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取反补贴措施要经过下列哪些程序?()A、调查、证据收集B、协商C、确定损害D、计算补贴额度

题目

采取反补贴措施要经过下列哪些程序?()

  • A、调查、证据收集
  • B、协商
  • C、确定损害
  • D、计算补贴额度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自反补贴立案调查决定公告之日起( )内,不得采取临时反补贴措施

A:15天

B:45天

C:60天

D:75天


参考答案:?C

第2题:

初裁补贴损害成立,可采取临时措施包括()

A、临时反补贴税

B、现金保证金

C、保函担保

D、禁止进口


参考答案:BC

第3题:

根据我国的《反补贴条例》进行调查、采取反补贴措施的补贴,必须具有专向性。下列补贴中哪些属于具有专向性? ( )

A.由出口国政府明确确定的某些企业、产业获得的补贴

B.由出口国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某些企业、产业获得的补贴

C.以出口实绩为条件获得的补贴,包括反补贴条例所附出口补贴清单列举的各项补贴

D.以使用本国或本地区产品替代进口为条件获得的补贴


正确答案:ABCD
反补贴措施中的补贴,必须具有专向性。专向性补贴指:由政府确定的企业获得的补贴;法律规定的某些企业获得的补贴;以出口实绩为条件获得的补贴;以替代进口为条件而获得的补贴。

第4题:

商务部可以采取哪些方式进行反补贴调查?


正确答案:商务部可以采用问卷、抽样、听证会、现场核查等方式向利害关系方了解情况,进行调查。商务部认为必要时,可以派出工作人员赴有关国家(地区)进行调查;但是,有关国家(地区)提出异议的除外。

第5题:

共用题干

根据《反补贴条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补贴中的价格承诺只能由出口国政府作出
B、反补贴措施可以针对任何补贴采取
C、在确定补贴对国内产业的损害时,无论在何种条件下,都不得对来自两个以上国家的补贴进口产品进行累积评估
D、补贴进口产品必须是国内产业产生损害的原因。同时,非补贴‘进口产品因素对国内产业造成的损害,不得归因于补贴进口产品

答案:D
解析:
出口退税,是指将出口货物在国内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的已经缴纳的间接税予以抵扣或退还,对应征间接税予以免除,使出口货物以不合税价格进入国际市场的政府行为。出口补贴,是指一国政府或公共机构向本国的出口货物提供的现金补贴或财政上的优惠,以提高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根据补贴的形式可将补贴分为直接补贴和间接补贴。直接补贴是指由政府或公共机构给本国出口商的现金补贴。间接补贴是指对本国出口商提供财政上的优惠或技术上的资助或赠与,如减免或退还国内税款、提供低息贷款或出口担保、外汇贬值等。出口配额,是指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出口商品的出口数量或金额所规定的限制。限额内商品可以出口,限额外商品则不准出口。故选A项。


根据我国《反倾销条例》第28条的规定,初裁决定确定倾销成立,并由此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的,可以采取临时反倾销措施,故A项正确;同样,该条规定的临时反倾销措施包括:临时反倾销税、提供保证金、保函或其他形式的担保等,B项正确;该条第3款规定:临时反倾销税税额或者提供的保证金、保函或其他形式的担保的金额,应当不超过初裁决定确定的倾销幅度。由此C项正确;根据该条例第29条的规定,征收临时反倾销税,由商务部提出建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根据商务部的建议作出决定,由商务部予以公告。要求提供保证金、保函或其他形式担保,由商务部作出决定,并予以公告。海关自公告规定实施之日起执行。临时反倾销税由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根据商务部的建议作出决定,故D项错误。


根据我国《对外贸易法》的规定,国家准许货物与技术的自由进出口,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我国对货物和技术的进出口实行目录管理,分为禁止进出口、限制进出口和自由进出口,对属于自由进出口的货物也实行目录管理,基于监测的需要,可以对部分自由进出口的货物实行进出口自动许可并公布目录,因此,A项认为不能对自由进出口的货物采取任何措施包括进出口自动许可的看法是错误的。属于自由进出口的技术应该向国务院对外贸易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机构办理合同备案登记,因此,B项是正确的。根据《对外贸易法》的规定,国家可以限制或者禁止有关货物、技术的进口或出口,其中对任何形式的农业、牧业、渔业产品有必要限制进口的,国家均可以限制有关货物的进口或出口,因此,C项是正确的。国务院对外贸易主管部门以及其他部门对于规定目录之外的特定货物、技术的进口或者出口可以临时决定予以限制或禁止,所以D项认为不能限制的说法是错误的。综上,B、C两项是正确的。


根据《反补贴条例》第32条的规定,出口国政府或出口经营者,都可以作出承诺,分别承诺取消、限制补贴或其他有关措施,承诺修改价格。故A选项错误。根据《反补贴条例》第4条的规定,采取反补贴措施的补贴必须具有专向性,故B选项错误。在确定补贴对国内产业的损害时,在一定条件下,对来自两个以上国家的补贴进口产品,可以进行累积评估,故C选项错误。补贴进口产品必须是国内产业产生损害的原因。同时,非补贴进口产品因素对国内产业造成的损害,不得归因于补贴进口产品。故D选项正确。


根据我《反倾销条例》第30条第2款的规定,自反倾销立案调查决定公告之日起60天内,不得采取临时反倾销措施。A项中立案调查是在7月2日公告的,8月16日采取临时反倾销措施,显然在60日内,A项错误,符合题意。《反倾销条例》第30条第1款规定:临时反倾销措施的实施期限,自临时反倾销措施决定公告规定实施之日起,不超过4个月;在特殊情形下,可以延长至9个月。《反补贴条例》第31条规定:临时反补贴措施的实施期限,自临时反补贴措施决定公告规定实施之日起,不超过4个月。临时反补贴措施并不能延长,B项错误,符合题意。《反倾销条例》第43条第3款规定:终裁决定确定的反倾销税,高于已付或者应付的临时反倾销税或者为担保目的而估计的金额的,差额部分不予收取。《反补贴条例》第44条第3款规定:终裁决定的反补贴税,高于保证金或者保函所担保的金额的,差额部分不予收取。C项中认为应当收取反补贴税与保证金之间的差额,故是错误的,符合题意。《反倾销条例》第48条规定:反倾销税的征收期限和价格承诺的履行期限不超过5年;但是经复审确定终止征收反倾销税有可能导致倾销损害的继续或者再度发生的,反倾销税的征收期限可以适当延长。《反补贴条例》第47条规定:反补贴税的征收期限和承诺的履行期限不超过5年;但是经复审确定终止征收反补贴税有可能导致补贴和损害的继续或者再度发生的,反补贴税的征收期限可以适当延长。《保障措施条例》第26条规定:保障措施的实施期限不超过4年。符合下列条件的,保障措施的实施期限可以适当延长……由此可知,正常情形下,三种贸易救济措施只有保障措施的法定实施期限最短,D项正确,不符题意。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项。


《反补贴条例》第3条规定,补贴,是指出口国(地区)政府或者其任何公共机构提供的并为接受者带来利益的财政资助以及任何形式的收入或者价格支持。故A选项错误。《反补贴条例》第32条规定,在反补贴调查期间,出口国(地区)政府提出取消、限制补贴或者其他有关措施的承诺,或者出口经营者提出修改价格的承诺的,商务部应当予以充分考虑。故B选项正确。《反补贴条例》第47条规定,反补贴税的征收期限和承诺的履行期限不超过5年;但是,经复审确定终止征收反补贴税有可能导致补贴和损害的继续或者再度发生的,反补贴税的征收期限可以适当延长。故C选项错误。《反补贴条例》第52条规定,对依照本条例第26条作出的终裁决定不服的,对依照本条例第四章作出的是否征收反补贴税的决定以及追溯征收的决定不服的,或者对依照本条例第五章作出的复审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此可知,行政复议不是起诉的必经程序,D选项错误。本题的应选项为B。


《对外贸易法》第29条规定,国家依照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行政法规,保护与对外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进口货物侵犯知识产权,并危害对外贸易秩序的,国务院对外贸易主管部门可以采取在一定期限内禁止侵权人生产、销售的有关货物进口等措施。故A选项正确。《对外贸易法》第31条规定,其他国家或者地区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未给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国民待遇,或者不能对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货物、技术或者服务提供充分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的,国务院对外贸易主管部门可以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协定,对与该国家或地区的贸易采取必要的措施。故B选项正确。《对外贸易法》第30条规定,当知识产权权利人有阻止被许可人对许可合同中的知识产权的有效性提出质疑、进行强制性“一揽子”许可、在许可合同中规定排他性返授条件等行为之一,并危害对外贸易公平竞争秩序的,国务院对外贸易主管部门可以采取必要的措施消除危害。故CD选项正确。

第6题:

我国商务部有充分证据证明原产于甲国的电子芯片存在政府补贴,并造成国内同类产业的损害,为此决定发起反补贴调查。关于该调查,下列哪一项说法是不正确的?

A.根据反补贴条例进行调查、采取反补贴措施的补贴,必须具有专向性

B.初裁决定确定补贴成立并由此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的,可以采取临时反补贴措施

C.在反补贴调查期间,甲国政府提出取消、限制补贴承诺的,商务部如果认为可以接受并符合公共利益的,应当决定中止或终止调查

D.如果在反补贴调查期间,商务部发现出口经营者违背价格承诺,可以立即决定恢复反补贴调查


正确答案:C
[考点]补贴;反补贴
[答案及解析]C。补贴的构成要件:(1)出口国(地区)政府或其公共机构提供的并为接受者带来利益的财政资助或任何形式的收入或价格支持。(2)财政资助包括3种:直接提供(拨款、贷款等)或转让资金(贷款担保等);放弃或不收缴应征收收入;提供除一般基础设施以外的货物或服务,或购买服务。(3)仅仅构成补贴还不够,还需要是专向性补贴,也包括三类:以出口实绩为条件的补贴;以使用本国产品替代进口为条件的补贴;特定企业或产业获得的补贴,又包括政府确定的、法律规定的和指定区域内的特定企业或产业。
反补贴调查的程序与反倾销调查的程序基本相同。反补贴措施与反倾销措施类似,包括临时反补贴措施、承诺及反补贴税。实施条件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出口国政府或出口经营者,都可以作出承诺,分别承诺取消、限制补贴或其他有关措施,承诺修改价格。
本题中要注意的是C项,对于承诺,商务部即使认为可以接受,也符合公共利益,但并不是一定必须要中止或终止调查,而是“可以”,所以C项错误。如果商务部发现出口经营者违背价格承诺,可以立即决定恢复反补贴调查。所以D项正确。

第7题:

《反补贴条例》并不禁止所有的补贴,受到调查和采取反补贴措施的补贴必须具有()。

A.一致性

B.广泛性

C.反向性

D.专向性


正确答案:D

本题考核的考点是《反补贴条例》所禁止的补贴。根据《反补贴条例》的规定,《反补贴条例》并不禁止所有的补贴,受到调查和采取反补贴措施的补贴,必须具有专向性。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第8题:

下列有关反补贴措施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初裁确定补贴成立,并由此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的,商务部可以采取临时反补贴措施

B.临时反补贴措施实施的期限,自临时反补贴措施决定公告规定实施之丑起不超过6个月

C.反补贴税税额不得超过终裁决定确定的补贴金额

D.如果补贴进口产品在较短的时间内大量增加,可以对实施临时反补贴措施之日前90天内进口的产品追溯征收反补贴税


正确答案:C
【考点】反补贴措施
【解析】《反补贴条例》第30条规定,采取临时反补贴措施,由商务部提出建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根据外商务部的建议作出决定,由外商务部公告,海关自公告规定实施之日起执行,故A错误;《反补贴条例》第31条第l款规定:“临时反补贴措施实施的期限,自临时反补贴措施决定公告规定实施之日起,不超过4个月。”故B错误;《反补贴条例》第43条规定:反补贴税税额不得超过终裁决定确定的补贴金额,所以C正确;《反补贴条例》第45条规定:下列三种情形并存的,必要时可对实施临时反补贴措施之目前90天进口的产品追溯征收反补贴税:(1)补贴进口产品在较短的时间内大量增加;(2)此种增加对国内产业造成难以补救的损害;(3)此种产品得益于补贴。只有三种情况并存,才适用追溯征收,故D错误。所以本题应选C项。

第9题:

关于反补贴措施和反倾销措施的异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补贴调查在申请、启动、实施方面的条件和程序与反倾销调查基本相同
B. 反补贴调查终止情形之一“通过与有关国家(地区)政府磋商达成协议,不需要继续进行反补贴调查”,是反倾销调查所没有的终止情形
C. “补贴金额是微量补贴”是反补贴调查的终止情形
D.临时反补贴措施实施期限与临时反倾销措施一样,不得超过4个月,特殊情形下,可以延长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核反补贴措施与反倾销措施的异同。临时反补贴措施实施的期限不得延长。

第10题:

《补贴和反补贴措施协定》关于争端解决的特别程序有哪些?


正确答案: 1、第8条第5款规定,应任一成员请求,第8条第4款所指的补贴和反补贴措施委员会所作的决定,或该委员会没有作出此决定,以及在各个具体案件中对通知方案所规定的各个条件的违反,均应提交有约束力的仲裁。仲裁机构应在该事项提交之日起的120日内向各成员方提交其结论。
2、第9条授予WTO成员方协商的权利。该条款规定,尽管事实上一项补贴制度符合《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第8条第2款所确定的标准,如果一成员方有理由认为该制度已对其国内工业造成严重损害,该成员方可以请求与采取或维持该补贴措施的国家协商。如协商未能解决问题,则可以向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委员会提出该问题。该委员会可以提出建议。如在6个月内未遵守这些建议,该委员会可以授权申请方采取适当的对抗措施。
3、根据第25条第9款和第10款规定,如一成员方认为另一成员方没有提供充分资料以评价该成员方补贴与《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的一致性,则它有权提请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委员会注意该问题。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