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经济原理和本质特征。

题目

试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经济原理和本质特征。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由各企业(农户)组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采用经营一体化,以实现统一市场下的同行业同产品的平均利润,让各组成主体都能获得整个产业链上的平均利润。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答案:

1、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经营体制的重大创新,是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农业经营形式,是农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改革探索的新飞跃。
2、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带动力量,全面推进新阶段我国农业的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
3、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的有力措施,造就了一批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在国内外市场中参与竞争,既提高了农业的总体效益,也提高了农业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4、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开辟了在小规模家庭经营基础上,有效吸纳先进生产要素,提高农业整体规模效益的新途径。


第2题: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质是()。


参考答案:一体化

第3题:

农业产业化一体经营


正确答案:也叫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它是建立在农业产业劳动分工高度发达的基础上的,更高层的社会协作的经营方式。

第4题: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是()。

  • A、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
  • B、培育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示范基地
  • C、发展农村各类中介服务组织

正确答案:A

第5题: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义和作用有哪些?


参考答案:(1)克服农户分散经营的局限性,使农民能够合理分享市场交易利益。(2)形成产业链,解决农业比较利益低的问题。(3)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第6题:

什么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主要解决了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哪些问题?


参考答案:

农业产业化指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效益为核心,以科技进步为手段,以各类企业、中介组织为龙头,以龙头带动农户的形式,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连成一体,形成有机综合、相互促进的组织和经营机制。
解决的问题
1.消费者对食品消费需求变化
2.农产品生产季节性好消费常年性矛盾
3.经营风险
4.市场交易费用较高
5.农产品质量信息不对称。


第7题:

农业产业化经营产生和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1)适应消费者对食品消费需求变化的需要---外部推动力;
(2)缓解农产品生产季节性和消费常年性矛盾的需要---内在原因;
(3)降低企业经营风险的需要稳定供应;
(4)降低市场交易费用的需要;
(5)解决农产品质量信息不对称的需要。


第8题:

比较至少两种农业产业化具体经营形式,讨论它们对于当前农业产业化实践的指导意义。


参考答案:

农业产业化具体经营形式:
1、“公司+农户”指公司与农户之间建立了某种契约关系,公司与农户形成了产前、产中和产后的一体化经营,公司向农户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收购农户的初级农产品进行加工和销售,并以不同方式把加工和流通增值的一部分利润返还农户。农户按公司的技术要求进行生产,并把大部分产品交售给公司,农户承担生产风险,分享公司经营的部分利润。
2、“专业批发商+农户”:农户根据农产品批发商提供的市场信息安排生产,并与批发商达成购销协议,“农产品批发商+农户”这种经营组织的运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业批发市场的发育水平。指导意义: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具体形式要“百花齐放”,切忌“一刀切”,在中国广阔的土地上,各地情况千差万别,需要因地制宜,每一种组织形式都很容易找到它发展的空间和位置。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具有组织制度和利益机制的优势。


第9题: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经济功能是什么?
(1)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
(2)有利于把千家万户分散的农户引入市场;
(3)有利于缓解农业资金短缺的矛盾;
(4)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益;

第10题:

论农业产业化经营。


正确答案: (1)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性。
(2)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产业一体化的经营形式。
(3)农业产业化经营主要是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
(4)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与完善,主要是建立和完善经营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