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不属于现代语文教育活动中的语文课程现象的是()。A、物质性B、活动性C、关系性D、层次性

题目

下列不属于现代语文教育活动中的语文课程现象的是()。

  • A、物质性
  • B、活动性
  • C、关系性
  • D、层次性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首次把“综合性学习”纳入语文课程结构体系中的文件是()。

A、2000年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

B、1992年的《义务教育大纲》

C、2001年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D、2011年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参考答案:C

第2题:

认识语文课程性质,促进语文教学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

A.认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强调认知与情意的统一。

B.认识语文课程的交际工具性,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在语文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C.认识语文课程的基础性,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的能力的关系,强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D.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实践应用性和综合性,强调结论。


正确答案:D

第3题:

语文课程的特点:()

A.语文课程的基础性,语文课程的实践应用。

B.语文课程的综合性,语文教学方法的综合性。

C.语文课程的交际性。

D.语文课程的工具性。


参考答案:AB

第4题:

下列有关语文课程评价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了解学生语文学习的基本状况
B.语文课程评价的主体有教师、学生、家长、社区、专业人员等
C.语文课程评价形式有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
D.语文课程设计要注重可行性和有效性,防止片面追求形式

答案:A
解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故本题答案为A。

第5题: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哪句是错误的 ( )

A.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就是了解学生语文学习的基本情况
B.语文课程评价的主体是教师、学生、家长、社区、专业人员等
C.语文课程评价的形式是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
D.语文课程评价的设计要注重可行性与有效性,防止片面追求形式

答案:A
解析:
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方法。

第6题:

下列不属于学校教育活动中的语文教学现象的是()。

A、环境性

B、活动性

C、关系性

D、物质性


正确答案:D

第7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__________课程。


答案:
解析:
实践性

第8题:

语文课程的综合性体现在:()

A.语文课程教学的综合性。

B.语文教学方法的综合性。

C.语文课程内容的综合性。

D.语文课程目标的综合性。

E.语文课程资源的综合性。


参考答案:BCDE

第9题:

?下列有关语文课程理念的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当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B.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C.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摒弃接受式的学习方式
D.语文课程应当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

答案:C
解析: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摒弃接受式学习方式,应根据教学内容等选择适当的学习方式。

第10题:

下列属于物质性的语文课程现象的一项是()。

A语文课程标准

B语文课程评价

C语文课程实施

D语文教师与学生关系


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