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李嘉图困境”(“李嘉图难题”)?

题目

什么是“李嘉图困境”(“李嘉图难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①价值规律与等量劳动获得等量利润的矛盾
他没有历史的观念。价值规律在不同历史条件下有不同作用形式。在资本*市场形成之前,商品按照价值出售;资本*市场形成之后,按照生产价格出售。按照生产价格出售不是“例外”。
②价值规律与资本利润的矛盾
根据价值规律,工资与劳动等价交换,则利润为零。他不了解劳动力与劳动的区别。个人出售的不是劳动而是劳动力。劳动创造的价值大于劳动力自身价值。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李嘉图其人及其他的主要著作是什么?


参考答案:

李嘉图是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经济学家,是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完成者。他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是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作。他的诸多科学结论后来被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所继承和发展。


第2题:

李嘉图等价定理


答案:
解析:
指政府指出是通过税收融资和发行公债融资是等价的。

第3题:

什么是李嘉图等价?


正确答案:
 

第4题:

李嘉图指出什么是建立在阶级对立的基础上?


正确答案:现存社会的分配关系。

第5题:

什么叫“李嘉图恶习”?


正确答案: 李嘉图恶习:过度抽象,在抽象的假设前提下进行抽象思考,建立抽象模型,借助于演绎推理构建理论体系。抽象掉研究对象的历史、社会和制度背景。
李嘉图把大多数经济中活生生的人当成是“僵死不变的”,将“一条条简化的假定条件堆砌起来”,而提出的理论“永远无法被驳倒,其中什么都有,但就是没有意义。”----熊彼特
他们的科学过于空洞。甚至可以说是脱离一切实际。他们起初认为使理论摆脱一切次要问题,可以显得更清楚,更容易理解,结果适得其反;----西斯门第

第6题:

李嘉图价值理论的矛盾及其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李嘉图把商品生产看成是永恒的,只注意价值量的研究,忽视对质的研究。他甚至断言一个人为自己生产供本人使用的消费品也具有价值。他不理解为什么在商品生产条件下,劳动要表现为价值,劳动时间要表现为价值量,不能真正理解价值所体现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另外李嘉图在价值理论方面遇到了两大难关。第一个难关就是价值规律与利润规律之间的矛盾;第二个难关是价值规律与平均利润规律的矛盾。第一个难关产生的原因是李嘉图没有弄清楚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与劳动的交换每天都在大量进行,并且也是最重要的交换,把这些交换看做例外现象是错误的。只有资本与劳动对立,而不与劳动力对立,这个难关是绝对难以跨越的。只有工人出卖的劳动,被劳动力概念所代替并得到论证之后,这个难题自然迎刃而解。第二个难关产生的原因是李嘉图混同了价值与生产价格两个概念。


第7题:

《国富论》的作者是李嘉图


正确答案:错误

第8题:

李嘉图是否认经济中存在真正的经济危机论的,为什么?


参考答案:(1)他接受了“萨伊定律”的观点,认为“产品只是用产品购买的”,“需求只受生产的限制,所以不论一个国家有多少资本都不会不能得到使用。”
(2)他接受了詹姆斯·穆勒关于生产和消费之间,供给和需求之间、购买量和销售量之间经常和必要的平衡的观点,否认经济的失衡和生产过剩。
(3)他接受了斯密关于需求无限,因而生产和资本的使用也没有限制的观点,批判了斯密关于暂时生产过剩和资本过剩可能性的观点,建立起一套否认经济危机客观必然性的理论。
(4)他歪曲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性质,把它变成自然经济、简单小商品生产,来否定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5)源于其错误的再生产理论,他认为储蓄总能顺利地转化为投资,因而不会发生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第9题:

1817年年大卫·李嘉图发表了什么?


正确答案:《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第10题:

李嘉图等价


正确答案: 公用储蓄的任何增加都会被私人储蓄的等量减少所抵消,从而国内总储蓄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