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泰安大汶口墓地10号墓是()时期的大型墓葬。A、宋代B、史前C、唐代D、西汉

题目

山东泰安大汶口墓地10号墓是()时期的大型墓葬。

  • A、宋代
  • B、史前
  • C、唐代
  • D、西汉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世界最早的稻谷发现在()。

A.湖南澧县彭头山

B.浙江余姚河姆渡

C.湖南玉蟾岩

D.山东泰安大汶口


参考答案:C

第2题:

大汶口墓地


参考答案:

墓地位于山东省泰安县大汶口镇与宁阳镇堡头村附近的大汶口河两岸。面积越82万平方米。经过两次发掘,估计墓地的时间约在距今5400~4400年间,也即大汶口文化的中、晚期。墓葬魏长方形土圹墓,14座有木质葬具,包括木椁室;大多数死者头向朝东;以单人直肢葬为主,但有8座合葬墓,知其中有3座是男左女右的成年合葬,1座是成年男女与幼女合葬;部分头骨有枕骨人工变形和拔除上侧门齿迹象;绝大多数墓有随葬品,但极不均衡:有的大型墓多达数十乃至百件,有精美的陶器、玉器、象牙器等贵重物品。代表性的陶器有:鼎、豆、壶、背壶、罐、杯、鬶、盉、尊、瓶、“盔形器”等;石器有穿孔石铲、有段石锛、矛、凿等;还有一些玉石器。


第3题:

泰安市的大汶口村,是大汶口文化的代表遗址和命名地,它的发现和确立,为山东 地区的龙山文化找到了渊源。 ( )


正确答案:√

第4题:

世界最早的稻谷发现在()。

  • A、湖南澧县彭头山
  • B、浙江余姚河姆渡
  • C、湖南玉蟾岩
  • D、山东泰安大汶口

正确答案:C

第5题:

山东泰安出土的距离现在4500年的大汶口象牙梳。


参考答案:错

第6题:

下面关于白窑鬶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16.8厘米

B.新石器时代

C.大汶口文化

D.山东泰安市大汶口出土


参考答案:A

第7题:

泰安大汶口遗址


参考答案:

新石器时代氏族公共墓地,位于中国北部山东省的泰安市。年代约公元前35035000年~公元前2500年。大汶口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父系氏族社会遗存,遗址总面积约82万平方米,已发掘面积5400平方米。遗址内涵丰富,共发现墓葬、房址、陶窑等遗迹100余处。出土了大量石器、陶器、玉器、骨器和牙角器等生产生活用具。陶器主要包括红陶、彩陶、灰陶、黑陶和白陶几种。大汶口遗址的墓葬中普遍盛行随葬獐牙的习俗,葬式以仰身直肢葬为主。许多墓葬中还随葬有数量不等的牲猪,表明当时社会已经出现了贫富分化现象,说明私有制已经出现。大汶口遗址是大汶口文化的命名地。它的发现揭示了大汶口文化时期当地居民的埋葬形态。为山东地区的龙山文化找到了渊源,也为研究黄淮流域及山东、浙江沿海地区的原始文化,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第8题:

大汶口文化及其墓葬类型?


参考答案:

大汶口文化得名于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的发掘,年代约在公元前4200-2500年之间,主要分布在山东省全境及苏皖两省北部。大汶口文化可分为早、中、晚三期。在中期之前,大汶口文化已经出现了公共墓地,通常能够将墓地分为若干片,每片墓地一般都由若干排墓葬构成。墓葬形制流行长方形竖穴土坑,未成年的小孩墓葬有的还使用瓮棺葬。葬制和葬式始终以单人仰身直肢一次葬为主,屈肢葬和俯身葬少见,中期以前也有两个人以上的合葬,晚期合葬墓极少。
合葬墓里的人骨既有一次葬也有二次葬。随葬品以陶器石器和骨器为主,并流行手持牙獐或獐牙勾形器的丧葬习俗。从早期开始,大汶口文化墓葬就出现了分化现象,大中型墓葬了随葬品丰富;晚期,大型富墓和小型贫墓在有的中心聚落已被分别葬于不同的墓地里,此种丧葬制度反映了一定的等级制度。


第9题:

山东大汶口文化墓地发现了一批一男一女合葬的史前墓穴,足以证明家天下之际一夫嫡妻已相当普遍。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是西汉墓葬的主流形式。

  • A、石室墓
  • B、崖洞墓
  • C、洞室墓

正确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