程;资本家的个人消费是消费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雇佣工人的个人消费是劳动力的再生产过程,它是资本家剥削工人剩余劳动的必要条件。 ③剩余价值规律还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及其历史趋势。资产阶级为了追求剩余价值,总要设法进行技术创新,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和销售市场,从而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同时,正是由于资产阶级为了追求剩余价值,不断扩大和加强对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的剥削,从而不断激化和深化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而这种矛盾的发展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必然被更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的生产方式所代替。

第3题:

“萨伊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标准答案: 萨伊定律的核心思想是“供给创造其自身的需求”。这一结论隐含的假定是,循环流程可以自动地处于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它包含三个要点:
  (1)产品生产本身能创造自己的需求;
  (2)由于市场经济的自我调节作用,不可能产生遍及国民经济所有部门的普遍性生产过剩,而只能在国民经济的个别部门出现供求失衡的现象,而且即使这样也是暂时的;
  (3)货币仅仅是流通的媒介,商品的买和卖不会脱节。 根据萨伊定律,在一个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中,由于供给会创造自己的需求,所以总供给总是等于总需求。

第4题:

归还学说的内容是什么?它的意义是什么?


正确答案: 内容: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养分,每次收获必从土壤中带走某些养分,使土壤中养分减少,土壤贫化。要维持地力和作物产量,就要归还植物带走的养分。
意义:对恢复和维持土壤肥力有积极作用。

第5题: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四个方面

第6题:

萨伊价值学说的内容是什么?


参考答案:

价值学说:萨伊的效用价值论,是和他的生产论有直接关系的。萨伊认为:人们给某种物品以价值,是因为他有用,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或是满足人们的嗜好和虚荣。没有用的东西,是谁也不肯给予它价值的。所以说,“物品的效用就是物品价值的基础”,价值渊源于物品的效用。物品的效用是由劳动、资本和自然力(土地)共同创造的,因而价值也是有劳动、资本和自然力这三个方面共同作用和协力的结果。在萨伊看来,物品的价值既是由劳动、资本和自然力协同生产的,它们就是生产的三要素。劳动创造了工资,资本创造了利息,土地(自然力)创造了地租。三种收入是生产三要素在协同创造效用的过程中,所必须支付的代价,它构成了效用的生产费用,因此价值也是由生产费用决定的。这样萨伊就从效用价值论转到了生产费用论。萨伊认为:价格是由供求关系规定的,而价格又决定价值,因此价值也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于是,萨伊在价值问题上又转到了供求论。萨伊的价值理论是混乱的,有效用论,也有生产费用论和供求论。


第7题:

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 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A.气是构成万物的本源,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由精气聚合而成。
B.气是运动不息的物质。精气学说认为:气不是僵死不动的,而是具有活泼生机、运行不息的物质。事物的运动变化、人的生命活动都是靠气的流行变化维持的。

第8题:

“萨伊定律”的内容要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萨伊定律”涉及萨伊销售论(实现论)的核心内容,它主要是指在自由竞争条件下,市场上的总供给与总需求总会趋向于相等和均衡。
其内容要点有三个:
(1)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具有自我调节机制,会使商品生产达到供求平衡。
(2)利率能自动调节消费、储蓄和投资,使储蓄与投资相等。
(3)商品总是以商品购买的,货币只是暂时性媒介。

第9题:

矿物质营养学说的内容是什么?它的意义是什么?


正确答案: 内容:土壤中矿物质是一切绿色植物唯一的养料。厩肥及其他有机肥料对于植物生长所起的作用,并不是由于其中的有机物,而是由于这些有机质在分解时所形成的矿物质。
意义:
1)理论上,否定了当时流行的“腐殖质营养学说”,说明了植物营养学新旧时代的分界线和转折点,使维持土壤肥力的手段从施用有机肥料向施用无机肥料转变有了坚定的基础;
2)实践上促进了化肥工业。

第10题:

试述萨伊的价值论、分配论和销售论。


正确答案: (1)萨伊把生产归结为创造效用,又把效用归结为提供服务,就把价值归结为效用。
(2)从生产三要素(土地、劳动、资本)论出发,萨伊认为是三要素共同创造了价值,三要素都是价值的来源。
(3)关于价值的尺度和度量,萨伊提出价值量由效用量决定,即效用论;又提出价值由三要素共同生产,三要素的收入(工资、利润和地租)决定价值量,即生产费用论;又提出价
值量由市场供求决定,即供求价格论。
(4)在分配论上,萨伊提出三位一体公式:劳动—工资,资本—利息,土地—地租。工资是劳动所生产的那部分价值,地租是土地生产性服务的产物,利息是使用资本所付的租金,至于利润可分为业主收入和利息,业主收入是业主事业心、才干和风险的报酬。
(5)销售论的核心是萨伊定律,即供给自动创造需求。其要点有三个:(1)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将自动调节,使商品供求平衡;(2)利率调节储蓄和投资,使两者均衡;(3)商品最终总是以商品来购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