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注解汉律,其律注成为曹魏时期司法标准的思想家是()。

题目

曾经注解汉律,其律注成为曹魏时期司法标准的思想家是()。

  • A、杜预
  • B、王弼
  • C、郑玄
  • D、张斐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鲍敬言是什么时期的思想家()

A.曹魏

B.西晋

C.东晋

D.北周


参考答案:C

第2题:

曹魏时期,“八议”成为刑律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正确

第3题:

司法考试有关曹魏《魏律》

13.有关曹魏《魏律》的不正确说法有:(    )。

  • 由汉律的九篇增加为十二篇
  • “准五服制罪”人律
  • 改革刑罚,使刑罚制度进一步规范化
  • 将《九章律》中的“具律”改为“法例”置入律首

 


你好,本题选择ABD。本题考查的是魏晋南北朝的立法概况。
《曹魏律》在《九章律》的基础上增加了诈伪、断狱等九篇,共十八篇,故A不正确。把《九章律》中的“具律”改为“刑名”,故D不正确。改革刑罚,使刑罚制度进一步规范化,故C正确,《晋律》首次以“准五服制罪”入律,故B不正确。
1.《魏律》亦称《新律》,是三国时期魏国明帝时采汉律而制成的法典,共18篇,早已失传。与汉律相比,《魏律》具有如下一些特点:
  (1)增加篇条,由汉律九篇增为十八篇,弥补了汉律的缺陷。
  (2)体例更加规范,将汉《九章律》中的《具律》改称《刑名》,位列第一篇,起提纲挈领的作用。
  (3)改革了刑罚,使刑罚制度进一步规范化,如取消宫刑,减轻了对某些罪的处罚,将刑制定为死、髡、完、作、赎、罚金、杂抵罪7种,为旧五刑向新五刑过渡创造了条件。
  (4)"八议"正式入律,使礼律进一步融合

第4题:

曾经对封建成文法典总则篇进行完善的法典有(  )。
A.《九章律》
B.《泰始律》
C.《北齐律》
D.《曹魏律》


答案:B,C,D
解析:
解析:《曹魏律》具律改为刑名律,作为法典总则,《晋律》将刑名律改为刑名、法例律两篇,《北齐律》合并刑名、法例律两篇为名例律一篇,最终完善了刑法总则。

第5题:

中华法系形成于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其代表性的律典是:()。

A.秦律

B.汉律

C.唐律

D.魏晋律


正确答案:C

第6题:

曹魏政权教授法律,培养司法官吏的司法机构是( )。

A.律博士

B.秋官大司寇

C.大理寺

D.尚书台


正确答案:A
解析:考查要点是曹魏政权的特殊司法机构。曹魏政权在中央司法机关中设律博士,以教授法律、培养司法官吏为职责。因此,A项是正确答案。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司法机构基本沿用汉制,中央司法机关仍为廷尉,北齐将廷尉改为大理寺,以大理寺卿为最高长官,并扩大了编制。北周政权垂涎于周朝天下八百载,故将大理寺改为秋官大司寇,后又被隋朝改回大理寺的名称。因此,排除B项和C项。尚书台为西晋政权首设,该制度为隋唐时期尚书省的渊源。尚书台不是司法机构,而是行政机构,因此,排除D项。

第7题:

曹魏时期,对汉律作了一系列实质性的改革,如改_____为刑名,列于律首;规定_____,使刑罚进一步规范化;规定“_____”——(议亲、议故、议贤、议能、议功、议贵、议勤、议宾)制度。


正确答案:具律、五刑、八议

第8题:

曹魏时明确规定司法中以()对律的注释为准。

A.马融

B.郑玄


参考答案:B

第9题:

曾经对封建五刑制改革做出贡献的封建成文法典有( )。

A.《曹魏律》

B.《泰始律》

C.《北魏律》

D.《开皇律》


正确答案:ABCD
解析:考查要点是对五刑制度完善做出贡献的封建成文法典。《曹魏律》调整了刑罚,将汉律中的刑罚合并为七种,为封建制五刑制度的确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泰始律》在《曹魏律》的基础上再度改革刑制,进一步简化刑名(由七种简化为五种),使得封建五刑制度真正名副其实。《北魏律》在《泰始律》的基础上将刑罚确定为死、流、徒、杖、鞭五刑,从而进一步完善于五刑制度。《开皇律》将五刑确定为笞、杖、徒、流、死五刑,五刑制度最终确立。综上所述,A项、B项、C项和D项都是正确答案。

第10题:

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
A.“科”这一法律形式在南北朝时期被“格”所取代
B.登闻鼓制最早源于曹魏
C.南北朝时期最著名的格是《别权调格》
D.《曹魏律》和《晋律》的篇目都是20篇


答案:A
解析:
解析:B项错在:登闻鼓制源于西晋。caSK:南北朝时期最著名的格是东魏的《麟趾格》。D项错在:《曹魏律》是18篇,而《晋律》是2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