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种行为要成为一个需承担道德义务的行为,必须是一个可能发生的行为;对一个不可能发生的行为我们是没有义务的。
第1题:
“一个行为之所以是符合道德的,并不是因为它引起或产生好的结果或者它能达到所追求的目标,只有出于义务心的行为才是道德的。如果以各种偏好作为行为的动机,是不道德的,所以道德的行为就是为了尽自己的义务而去做应当的事情。主要是说明
A、道德论
B、义务论
C、效果论
D、知识论
E、行为论
第2题:
某种行为要成为一个需承担道德义务的行为,必须是一个可能发生的行为;对一个不可能发生的行为我们是没有义务的。()
第3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4题:
某种行为要成为一个需承担道德义务的行为,可以是一个可能发生的行为;也可以是一个不可能发生的行为。()
第5题:
下列情形中可以构成不作为犯罪的是( )。
A.行为人具有某种特定职务而不履行该职务
B.行为人具有某种特定职务,因客观原因不能履行而发生某种危害结果
C.行为人负有某种特定义务,并且能够履行而不履行该特定义务,以致发生某种危害结果
D.行为人负有某种特定义务而没有履行该特定义务
第6题:
A、行为人负有某种特殊义务
B、行为人具有某种特定职务
C、行为人具有某种特定的法定义务,并有能力履行而不履行,致使某种危害结果发生
D、行为人具有某种职务而不履行
第7题:
对行为的解释与对行为的辩护,是两个必须加以区别的概念。对一个行为的解释,是指准确地表达导致这一行为的原因。对一个行为的辩护,是指出行为者具有实施这一行为的正当理由。事实上,对许多行为的辩护,并不是对此种行为的解释。只有当对一个行为的辩护成为对该行为解释的实质部分时,这样的行为才是合理的。
上述断定能够得出以下哪项结论?()
A.当一个行为得到辩护,则也得到解释
B.如果一个行为是合理的,则实施这一行为的正当理由必定也是导致行为的原因
C.任何行为都不可能是完全合理的
D.有些行为的原因是不可能被发现的
[答案]B。[解析]题干认为,只有当对一个行为的辩护成为对该行为解释的实质部分时,这样的行为才是合理的。这是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即“辩护成为解释的实质部分”是“行为合理”的必要条件,则“行为合理”是“辩护成为解释的实质部分”的充分条件,所以B项正确。题干说“辩护并不是解释”,因此A项错误;C、D两项都是无关项。选B。
第8题:
构成不作为犯罪的必备条件是()。
A.行为人负有某种特定义务
B.行为人担任某种特定职务
C.行为人担任某种特定职务而不履行该职务
D.行为人负有某种特定义务并且能够履行而不履行该特定义务。以致发生或可能发生某种危害结果
第9题:
任何行为都有结果。任何行为的结果中,必定包括其他行为。而要判断一个行为是否好,就需要判断它的结果是否好;要判断它的结果是否好,就需要判断作为其结果的其他行为是否好……这样,实际上我们面临着一个不可完成的思考。因此,一个好的行为实际上不可能存在。
以下哪项最可能是上述论证所假设的?( )
A.有些行为的结果中只包括其他行为
B.我们可以判断已经发生的行为是否好,但不能判断正在发生的行为是否好
C.判断一个行为是好的,就需要判断制止该行为的行为是坏的
D.一个好的行为必须是能够被我们判断的
第10题:
A、道德义务
B、法律规定某些人应当履行某种特定的义务
C、职业或业务要求负有实行某种积极行为的义务
D、先行行为产生的义务