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软件可维护性,系统的可维护性的评价指标有哪些?

题目

什么是软件可维护性,系统的可维护性的评价指标有哪些?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软件可维护性是指:维护人员理解、改正、改动和改进系统的难易程度。
主要评价指标有:可理解性、可测试性、可修改性等等。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什么是软件可维护性?常见的软件维护活动有哪几类?


正确答案: 软件可维护性的定义:软件能够被理解、校正、适应及增强功能的容易程度;
常见的软件维护活动有:改正型、适应型、完善型、预防型。

第2题:

什么是软件的可维护性?可维护性度量的特性是什么?


正确答案: 软件的可维护性是指维护人员为纠正软件系统出现的错误或缺陷,以及为满足新的要求而理解、修改和完善软件系统的难易程度。可维护性是所有软件系统都应具备的特点。在软件工程的每一阶段都应该努力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在每个阶段结束前的审查和复审中,应着重对可维护性进行复审。
可维护性度量的特性主要有可理解性、可测试性和可修改性。可理解性被定义为人们通过阅读源代码和文档了解软件系统的结构、接口、功能、内部过程以及如何运行的难易程度;可测试性被定义为诊断和测试系统的难易程度;
可修改性被定义为修改软件系统的难易程度;
它们是密切相关的。

第3题:

● 根据《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 GB/T14394-2008》 ,在软件生存周期的可行性研究和计划阶段,为强调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要求, 需要完成的活动是 (14) 。

(14)

A.编制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大纲

B.提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目标

C.可靠性和可维护性概要设计

D.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目标分配


正确答案:B

试题(14)分析

根据《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 GB/T14394-2008》下列原文:

“本标准按GB 8566划分软件生存周期。强调各个阶段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要求。

4.1.1 可行性研究与计划阶段——进行项目可行性分析。制定初步项目开发计划,提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目标、要求及经费,并列入合同(或研制任务书,下同)。

4.1.2 需求分析阶段——将合同的技术内容细化为具体产品需求。分析和确定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的目标,制定大纲及其实施计划。

4.1.3 概要设计阶段——进行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目标分配,进行可靠性和可维护性概要设计,并明确对相似设计的具体要求。”

(以下内容略)

综上可知,正确答案应选B。

参考答案

14B

第4题:

人们常用的评价软件质量的4个因素是()

  • A、可维护性、可靠性、健壮性、效率
  • B、可维护性、可靠性、可理解性、效率
  • C、可维护性、可靠性、完整性、效率
  • D、可维护性、可靠性、移植性、效率

正确答案:B

第5题:

为什么说文档是影响软件可维护性的决定因素?


正确答案:由于长期使用的软件系统在使用过程中会有多次修改的经历,而文档应该记载了这些重要的修改,所以文档比之代码更为重要。

第6题:

什么是软件的可维护性?可维护性的度量的特性是什么?


正确答案: 1.软件的可维护性:软件能够被理解、校正、适应及增强功能的容易程度。
2.可维护性的度量的特性是:可理解性、可测试性、可修改性、可靠性、可移植性、可使用性和效率。

第7题:

提高软件可维护性的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1)建立明确的软件质量目标与优先级。
(2)使用提高软件质量的技术与工具(如模块化)
(3)进行明确的质量保证审查
(4)选择可维护性好的程序设计语言
(5)改进程序文档
(6)开发时考虑到维护

第8题:

系统的可维护性可以用系统的可维护性评价指标来衡量。系统的可维护性评价指标不包括(34)。

A.可理解性

B.可修改性

C.准确性

D.可测试性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系统的可维护性评价指标。系统的可维护性可以定性的定义为:维护人员理解、改正、改动和改进这个软件的难易程度,其评价指标包括可理解性、可测试性和可修改性。

第9题:

软件的可维护性是指:()、()、()和()。


正确答案:软件被理解;改正;调整;改进的难易程度

第10题:

可维护性的软件应具备什么性质?


正确答案:可理解性、可测试性、可修改性、可靠性、可移植性、可使用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