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哪一项是孔子对“政”的解释?()A、“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B、“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C、“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D、“为政而不行,甚者必变而更化之,乃可理也。”

题目

下列哪一项是孔子对“政”的解释?()

  • A、“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 B、“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 C、“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 D、“为政而不行,甚者必变而更化之,乃可理也。”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人心也,人者,政之本也,身者,人之本也,心者,身之本也,不造其本而从事其末,末不可得而治矣。”对此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为政根本在于得民心

B.修身正心方能国治

C.事功为本,修身为末

D.内心反省可明天理


参考答案:B

第2题:

层递:指根据事物的逻辑关系,连用结构相似的语句,把意思按照大小、多少、高低、轻重、远近等不同程度逐层排列出来,表达层次递进的事理。
下列没有使用层递的是()《》

A.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B.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C.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D.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礼不逾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故不逾节则上位安,不自进则民无巧诈,不蔽恶则行自全,不从枉则邪事不生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 找出定义关键词。
“ 指根据事物的逻辑关系, 连用结构相似的语句” 、 “ 意思按照大小、 多少、 高低、 轻重、 远近等不同程度逐层排列出来” 、 “ 表达层次递进的事理” 。
第二步: 逐一分析选项。
A 项: 该选项含义为: 能尽他自己的本性, 就能尽知他人的本性; 能尽知他人的本性, 就能尽知万物的本性; 能尽知万物的本性, 就可以赞助天地万物的化育; 能赞助天地万物的化育, 就可以与天地并列为三了。 该选项“ 连用结构相似的语句” , 从自己到他人再到万物天地, 按照事物的大小不同程度逐层排列, “ 表达层次递进的事理” , 符合定义, 排除;
B 项: 该选项含义为: 我十五岁就立志学习, 三十岁能够自立, 四十岁遇到事情不再感到困惑, 五十岁就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支配的事情而乐知天命, 六十岁时能听得进各种不同的意见, 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 收放自如) 却又不超出规矩。 这一过程是按照年龄的增长、 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来排列的, 符合“ 意思按照大小、 多少、 高低、 轻重、 远近等不同程度逐层排列出来” 、 “ 表达层次递进的事理” , 符合定义, 排除;
C 项: 该选项含义为: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 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 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 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 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 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 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 先要端正自己的思想; 要端正自己的思想, 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 这一过程从治国到齐家再到修身、 正心、 诚其意, 最后致其知, 是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符合“ 意思按照大小、 多少、 高低、 轻重、 远近等不同程度逐层排列出来” 、 “ 表达层次递进的事理” ,符合定义, 排除;
D 项: 该选项含义为: 一是礼, 二是义, 三是廉, 四是耻。 有礼, 人们就不会超越应守的规范; 有义, 就不会妄自求进; 有廉, 就不会掩饰过错; 有耻, 就不会趋从坏人。 人们不越出应守的规范, 为君者的地位就安定; 不妄自求进, 人们就不巧谋欺诈; 不掩饰过错, 行为就自然端正; 不趋从坏人, 邪乱的事情也就不会发生了。 该选项出自春秋时期管仲的《管子》 , 是在论述礼义廉耻对于国家的重要性, 这四件事都很重要, 未体现“ 意思按照大小、 多少、 高低、 轻重、 远近等不同程度逐层排列出来” 、 “ 表达层次递进的事理” , 不符合定义, 当选。

第3题:

欲诚其意者,先正其心。()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答案:正确

第4题: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

  • A、格物
  • B、知物
  • C、其物
  • D、及物

正确答案:A

第5题:

孔子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说明中华民族历来很重视领导者的榜样作用。


正确答案:正确

第6题:

下列说法,与我们所提倡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中“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相似的是()。

A.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B.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C.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D.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答案:A,C
解析: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主要说明了服务群众、顺应民意的重要性。B项强调个人的奋斗精神,D项说明人民群众的重要作用,A、C项与题意相符。

第7题:

下述观点中,属于法治论的是(  )。
A.“道之以德,齐之以刑,有耻且格”
B.“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C.“不务德而务法”
D.“贤人政治”


答案:C
解析:
【精解】本题考查的是对于古代的法治的论述。考生要注意的是虽然这些论述包含了法治的内容,但是和现代法治的内容是不同的。

第8题:

管仲认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孟子说:“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材料表明()

A.孟子和管仲的主张相悖

B.二者的道德理念完全相同

C.两者共同点是政在得民

D.两者的出发点都立足于民众


参考答案:C

第9题:

以下句子属于<大学>“八目”的是()

  • A、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 B、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 C、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 D、正尔容,听必恭

正确答案:A,B,C

第10题: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这句名言作者是()。

  • A、孔子
  • B、孟子
  • C、荀子
  • D、管子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