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企业本期有关资料如下:单位直接材料成本10元,单位直接人工成本

题目

某企业本期有关资料如下:单位直接材料成本10元,单位直接人工成本5元,单位变动性制造费用7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4000元,单位变动性销售与管理费用4元,固定性销售与管理费用1000元。期初存货量为零,本期生产量1000件,销售量600件,单位售价40元。要求分别采用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计算下列指标:若目标利润为98500元,预测实现目标利润时的销售量;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特定订货应否接受的决策中,属于非相关成本的因素是( )。

A. 企业原有的固定成本

B. 单位变动成本

C. 变动性制造费用

D. 直接材料成本

E. 直接人工成本


参考答案A

第2题:

2.某企业单步骤生产甲产品,该产品按实际成本计价。该企业采用定额比例法将产品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2010年12月份有关甲产品成本资料如下:本月完工产品直接材料定额成本31 500元、直接人工定额成本19 600元、定额制作费用16 800元;月末在产品直接材料定额成本4 500元、直接人工定额成本2 800元、定额制造费用2 400元。其他生产费用资料见“产品成本明细账”。 产品成本明细账产品名称:甲产品

2010年12月 单位:元

项目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12

1

月初在产品成本

6 000

3 800

2 900

12 700

要求:

(1)计算本月完工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作费用。

(2)填列答题卡指定位置中的“产品成本明细账”各空白栏目的金额。

(3)编制甲产品完工入库的会计分录。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元表示)


正确答案:
参考答案:(1)
直接材料定额成本分配率=36000/(31500+4500)=1
直接人工定额成本分配率=24640/(19600+2800)=1.1
制造费用定额成本分配率=23040/(16800+2400)=1.2
完工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31500*1=31500(元)
完工产品的直接人工成本=19600*1.1=21560(元)
完工产品的制造费用=16800*1.2=20160(元)
(2)
完工产品成本、
直接材料 31500
直接人工 21560
制造费用 20160
月末在产品
直接材料 4500
直接人工 3080
制造费用 2880
(3)完工产品入库:
借:库存商品 73220
贷:生产成本——甲产品 73220

第3题:

(一)某工业企业仅生产甲产品,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3月初在产品直接材料成本30万元,直接人工成本8万元,制造费用2万元。3月份发生直接材料成本75万元,直接人工成本20万元,制造费用6万元。3月末甲产品完工50件,在产品100件。月末计算完工产品成本时,直接材料成本按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数量比例分配,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采用定额工时比例分配。单位产成品工时定额20小时,单位在产品工时定额10小时。

要求:

46. 计算甲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材料成本。


正确答案:
46. 直接材料成本分配率=(月初在产品实际材料成本+本月投入的实际材料成本)/(完工产品数量+月末在产品数量)=(30+75)/(50+100)=0.7;
甲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材料成本=50×0.7=35(万元)。

第4题:

某企业单步骤生产甲产品,该产品按实际成本计价。该企业采用定额比例法将产品生产成 本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2011年12月有关甲产品成本资料如下:本月完工产品直接材料定额成本31 500元、直接人 工定额成本19 600元、定额制造费用16 800元;月末在产品直接材料定额成本4 500元、直接 人工定额成本2 800元、定额制造费用2 400元。其他生产费用资料见“产品成本明细账”。

要求:
1.计算本月完工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
2.填列答题卡指定位置中的“产品成本明细账”各空白栏目的金额。
3.编制甲产品完工人库的会计分录。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元表示)


答案:
解析:
1.直接材料定额成本分配率=36 000/ (31 500 +4 500) = 1 直接人工定额成本分配率=24 640/ (19 600 +2 800) =1.1 制造费用定额成本分配率=23 040/ (16 800 +2 400) = 1.2 完工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31 500 X 1 = 31 500 (元) 完工产品的直接人工成本=19 600 xl. 1 =21 560 (元) 完工产品的制造费用=16 800 xl.2 =2O 160 (元)

3.完工产品入库时
借:库存商品 73 220
贷:生产成本——甲产品 73 220

第5题:

资料:

某企业采用标准成本法,A产品的正常生产能量为l 000件;

单位产品标准成本如下:

单位产品标准成本 (产品A)

要求:

(1)计算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2)计算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3)计算变动制造费用差异;

(4)采用二因素法,计算固定制造费用差异;

(5)采用三因素法,计算固定制造费用差异。


正确答案:
(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材料价格差异=实际数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
=(800×0.11)×(140-150)
=-880(元)
材料数量差异=(实际数量-标准数量)×标准价格
=(800×0.11-800×0.1)×150
=1 200(元)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价格差异+数量差异
=(-880)+1 200
=320(元)
由于材料实际价格低于标准价格,使材料成本下降880元;由于材料实际数量高于标准数量,使材料成本上升1 200元,两者相抵,直接材料成本净上升320元,为不利差异。
(2)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工资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
=(800×5.5)×(3.9-4)
=-440(元)
人工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
=(800×5.5-800×5)×4
=1 600(元)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工资率差异+人工效率差异
=(-440)+1 600
=1 160(元)
由于实际工资率低于标准工资率,使直接人工成本下降440元;由于实际工时高于标准工时,使直接人工成本上升1 600元。两者相抵,直接人工成本净上升l l60元,为不利差异。
(3)变动制造费用差异:
变动费用耗费差异=实际工时×(变动费用实际分配率一变动费用标准分配率)
=(800×5.5)×
=一1 280(元)
变动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一标准工时)×变动费用标准分配率
=(800×5.5—800×5)×1.2
=480(元)
变动制造费用差异=变动费用耗费差异+变动费用效率差异
=(一1 280+480)
=一800(元)
由于变动费用实际分配率低于变动费用标准分配率,使变动制造费用下降l 280元;由于实际工时高于标准工时,使变动制造费用上升480元。两者相抵,变动制造费用净下降800元,为有利差异。
(4)固定制造费用差异(二因素分析法):
生产能量=1 000 × 5=5 000(工时)
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5 000(元)
实际产量标准工时=800 X5=4 000(元)
固定费用标准分配率=5 000/5 000=1(元/32时)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一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
=固定费用实际数一(固定费用标准分配率×生产能量)
=5 000一(1×5 000)
=0
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生产能量一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固定费用标准分配率
=(5 000—800×5)×1
=1 000(元)
固定制造费用差异=0+1 000=1 000(元)
由于实际固定制造费用与预算数相同,为发生该项费用的耗费差异;但因未能达到应有的生产能量,使固定制造费用发生闲置,损失额1 000元。
(5)固定制造费用差异(三因素分析法):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0
固定制造费用产量差异=(预算工时一实际工时)X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5 000—800×5.5)×l
=600(元)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一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固定费用标准分配率
=(800×5.5—800×5)×1
=4 000(元)
固定制造费用差异=0+600+400
=1 000(元)

第6题:

某企业生产的甲产品单位成本为100元,其中,单位直接材料52元,单位直接人工30元,制造费用18元。则甲产品直接材料成本比率为( )。

A.18%

B.52%

C.26.67%

D.30%


正确答案:B

第7题:

(2011年考试真题)某企业单步骤生产甲产品,该产品按实际成本计价。该企业采用定额比例法将产品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2010年12月份有关甲产品成本资料如下:本月完工产品直接材料定额成本31 500元、直接人工定额成本19 600元、定额制造费用16 800元;月末在产品直接材料定额成本4 500元、直接人工定额成本2 800元、定额制造费用2 400元。其他生产费用资料见“产品成本明细账”(表2—9—1)。

要求:

(1)计算本月完工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作费用。

(2)填列答题卡指定位置中的“产品成本明细账”各空白栏目的金额。

(3)编制甲产品完工入库的会计分录。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元表示)


正确答案:×
(1)直接材料定额成本分配率=36 000/(31 500+4 500)=1 直接人工定额成本分配率=24 640/(19 600+2 800)=1.1 制造费用定额成本分配率=23 040/(16 800+2 400)=1.2 完工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31 500×1=31 500(元) 完工产品的直接人工成本=19 600×1.1=21 560(元) 完工产品的制造费用=16 800×1.2=20 160(元) (2)见表2—9—3。 (3)完工产品入库: 借:库存商品 3 220 贷:生产成本——甲产品 73 220

第8题:

某企业生产某产品,单位产品直接材料标准成本资料如下:用量标准为1千克/件,价格标准为2元/千克,因此单位产品直接材料标准成本为2元/件,该企业购入直接材料12000千克,支付购料款25200元。本期实际产量10000件,实际耗用直接材料9000千克。 要求计算该企业生产耗用直接材料的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异总额,并进一步将其区分为价格差异和数量差异。


参考答案:(1)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实际用量×实际价格-标准用量×标准价格=9000×(25200÷12000)-10000×1×2=-1100(元)
  (2)价格差异=实际用量×(实际价格-标准用量)=9000×(2.1-2)=900(元)
  (3)用量差异=标准价格×(实际用量-标准用量)=2×(9000-10000)=-2000(元)

第9题:

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有关资料如下:
(1)甲、乙两种产品的成本资料:



(2)该企业制造费用总额为150000元,按以下作业进行了划分。有关资料如下:



要求:
(1)按照传统成本法,以直接人工工时为分配标准,计算甲、乙两种产品的单位成本。
(2)按照作业成本法计算甲、乙两种产品的单位成本。


答案:
解析:
(1)制造费用分配率=150000/(1000+2000)=50(元/小时)
分配给甲产品的制造费用=50×1000=50000(元)
单位甲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50000/400=125(元/件)
甲产品的单位成本=125+250=375(元/件)
分配给乙产品的制造费用=50×2000=100000(元)
单位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100000/625=160(元/件)
乙产品的单位成本=160+380=540(元/件)
(2)甲、乙两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



甲产品的单位成本=172.5+250=422.5(元/件)
单位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81000/625=129.6(元/件)
乙产品的单位成本=129.6+380=509.6(元/件)。

第10题:


某企业单步骤生产甲产品,该产品按实际成本计价。该企业采用定额比例法将产品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2011年12月有关甲产品成本资料如下:本月完工产品直接材料定额成本31500元、直接人工定额成本19600元、定额制造费用16800元;月末在产品直接材料定额成本4500元、直接人工定额成本2800元、定额制造费用2400元。其他生产费用资料见"产品成本明细账"。



要求:


1.计算本月完工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


2.填列答题卡指定位置中的"产品成本明细账"各空白栏目的金额。


3.编制甲产品完工入库的会计分录。(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元表示)




答案:
解析:

1.直接材料定额成本分配率=360001(31500+4500)=1


直接人工定额成本分配率=24640/(19600+2800)=1.1


制造费用定额成本分配率=23040/(16800+2400)=1.2


完工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31500×1=31500(元)


完工产品的直接人工成本=19600×1.1=21560(元)


完工产品的制造费用=16800×1.2=20160(元)


2."产品成本明细账"如下表所示:



3.完工产品入库时


借:库存商品73220


贷:生产成本--甲产品73220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