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府创建北洋海军,以旅顺和()为基地。A、威海卫B、大沽口C、烟台D、青岛

题目

清政府创建北洋海军,以旅顺和()为基地。

  • A、威海卫
  • B、大沽口
  • C、烟台
  • D、青岛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李鸿章办北洋施医局的地点在()。

A.天津

B.烟台

C.北京

D.青岛


答案:A

第2题:

由李鸿章管辖的清政府海军主力是()

A.广东水师

B.北洋水师

C.南洋水师

D.福建水师


参考答案:B

第3题:

威海卫之战是保卫北洋海军根据地的防御战,也是北洋舰队的最后一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答案:正确

第4题:

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对于此战役,表述最准确的是(  )。

A.北洋军实力损失殆尽
B.日军实力损失严重
C.北洋军实力虽受损但有利于抗战的胜利
D.充分显示了清政府中以李鸿章为首“避战派”的软弱

答案:D
解析:
北洋海军的全军覆没,标志着李鸿章为代表的清政府所奉行的避战自保政策的彻底破产,充分显示了清政府的软弱无能。

第5题:

洋务运动期间,清政府建立的海军主力是()

A.福建水师

B.广东水师

C.南洋水师

D.北洋水师


参考答案:D

第6题:

在近代洋务运动时期,中国兵制中增加了新式兵种——海军,当时洋务派筹建的三支海军是( )。

A.南洋海军、北洋海军、西洋海军

B.南洋海军、北洋海军、东洋海军

C.南洋海军、北洋海军、福建海军

D.南洋海军、东洋海军、西洋海军


正确答案:C
12.C【解析】北洋海军成军和北洋海防建设成就,就甲午战争前中国军事变革在实现“船坚炮利”方面取得的最重要成果。甲午战争前,中国军事变革的主要举措和目的是师夷长技,实现船坚炮利。经过近30年的努力,中国军队的武器装备状况有了明显改观。陆军中冷兵器已基本被淘汰,后装线膛枪炮取代了前装滑膛枪炮,中国军队武器装备完成了一次历史性的更新;海军新式舰船日渐增多,南洋海军和福建海军初具规模。

第7题:

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的海军主力是()

A.福建水师

B.北洋水师

C.广东水师

D.南洋水师


参考答案:B

第8题:

中国满清政府的北洋海军是完全为军事需要而建立的。()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答案:错误

第9题:

北洋海军的两处重要基地在()和()。


参考答案:旅顺口;威海卫

第10题:

清政府的海军主力是(  )
A.福建水师
B.广东水师
C.南洋水师
D.北洋水师


答案:D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洋务运动内容的掌握.1874年日军侵略台湾,清政府兴起海防之议.1875年清政府任命沈葆桢、李鸿章分别督办南、北洋海防事宜.19世纪90年代建成福建水师、广东水师、南洋水师、北洋水师.北洋水师是海军主力,一直由李鸿章管辖.因此,备选项D为正确答案.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